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而思
128
位追蹤者
追蹤
查而思
128
位追蹤者
我的職涯從技術工具人到管理者,直到創業後深耕人才發展與組織發展。我深信,組織的發展不僅需要理性規劃與策略,更需要在情感層面給予支持與陪伴。在這個過程中,我希望能找到那些關鍵的拼圖,幫助每一個組織和個體,不僅變得更有效率,也變得更有情感連結與力量。
刻意微挑戰
97
會員
395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語言的力量:我們說的話,決定了我們的記憶
語言是心靈的導航。經驗本來是全景,語言卻像鏡頭,決定你留下陰影還是光亮。挫折不是關鍵,你對自己說的話才是。練習語言重構,把失敗轉為學習,把批評變成方向。
#
職場語言重構
#
自我轉念
#
挫折成長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 挑戰的內在三課:RULE / LIFT / GAPS,帶你走出職場焦慮
在職場遇到挑戰時,焦慮常常來自內心對差距的放大。RULE 幫你連結感受,LIFT 幫你轉換思維,GAPS 幫你看清現實差距。從情緒到語言再到定位,三步讓壓力不再只是打擊,而能成為成長的座標。
#
職場焦慮
#
心理安全感
#
職場差距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職場焦慮怎麼辦?用 GAPS 四步法看清差距,找到出路
職場焦慮常常不是因為事情做不好,而是「差距」讓人心慌。用 GAPS 四步法——Goal 成果差距、Action 過程差距、Perception 認知差距、Shadow 未知差距,幫助你看清現實,不再把挫折當失敗,而是轉化成下一步的行動清單。差距不是終點,而是成長的起點。
#
職場差距
#
職場焦慮
#
GAPS四步法
喜歡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 從依賴到領航:職場人必經的五個成長層次
在職場上,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只是「聽話完成任務」,卻難以真正影響結果? 其實,這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我們在不同情境下會停留在不同的行動層次。理解這五個層次,能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位置,並找到下一步的突破方向。
#
職場成長
#
團隊合作
#
領導力
3
2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3 天前
喜歡
對lead的地方有點疑惑, 專案不是應該由負責人來lead處理狀況嗎~~
喜歡
查而思
發文者
3 天前
1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退一步看,專案負責人對多數任務除了協調,也就是轉手訊息。每個協作任務的推動者,都可以是lead。
1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職場焦慮怎麼辦?RULE四步法帶你連結感受、找回安全感
🌧職場焦慮怎麼辦?不是要你硬撐,而是學會連結感受。RISE 四步法告訴你:承認感受、標記情緒、適度表達、理解自己與他人。當你願意看見情緒,它會成為橋樑,而不是負擔。心理安全感,其實從這四步就能開始。
#
職場焦慮
#
心理安全感
#
自我共情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職場自我轉念:用 LIFT 四步驟,把挫折變成成長動力
那句「我不行」,真的等於事實嗎?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語言把它放大。「永遠、一定、沒救了」這些話,只會讓自己掉進陷阱。試著用 LIFT:Label 辨識、Interpret 解讀、Face 承擔、Transform 轉化。下一次遇到挑戰,換句話,你就換一種命運。
#
職場自我轉念
#
語言重構
#
挫折成長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6
自我轉念五步法:在職場中RESET你的思維
🌧會議室裡,專案進度一再被挑戰。 會議被質疑、專案卡住時,腦中常自動放大最糟劇本。RESET自我轉念五步法:Recognize覺察、Examine檢視、Shift重構、Expand拉開、Target聚焦,幫你按下思維重啟鍵,把「我完蛋了」換成「我能做什麼」。轉念,才是真正的職場生存力。
#
自我轉念
#
職場壓力
#
心理安全感
4
1
🐳 寶寶吉拉 - BBaozilla
3 天前
1
超級同意!
1
刻意微挑戰
2025/08/26
職場高光時刻的三堂必修課:辨識過程、內化特質、重制優化
你的高光時刻,真的留下什麼? 高光不是煙火,而是能被重製的能力。 記住過程 → 看見特質 → 重制優化, 把一次的掌聲,轉化成長久的實力。 ✨ 真正的高光,是能一次次照亮未來的自信。
#
職場高光
#
自我成長
#
能力優化
3
1
喵爪跳跳堂
4 天前
2
真正的高光,不是那一瞬間的掌聲,而是能一次次點亮未來的自信。 https://vocus.cc/article/68ad236cfd89780001060e31 我對這一句話很有共鳴呢!
2
刻意微挑戰
2025/08/24
轉念五看:把卡住的心,換個角度走下去
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因「理想與現實落差」而陷入焦慮。轉念不代表逃避,而是換一種眼光:退一步看全局、換個角度看機會、從長遠來看挫折、在別人眼裡看自己、前進一步看行動。用「五看」幫自己找到出路,走得更穩也更遠。
#
轉念
#
視角
#
成長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2
「再等等」「再準備」「再看看」:三大常見的假性行動
常說「等我更有把握」「等資源到位」?這些話看似理性,其實多半是自我安慰。假性行動不會帶你前進,只會偷走時間。唯一的解法:停止「再…」,立刻行動,哪怕只是最小的嘗試。
#
假性行動
#
拖延思維
#
理性拖延
1
1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7 天前
喜歡
台北人: 我們下次再約喔
喜歡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