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ORID的秘訣:小歐(o)、小雅(r)、小艾(i)的多元互補

開場:誰是團隊裡的「小歐、小雅、小艾」?

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你身邊是不是總有這樣三種人?

  • 小歐:那個堅持「用數據說話」的人,永遠帶來最硬的事實和最冷靜的分析。
  • 小雅:那個總能說出「大家真正感受」的人,挖掘情感背後的故事。
  • 小艾:那個聽完所有意見後,能提出一套行動計畫的人,讓大家看到希望。

這三種角色各司其職,能讓團隊討論變得更有深度和行動力。但他們的專長也可能成為盲點,甚至引發一些摩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三個角色如何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發揮作用,補足彼此的不足。


小歐(O):用數據說話的冷靜派

  • 他的強項是什麼?
    小歐是團隊的「真相探測器」,他最愛整理數據、找事實、做分析。他能告訴你問題的範圍有多大、受影響的用戶是誰,以及需要優先處理哪一塊。
  • 他的盲點在哪?
    只看數據,難免忽略人。數據能反映問題,但它不會說話,也無法傳遞用戶的情感和需求。小歐有時會過於執著細節,讓討論陷入「這個數字準確嗎?」的死胡同。

案例

某購物APP的「快速搜索」功能使用率暴跌。小歐發現數據:70%的用戶只用首頁推薦,而搜索功能的轉化率低於平均值。這些事實清楚表明問題的嚴重性,但小歐無法說明:為什麼大家不用搜索功能?


小雅(R):洞察情感的共鳴者

  • 她的強項是什麼?
    小雅是團隊的「情感雷達」,她能準確感知到問題背後的情緒波動。她會說:「用戶其實不討厭功能,但感覺這個功能沒被好好設計,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 她的盲點在哪?
    她的觀察可能過於感性,缺乏數據的支持。當小雅說「我感覺大家不喜歡這個功能」,如果沒有具體事實支撐,討論可能會偏離重點。

案例

在「快速搜索」的調查中,小雅發現用戶評論中有抱怨:「搜索框好難找,結果還不準,乾脆用首頁推薦就好了。」小雅揭示了用戶的挫敗感,但她的觀察需要更多數據驗證,才能證明這是普遍現象。


小艾(I):解決問題的策略家

  • 他的強項是什麼?
    小艾是團隊的「方案製造機」,善於整合小歐的數據和小雅的情感洞察,提出既有邏輯又有行動力的解決方案。他不會讓討論卡在問題本身,而是努力推進到「下一步是什麼」。
  • 他的盲點在哪?
    如果數據不充分或情感分析不全面,小艾的策略可能只是「紙上談兵」。他還有可能忽略解決方案的感性價值,過於強調可執行性。

案例

小艾在檢視數據和用戶情感後,建議:「我們可以把搜索欄放在首頁最顯眼的位置,並優化搜索演算法,讓結果更準確。」雖然聽起來完美,但如果沒有技術測試支持,這個計畫可能會遇到實現上的挑戰。


當這三種人合作時,會發生什麼?

1. 小歐(O)+ 小雅(R):數據遇上情感

加乘效果

小歐的數據讓小雅的情感分析更有依據,小雅的洞察則讓數據背後的用戶故事更加生動、立體。

矛盾與互補

小歐可能覺得小雅太主觀,忽略了科學依據;小雅則可能批評小歐太冷漠,數據雖準確卻缺少溫度。

案例

小歐提供數據:「70%的用戶不使用搜索功能。」小雅補充:「因為用戶覺得搜索框太隱藏,還不準確。」

結論:兩人合作後,團隊不僅知道問題在哪,還明白用戶的挫敗感是導致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這樣的交融讓問題更具方向性。


2. 小歐(O)+ 小艾(I):數據驅動策略

加乘效果

小歐的數據為策略提供了硬核支撐,小艾則根據數據設計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將討論轉化為實際的解決計畫。

矛盾與互補

小歐可能認為小艾的策略過於理想化,缺乏技術驗證;小艾則可能覺得小歐過於拘泥細節,無法放眼全局。

案例

小歐提供數據:「用戶停留時間集中在首頁推薦,幾乎不使用搜索。」小艾提出:「我們可以在首頁增加搜索框,並用數據自動生成推薦搜索結果。」

結論:這樣的合作讓解決方案不僅具備邏輯性,還能確保技術上的可行性。


3. 小雅(R)+ 小艾(I):情感驅動行動

加乘效果

小雅的情感洞察讓策略更貼近用戶需求,而小艾的規劃能力則能把情感轉化為可執行的方案,讓用戶感到既被理解又有實際改進。

矛盾與互補

小雅可能擔心小艾過於理性,忽略用戶的感性需求;小艾則可能認為小雅的情感觀察缺乏操作性。但兩人合作後,策略不僅有效,還讓用戶感受到關懷。

案例

小雅說:「用戶覺得這個功能沒考慮到他們的需要,結果讓他們很挫折。」小艾回應:「我們可以加入引導提示,讓用戶知道搜索框在哪,並根據用戶歷史提供個性化推薦。」

結論:這個方案不僅提升了功能可用性,還重新建立了用戶的信任感。


團隊多元動態ORID的案例小結

在這款購物APP的搜索功能優化中,小歐(O)提供硬核數據,小雅(R)分析用戶情感,小艾(I)把這些洞察轉化為行動計畫。他們的合作讓問題討論不再停留在「這個功能不好」的層面,而是深入到「為什麼不好」和「如何改進」,最終形成一套完整方案。


結語:每個人內在都有小歐、小雅、小艾

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小歐、小雅和小艾。

當你努力找數據支持觀點時,你是小歐;當你共情用戶的感受時,你是小雅;當你嘗試把問題轉化為計畫時,你就是小艾。學會在不同情境中召喚這三個「內在角色」,你就能讓思考更全面,行動更有效。

ORID,不僅是一個團隊工具,更是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型。下次遇到挑戰時,試著問自己:「我的小歐、小雅、小艾會怎麼說?」

延伸閱讀:多元系列文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