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某個暑假,我讀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這經驗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從那時起,我不再認為數學是終極的真理之道,而只是構造論據的一種工具罷了。
▋數學的邏輯限制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揭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事實:在任何足夠強大的邏輯系統內,都存在無法被證明或證偽的命題。這意味著,即使在看似完美的數學世界中,也存在不可達的真理。我當時的理解是,用集合論等數學方式討論事物,其本身帶有邏輯的限制,這讓我開始懷疑數學的「力量」。
數學的證明,固然嚴謹、精巧,但本質上,它更像是幫助自己或他人說服某一命題正確的工具。它並不能保證通往你想抵達的真理。因此,我形容數學證明如同理學院的A片,是一種自慰式的思考模式——很可能令人自嗨,卻未必是真理探索的健康方式。
▋科學家與數學家的差異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許多改變世界的數學家其實並不自稱是數學家。他們是物理學家、經濟學家、工程師、甚至哲學家。他們的目標不是純粹玩數學遊戲,而是回答來自大自然、社會或人類需求的具體問題。數學,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實現有效解決方案的工具。
例如,牛頓是因物理學需求創造了微積分;費曼是因物理問題的需要發展了路徑積分;經濟學中的博弈論也是源自於對社會行為的觀察與需求。數學的抽象化,只是讓這些工具能夠更普及、更可傳承的手段。換句話說,真正有價值的數學分支,都是其他領域成熟需求的副產品,而非數學本身的孤立追求。
▋真理追求的實用之路
因此,我逐漸明白,數學本身無法發現新的現象,它的強項在於解釋已有的觀察結果。而如果我們真心渴望追求真理,就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探索那些尚未解答的自然現象、社會問題或技術挑戰上,而非沉迷於數學的形式美感或自我滿足式的證明遊戲。
追求真理,應該是一場腳踏實地的冒險,必須與世界建立真正的連結。我們需要從現實世界的需求中提問,透過科學的探索去發現,再用數學作為工具來完善解釋,而非反過來,用數學構築一座孤立的象牙塔,困於自我陶醉的幻象中。
數學的美麗是不可否認的,但若要探索真理,我們需要更寬廣的視野與腳踏實地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