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猴子都能聽懂的克萊恩和溫尼考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接觸客體關係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也聽過很多教授、老師講述這兩個人的理論,但每一次都是好像懂了,卻又有哪個說不清的地方沒有很理解。後來我發現之所以如此,在於課程總是聚焦在「內容」,即克萊恩的理論是甚麼、實務上做了甚麼;溫尼考特的理論如何、實務上又如何……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兩人發展出這樣的理論?儘管時隔一世紀我們已經無法去追溯,但嘗試去理解這個脈絡依然會很有幫助。而且這也與精神分析的精神不謀而合──透過追本溯源去理解一個人本質的面貌。

.

我們先來區辨古典精神分析和客體關係理論:

Freud的古典精神分析,強調的是libido(性慾力)的流動,導向自我衝突的源頭是伊底帕斯期(4-6歲),是個體開始意識到外界現實,包括強壯的父親、社會規範等,從而導致libido向內潛抑,內則形成一系列防衛機轉,外則無法與人好好建立連結。

Klein和Winnicott的客體關係理論比Freud晚一個時代,將討論重心從性慾力和伊底帕斯期,轉移到生命歷程中更早的,所謂母嬰關係時期(出生-3歲左右)。同時也從以性為核心的出發點,轉移到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的關係上。

.

那接著,同為客體關係理論派典的Klein和Winnicott,兩人的理論又有甚麼分別呢?

以時代來說,溫尼考特是克萊恩的學生,溫尼考特是在了解克萊恩的理論後,不同意部分觀點而發展出自己的理論。因此值得思考的是,溫尼考特不同意克萊恩的哪些說法?然後提出了甚麼說法?

不過一個或許更需要關注的,是兩人在原生家庭中很不同的被照顧經驗,也導致兩人在看待母嬰關係的視角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

.

Klein的重要理論,包括投射性認同、妄想-分裂位置、憂鬱位置、自戀狀態(膨脹自我or全能幻想)、客體失落等。Klein認為一個小孩的經歷是這樣的:在嬰兒出生到幾個月大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稱為「原初自戀」狀態,這是因為嬰兒生活的世界裡只有自我,如果把自己的身體當成宇宙的話,他已經佔有了整個宇宙。然而問題就出現在,人都會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而隨著逐漸長大,他會先意識到母親這個餵養他的客體,而這個客體並不總是滿足自己的需求,衝突也就產生了。

全能自我破碎的過程會經歷幾個階段──首先嬰兒會把生活重心轉移到幻想、做白日夢,來維持這種片面的全能感;而客體則會被分成「好媽媽」和「壞媽媽」,透過妄想-分裂這種全好、全壞的方式,在心中維持某個完美客體的存在;而當他意識到好、壞客體其實是同一個人的時候,他必須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進到「憂鬱位置」。

這是發生於小孩的解釋,那成年人如何套用這套理論呢?邊緣型和自戀型人格違常就是最好的例子。對這兩類個案來說,完美的自我和客體非常重要,他們透過投射、投射性認同來建立這樣完美的形象,但當現實破壞了「完美」,讓他被迫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缺點時,世界也就瀕臨毀壞邊緣,很可能憂鬱症就發作了。

再舉一個更貼近一般人的例子:我們都會有一些對自己、對世界的一些頑固信念,比如「我是百分百善良的」,這個信念就像是一顆堅固的泡泡,忌妒、攻擊的慾望都會被這個自我投射出去,「別人整天都羨慕別人但我不會」、「講壞話的人都很壞」,嚴以律人也嚴以律己。但當某天有一個證據動搖了這個假設,讓你開始懷疑「我的善良也許沒有百分百」,這其實就是一個從自戀狀態轉向憂鬱狀態的過程。

.

發現了嗎?在克萊恩的理論中,她把對自我和他人的整合稱為「憂鬱位置」,並著重強調進入這個狀態的衝擊性和毀滅性(儘管這也是諮商的目標)。但問題來了,接受人有複雜的多面性真的那麼困難嗎?

另一個專有名詞「客體失落」,講的就是嬰兒全能自我被破壞的失落。孩童會發現,生活中有太多東西無法被掌控,如果能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當著「嬰兒皇帝」的時期就太好了。然而孩童的注意力會轉移,什麼樣的小孩才會死抓著以前的全能幻想不放呢?通常是沒有被母親照顧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只能用「幻想」來自我滿足的小孩。幻想有一個完美的母親、幻想自己能掌控一切,因為對完美全能感的渴望佔據了一半以上的童年,成年後的他們依然在追逐這個「最好」,但因為潛意識知道一切是虛假的,偶爾被迫清醒的他們,也否定了所有可能(好或壞)的現實。

克萊恩與母親不睦,長大後跟女兒的關係也很差,前述理論提到對母親分裂、又愛又恨的情感或許就是她本人的親身感受。在克萊恩的理論中,小孩看見母親同時有好與壞是衝擊的,就好像被一根槌子從幻想的自我世界中狠狠敲醒。

然而在溫尼考特的理論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小孩不需要仰賴幻想──他選擇以一種更有建設性的角度去解釋所謂的「母嬰關係」。

.

***

.

Winnicott的重要理論,包含過渡性客體、夠好的母親、真實自我與假自我、抱持(holding)、依賴與退行等。討論治療的部分這次先不談,我們把重點聚焦在如何看待母嬰關係上。

首先,夠好的母親的另一種涵義,也就是所謂「壞母親」是存在的。甚麼標準是夠好並沒有定論,但有一種說法是,「客體(母親)要能夠在嬰兒的內心中存活」。我們可以想像客體在嬰兒的內心中撐開一個空間,佔據了一個位子,後續也才能透過過渡性客體來為這個小小自我添磚加瓦,將內心世界構築的愈發安全;反之如果嬰兒選擇放棄倚賴母親,這種內心的空洞感會隨著年齡愈演愈烈,他們會在獨處時感到極端的虛無,必須透過各種行為來排解這樣的焦慮。

獨處其實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因為能夠享受獨處的人,通常是因為在幼年時,經歷過「他人在場時的獨處經驗」,讓旁邊的人看著你發呆,長大的你也才會在獨處中感到快樂。

.

溫尼考特的理論核心便在於此:「什麼是母親容許我做的事?

談溫尼考特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客體要能在嬰兒的攻擊中倖存」。所謂的「倖存」,指的就是一致,和平常的自己保持原樣,同時願意繼續給予關注,並且不去反擊。舉個例子,在玩耍的嬰兒跑去打媽媽的頭,結果被狠狠訓斥一頓,在這個當下媽媽作為小嬰兒的客體就沒有倖存下來。但這其實無傷大雅,因為陪嬰兒玩積木的媽媽、抱著嬰兒出去散步的媽媽都還在嬰兒的內心裡倖存著。所謂「夠好的母親」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客體要能夠倖存,很大必須仰賴抱持(holding),以及保護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一個令嬰兒能安穩被照顧和關懷的母親,因為多數是穩定且值得依賴的,也就會在嬰兒內心豎立起一個強壯的靠山。而反過來,當嬰兒選擇放棄依賴母親這個最初的客體,多半也是他的世界崩塌的時候。

.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克萊恩和溫尼考特的不一樣:克萊恩告訴我們的是,面對失職的母親,個案使用了哪些錯誤的方式去自我保護,並在治療中試圖把那個分裂的自己嘗試整合回來;而溫尼考特的想法是,不夠好的母親未能撐起嬰兒的安全感,那些焦慮、不穩定都是源自於此,應該讓個案在治療中重新去體驗那個安穩的經驗。

克萊恩談得是(嬰兒的)生存機制,溫尼考特談得是被(母親)照顧的經驗。因此克萊恩學派往往中規中矩,和古典精神分析一樣,強調治療中的詮釋和頓悟;而溫尼考特雖然也強調詮釋,但更重要的是治療師和個案的關係,治療師必須在個案的攻擊中倖存下來──個案會想知道攻擊你以後,你會否因此討厭、漠視、甚至離開我,因為這些就是他們曾經經歷到的。治療師會覺得很糟糕、會自我懷疑,但其實他們只要仍然在那裡,本身就在訴說著另一個相反的答案。在這種時刻,治療關係本身已經代表全部,至於治療師詮釋了甚麼、晤談中討論到哪些內容,反而是不重要的細節了。


avatar-img
6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詠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它必須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5/5瘋狂麥斯:憤怒道
感受著法鼓山生活的體驗,滿滿的感慨和收穫,這次靜心之旅讓我重新找回了內心的寧靜。通過一連串的體驗,我意識到平淡的生活也能帶來滿足;另一方面,營隊中經驗到的此時此刻,讓我意識到自己多年的習慣對身體的影響,就好比生命這條軸線上的check point,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領悟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樹林、河流、高山、洞穴,這些自然場景經常在潛意識中以地點的方式出現。有趣的問題是,這些地點所各自象徵的寓意是什麼?
「意義必須建立在關係當中。」真的嗎?
所謂的「私小說」,指的是一種主張自我暴露的寫作方式,透過陳述角色心中複雜而不為人知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對該角色產生更深刻的同理。私小說有趣的地方,正在於心境的暴露。
意識流有架構嗎?看似沒有,都通常都是有的。甚至在我看來,意識流在形式上的鬆散,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作品對架構的要求——為什麼要這樣分段、章節之間的跳躍隱含著什麼樣的解讀,這些都得有所依據。
它必須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5/5瘋狂麥斯:憤怒道
感受著法鼓山生活的體驗,滿滿的感慨和收穫,這次靜心之旅讓我重新找回了內心的寧靜。通過一連串的體驗,我意識到平淡的生活也能帶來滿足;另一方面,營隊中經驗到的此時此刻,讓我意識到自己多年的習慣對身體的影響,就好比生命這條軸線上的check point,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去和未來,領悟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樹林、河流、高山、洞穴,這些自然場景經常在潛意識中以地點的方式出現。有趣的問題是,這些地點所各自象徵的寓意是什麼?
「意義必須建立在關係當中。」真的嗎?
所謂的「私小說」,指的是一種主張自我暴露的寫作方式,透過陳述角色心中複雜而不為人知的心境,從而讓讀者對該角色產生更深刻的同理。私小說有趣的地方,正在於心境的暴露。
意識流有架構嗎?看似沒有,都通常都是有的。甚至在我看來,意識流在形式上的鬆散,反而進一步強化了作品對架構的要求——為什麼要這樣分段、章節之間的跳躍隱含著什麼樣的解讀,這些都得有所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如現代戲劇大師皮蘭德婁挑戰觀眾對劇場的認知,詩人威廉斯也極盡後設之能事,彷彿和英詩資深讀者開了個玩笑。
Thumbnail
《馬雅任務》 作者林斯諺。最初是在大學認識這號作者,看到華文系有一門課的某個星期,會專門請推理小說家來演講,只是看到海報就去了。 當時林斯諺準備到紐西蘭念博前夕,念的是哲學。他本人還自嘲說推理小說界聽到他念哲學還嚇了一跳,他們一直都認為推理小說是理工科出身的守備範圍。 結果聽了他的演講後就被圈
在進入心智的幽暗處,大腦內的宇宙前,我們的作者,2000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肯德爾,先為我們準備一個最為華麗的舞台:1900年的維也納。 無論你對於哪個領域有興趣,是文學、歷史、音樂、藝術,乃至於醫學、心理學、科學,一旦你對於人性的奧秘、對於美感經驗、對於知識疆界的探勘有所好奇,當你隨著作者的目光聚
Thumbnail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譯者:郭騰堅》 〔推薦理由〕 我可能錯了,一本在2023年被各大平台推爆的書,不免使人好奇這本書,為何能使每位閱讀後的讀者,心甘情願的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中? 我選在2024年的年初詳讀,也成為作者智慧的粉絲,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在沉澱心靈之後,具備勇氣面對全新
Thumbnail
批判思考與理論形塑的目的是為大眾、研究者或不同觀點的他人提供思考路徑。 文學理論通常和哲學思考脣齒相依,因為文學承載了當時的社會思想、心理與價值觀等等。文本是鏡子,反映了世界、作者與讀者。
Thumbnail
今天去國家圖書讀一讀「鳥頭先生」顧頡剛的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哥倫比亞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系教授愛德華·孟德爾森寫的關於七大經典小說中的人生智慧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解析每本書代表的人生階段,並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
Thumbnail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語言,總是令人目眩神馳地編織著無數有如魔法般流動的意念,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撞擊讀者靈魂的深處,解開累世堆疊的防衛,有如召喚亡靈一般,讓那些早已埋葬在內心深處的各種感受緩慢但堅定地浮現到終於可以觸摸得到的地方。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理論是源自於他的臨床經驗,而且不只是分析工作,也包括做為小兒科醫師的門診工作。也許因為如此,相對其他的精神分析大師,他的理論有其平易近人的一面(但這不代表深入理解他的理論是容易的)。當然,這也和他對一般民眾心理教育的重視有關:他在戰後透過收音機,持續向年輕的媽媽們傳播有關親職的一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正如現代戲劇大師皮蘭德婁挑戰觀眾對劇場的認知,詩人威廉斯也極盡後設之能事,彷彿和英詩資深讀者開了個玩笑。
Thumbnail
《馬雅任務》 作者林斯諺。最初是在大學認識這號作者,看到華文系有一門課的某個星期,會專門請推理小說家來演講,只是看到海報就去了。 當時林斯諺準備到紐西蘭念博前夕,念的是哲學。他本人還自嘲說推理小說界聽到他念哲學還嚇了一跳,他們一直都認為推理小說是理工科出身的守備範圍。 結果聽了他的演講後就被圈
在進入心智的幽暗處,大腦內的宇宙前,我們的作者,2000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肯德爾,先為我們準備一個最為華麗的舞台:1900年的維也納。 無論你對於哪個領域有興趣,是文學、歷史、音樂、藝術,乃至於醫學、心理學、科學,一旦你對於人性的奧秘、對於美感經驗、對於知識疆界的探勘有所好奇,當你隨著作者的目光聚
Thumbnail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譯者:郭騰堅》 〔推薦理由〕 我可能錯了,一本在2023年被各大平台推爆的書,不免使人好奇這本書,為何能使每位閱讀後的讀者,心甘情願的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中? 我選在2024年的年初詳讀,也成為作者智慧的粉絲,期許自己在新的一年,在沉澱心靈之後,具備勇氣面對全新
Thumbnail
批判思考與理論形塑的目的是為大眾、研究者或不同觀點的他人提供思考路徑。 文學理論通常和哲學思考脣齒相依,因為文學承載了當時的社會思想、心理與價值觀等等。文本是鏡子,反映了世界、作者與讀者。
Thumbnail
今天去國家圖書讀一讀「鳥頭先生」顧頡剛的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哥倫比亞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系教授愛德華·孟德爾森寫的關於七大經典小說中的人生智慧的文章,從不同角度解析每本書代表的人生階段,並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
Thumbnail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語言,總是令人目眩神馳地編織著無數有如魔法般流動的意念,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撞擊讀者靈魂的深處,解開累世堆疊的防衛,有如召喚亡靈一般,讓那些早已埋葬在內心深處的各種感受緩慢但堅定地浮現到終於可以觸摸得到的地方。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理論是源自於他的臨床經驗,而且不只是分析工作,也包括做為小兒科醫師的門診工作。也許因為如此,相對其他的精神分析大師,他的理論有其平易近人的一面(但這不代表深入理解他的理論是容易的)。當然,這也和他對一般民眾心理教育的重視有關:他在戰後透過收音機,持續向年輕的媽媽們傳播有關親職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