教育的本質不在於讓孩子寫出正確答案,而是培養思考的能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Pixabay

圖:Pixabay


昨天在幫孩子檢查作業,發現其實過去到現在的題目與答案,似乎還是太過簡略,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許多誤解。


比如,昨天我看到的閱讀測驗大致上是說不願意幫忙別人的結果反而害到自己,然後有一題的正確答案是:我們應該要盡力幫助別人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知道,不是什麼忙都應該幫,而我們應該要引導孩子學會判斷,而且不應該是「盡力」,而是「量力而為」。


我們可以試著詢問孩子以下的問題:


如果朋友請你幫忙偷東西,你要盡力去幫嗎?


如果同學平常上課就不認真,你要盡力幫他完成作業嗎?


如果你正好在忙,朋友請你幫忙也要盡力去幫嗎?


如果幫忙的事情可能會讓你感覺到超出負荷,你也要盡力去幫嗎?


我完全能明白教育的方向總是希望我們能避免「自私」,但卻沒有告訴我們實際上的狀況可能不是只有一種,而是必須要視當下的情勢、對象、事情等去做出綜合的判斷與決定。


我總認為,答題始終不在於回答出正確答案,而是讓我們產生更多疑問,進而去思考,然後理解出題因為受限於篇幅,所以只能選出比較接近的答案,並非這些答案是不可撼動的。

avatar-img
205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打從孩子進入小學前,我就很難想像國小一年級就要開始補習的生活。 直到孩子進入了小學,才真的發現不去安親班又沒有額外補習英文,更沒有參加任何才藝社團的我們簡直是少數中的少數。 為什麼不讓孩子多學習一些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我們認為讓孩子多休息才能提高學習力。 或許各位很難想像
昨天晚上孩子神神祕祕地跟我說要放一樣東西到書包裡,但是不能告訴我。 我用嚴肅的語氣跟他說:「你一定要跟我說,不要害怕被罵,因為很多紛爭都是從這裡開始。」 於是我跟孩子解釋最近從朋友、老師、網路上看到孩子之間彼此贈送或交換禮物所引發的後續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之間為了表現友好
當孩子進入到學校的團體生活,勢必會遇到許多群體的議題,就如同最近有小學家長指出運動會有熱心的家長提供飲料及零食,或許有些家長很樂意接受,但有些家長卻感到相當困擾,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家的情況是由於小孩有鼻過敏的問題,加上我們也希望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所以孩子從沒喝過飲料,也
聽到許多家長抱怨孩子:「奇怪,回到家就只想吃東西或是想玩,都不會想先做功課!」 其實聽在我耳裡,一點都不奇怪。 先試著思考「家」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 你希望「家」給你的感覺是放鬆身心的地方,還是讓你精神緊繃的地方? 我想答案顯而易見,也更能理解孩子們回到家的需求與行為。
昨天中午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在校門口接到補習班的傳單,身旁的孩子馬上反應很大地說:「我不要補習!」 原來,孩子以為接過傳單之後就代表著要把他送進補習班,難怪如此緊張地不希望我與補習班的人員交談。 雖然我是屬於極少數不希望孩子補習的家長,但也完全能理解許多雙薪家庭在無後援的情況下只能把孩子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
打從孩子進入小學前,我就很難想像國小一年級就要開始補習的生活。 直到孩子進入了小學,才真的發現不去安親班又沒有額外補習英文,更沒有參加任何才藝社團的我們簡直是少數中的少數。 為什麼不讓孩子多學習一些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我們認為讓孩子多休息才能提高學習力。 或許各位很難想像
昨天晚上孩子神神祕祕地跟我說要放一樣東西到書包裡,但是不能告訴我。 我用嚴肅的語氣跟他說:「你一定要跟我說,不要害怕被罵,因為很多紛爭都是從這裡開始。」 於是我跟孩子解釋最近從朋友、老師、網路上看到孩子之間彼此贈送或交換禮物所引發的後續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之間為了表現友好
當孩子進入到學校的團體生活,勢必會遇到許多群體的議題,就如同最近有小學家長指出運動會有熱心的家長提供飲料及零食,或許有些家長很樂意接受,但有些家長卻感到相當困擾,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家的情況是由於小孩有鼻過敏的問題,加上我們也希望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觀念,所以孩子從沒喝過飲料,也
聽到許多家長抱怨孩子:「奇怪,回到家就只想吃東西或是想玩,都不會想先做功課!」 其實聽在我耳裡,一點都不奇怪。 先試著思考「家」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 你希望「家」給你的感覺是放鬆身心的地方,還是讓你精神緊繃的地方? 我想答案顯而易見,也更能理解孩子們回到家的需求與行為。
昨天中午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在校門口接到補習班的傳單,身旁的孩子馬上反應很大地說:「我不要補習!」 原來,孩子以為接過傳單之後就代表著要把他送進補習班,難怪如此緊張地不希望我與補習班的人員交談。 雖然我是屬於極少數不希望孩子補習的家長,但也完全能理解許多雙薪家庭在無後援的情況下只能把孩子
其實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天賦會在小時候就展露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很擅長計算,也有的孩子空間感很好,或是對於藝術方面特別有天份,只是隨著進入學齡教育而逐漸忽略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天賦,總認為學業成績才應該擺在第一,當然也因為課業日益加重而更把專注力放在成績上。 其實,我一直認為家長該協助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從來不會告訴他「分數不重要 」相反的,我會提醒他,分數相當重要,不是要他追求滿分,而是我發現太多人「粗心」來包裝不足。對我而言不懂就是不會,那不是粗心。 題目看錯,就代表語文能力仍有待加強,那就是某種能力沒有達標。這不是不能用粗心當藉口就結束的一回合。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該直接給出答案,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的選擇而已,它更是一種對孩子未來能力培養的投資。 因為當我們給予孩子答案時,雖然立刻解決了問題,但這種做法卻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所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Thumbnail
「老師,我覺得我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懂課本裡的內容耶~」 每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都會以為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從來不會告訴他「分數不重要 」相反的,我會提醒他,分數相當重要,不是要他追求滿分,而是我發現太多人「粗心」來包裝不足。對我而言不懂就是不會,那不是粗心。 題目看錯,就代表語文能力仍有待加強,那就是某種能力沒有達標。這不是不能用粗心當藉口就結束的一回合。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該直接給出答案,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的選擇而已,它更是一種對孩子未來能力培養的投資。 因為當我們給予孩子答案時,雖然立刻解決了問題,但這種做法卻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所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Thumbnail
「老師,我覺得我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懂課本裡的內容耶~」 每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都會以為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