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係

含有「客體關係」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梅蘭妮·克萊因(Melanie Klein, 1882-1960)的生平、理論、與其他客體關係理論家的比較。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治療中,治療師是否該坦承自身因個案的自殺傾向而產生的擔憂。文章從英國和美國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出發,分析治療師展現真實情緒的利弊。英國學派強調治療師的「涵容」,指出治療師的掙扎也具有治療性;美國關係學派則認為,適度的自我揭露有助於建立治療關係的真誠,促進個案的分析參與。
Thumbnail
Coral Hu-avatar-img
2025/05/16
文章还没看完,只能就我看到感兴趣的点自由联想一下,后面文章看完后有他想法再讨论。就标题和举的例子,咨询师表达:“你自杀我感到害怕/担心”我觉得也没什么问题,因为有些情况下来访在关系中只能和痛苦恐惧的部分连接,只有连接上了才能继续往下讨论。所以我觉得我可以表达我的感受,比如“我感到害怕/担心”但我会继续问:“如果我感到害怕/担心,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我觉得我的回应是想更多的理解来访身上发生了什么,落脚点还是在来访身上而不是单纯的自我暴露(不是我的需求为主)。另外一个层面是咨询师的人格稳定性部分,我觉得害怕也是我们作为人真实的情感,但作为咨询师我们如何不被这个情感(有可能是反移情)影响到我甚至导致我们见诸行动,我们要如何理解思考我们的情感,无论作为人的情感还是我们个人经历中创伤情感还是反移情的部分,都是我们在工作之外持续努力的部分。长篇大论了一下,请勿见怪。
3P夢拓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8
Coral Hu 「落脚点还是在来访身上而不是单纯的自我暴露」,我相當同意!
付費限定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治療師的「失敗」如何促成成功的治療。文章以溫尼考特的理論為基礎,闡述「負面」經驗在治療中的正向價值,以及治療師如何透過覺察和修補自身的不足,協助個案在主觀經驗與外在現實間取得平衡,最終抵達他們自己的生命。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1/17
很有意思和內涵的文章,讓我思考文中「負」和「空」的關係……需要咀嚼一番呢!
3P夢拓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7
Claydee 謝謝您耐心閱讀。「空」又是一個好大的命題喔!!
過渡性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  Winnicott認為過渡性客體在分離時期是代替母親的一個象徵物,在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中有其需要且具正向關係。
Thumbnail
接觸客體關係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也聽過很多教授、老師講述這兩個人的理論,但每一次都是好像懂了,卻又有哪個說不清的地方沒有很理解。後來我發現之所以如此,在於課程總是聚焦在「內容」,即克萊恩的理論是甚麼、實務上做了甚麼;溫尼考特的理論如何、實務上又如何……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想法讓兩人發展出這樣的理論?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經典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在說什麼? 庵野秀明執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英文名Evangelion,以下簡稱《EVA》)在1995年於東京電視台首播,台灣則在1997年播映。以機器人戰鬥、少年駕駛員為題材的動畫,想必吸引了那個年代許多兒童、青少年觀眾(aka現在的
Thumbnail
「解離」,顧名思義,崩解與分離。我認為「解離」是指「當一個人面對超過負荷的壓力或創傷時,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會將個體的認知記憶、身體感覺、心理的情緒感受分開,讓個體當下與外界暫時失去連結,藉以保護個體不會繼續承受外界傷害的衝擊,藉以降低壓力或創傷對其身心上的損害。」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3/17
無意冒犯 純屬個人意見愛是個充滿悖論的話題 愛絕對不能規範 沒有準則 不是去愛就是被愛 不是受傷就是傷人 相愛更是彼此的矛與盾 愛有時是生活手段 有時是生存的絕招 純粹的愛只存在小女孩對她的洋娃娃 單向無所求的才是真愛 因為愛沒有報償 愛的本身就是報償愛人:如他所願 被愛:如我所願 相愛的天平永不平衡 施與受比起婆媳問題更是千古難解之題。
§詹惠文§ 諮商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2
彼得潘 認同你說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把愛作為生活或生存下去的手段。但願純粹的愛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可以片刻的存在。只要能讓純粹的愛片刻地出現在親子關係中或感情/婚姻關係中,我想,這感覺就很美好~~
這次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五堂課的重點筆記與心得。 這次的筆記中,會提到諮商師在與創傷個案工作時,可能發生的歷程會是什麼,幫助大家更了解針對創傷議題的心理治療過程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