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朝聖之路」朝甚麼聖?「三個啼鴨可不是」

近年很夯的西班牙朝聖之路,原文是Camino de Santiago,直譯會是:聖地牙哥之路。去「聖地」朝聖,想當然耳。但是「牙哥」又是啥咪碗糕?其實,「聖地」與「牙哥」不是兩個詞組合在一起,而是「聖」「狄亞戈」。但其實這也是經過歷史演變,以訛傳訛道聽塗說所發展出來的。

異名同源

聽到「聖地牙哥」,一般人大概先想到美國加州的城市San Diego聖狄亞戈。沒錯,San Diego與Santiago是同一回事。南美洲智利的首都Santiago跟美國加州San Diego,都是西班牙人到了南美、北美之後命名的,跟台灣東北海岸的三貂角一樣。

以聖之名

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人,地理大發現之後,航向各個沒有歐洲人去過的地方,都會給它一個名字,美洲很多,亞洲也有一些,而且都是天主教的天主、耶穌、聖徒相關的。來到淡水蓋了城堡,就叫這裡「聖多明各Santo Domingo」(聖主日);到了基隆,就叫做「聖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救世主聖人);登陸到三貂角,就叫它Santiago,是台語用諧音翻成漢字寫成「三貂角」,不然,難不成這裡出現過三隻貂嗎?

而Santiago是何方神聖?

一切都源自於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

而且是距離今天一千兩百多年前!

相傳,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大雅各(因為還有一個小雅各)曾在西班牙傳教,算一算,應該在西元一世紀。他到過西班牙哪些地方無從考證,只知道他後來回到巴勒斯坦,在那裏被判死刑。他的兩位門徒偷偷將他的屍體運上船。沒有舵,也沒有帆的一艘船!隨著聖人的指引就這樣到了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亞。當時統治西班牙西北部的是一位異教徒女王露芭Lupa。兩位門徒乞求露芭女王給他們公牛好載運屍體去安葬。異教徒女王露芭想給他們難堪,故意給了兩頭野牛。沒想到,野牛拖著聖人的屍體竟意外地溫馴聽話!露芭女王從此皈依天主。他們漫無目的,只隨著公牛走,來到一處泉源,公牛停了下來喝水,不走了,於是這裡就是聖人雅各的埋骨之處。距離現今的大教堂100公尺。

八百年後,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隱居的一位修士,突然看著一道星光射入遠方的草地中,連續好幾天。他不忍了,離開隱居的洞穴,呈報到主教那裏。主教親自前去查看,發現了一副石棺,裏頭有三具屍體。主教斷定是聖雅各的石棺,裡面是他的骨骸!主教趕緊告知當時的國王阿方索二世。阿方索二世從奧維多親自過來瞻仰。於是後世稱奧維多到聖地牙哥這段路為「原始朝聖之路」,而阿方索二世則是第一位朝聖者。阿方索二世下令在墓地處蓋一座教堂。這就是聖地牙哥大教堂的由來。

當時的人們文字書寫都用拉丁文(對,羅馬帝國留下來的文字),聖雅各,寫作Sancti Iacobus ,唸做「三個啼鴨可不是」。用西班牙語發音習慣,把它縮減、轉換,就成了現在的Santiago。而後世再望文生義,把字拆開,就有了San Diego…等等變形。Diego也從此變成一個名字。

宗教為戰爭所用

下令蓋教堂的阿方索二世,當時統治的範圍只有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 Asturias」、西北部加利西亞部分地區一帶,其他整個伊比利半島,百分之八、九十都在北非來的穆斯林教徒/摩爾人統治之下。這個年代,還沒有一個叫做「西班牙」的國家。整個伊比利半島,天主教徒的範圍只有北部、西北部一小塊地方。那個年代,沒有驗DNA,也沒有血統證明書,全憑主教一口咬定,這裡就是八百年前的聖雅各之墓,大教堂也依著這個信念蓋了起來。有了宏偉的教堂,就有虔誠的信徒。更重要的是,國王用聖雅各之名,號召天主教徒起來對抗外來的穆斯林政權。從此,聖雅各,或聖地牙哥 Santiago成為對抗穆斯林的象徵,也是西班牙天主教這些小王國的保護神。在整個「反攻國土(La Reconquista收復失地)」,七百多年與穆斯林摩爾人王國的對抗中,聖雅各,或聖地牙哥 Santiago的旗幟,或神像、或圖案,都帶在天主教戰士的陣伍中,他甚至還被冠上綽號:Santiago el Matamoro 屠殺摩爾人者,聖地牙哥!阿彌陀佛!喔,不,阿門!這麼有殺伐之氣,聖徒不是該慈眉善目嗎?

驚險刺激的朝聖之路

在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的競爭中,聖徒雅各保佑伊比利半島上,甚至全歐洲的天主教子民,形象特別凸顯。能夠親自到聖雅各墳前(在聖地牙哥大教堂最裡面)膜拜,不但是對天主的虔誠,也能得到庇佑;或者犯了罪,走這一趟可以得到赦免。於是跟所有宗教一樣,各種神蹟出現了!來到這裡,有病的可以治病,沒病的可以強身;不能親自來的,家人親友可以代打。風潮逐漸開啟,人越來越多。從南邊、從東南邊、從東邊、從東北邊,從南法越過庇里牛斯山而來。只要是往聖地牙哥走的,都叫做朝聖之路。

可是,小心摩爾人就在你身邊!行船走馬本來就有三分險,加上異教徒掌控那麼多地區,走在路上難保不會遇到劫難!不但異教徒摩爾人會來騷擾你,殺人搶劫,難保不會也有冒充摩爾人的覬覦你身上的財富。能夠長途跋涉,旅途勞累加擔心受怕,終於平安到了聖地牙哥大教堂,那種感動應該無法言喻,虔誠的信仰會更虔誠。如果還能平安返回居住地,那一定是天主、聖徒加天使都在護佑,怎能不更皈依,或勸更多人皈依天主呢?

現代的朝聖之路

        到了十六世紀後,有黑死病、又有宗教改革,朝聖的風氣式微。廿世紀中期西班牙在佛朗戈將軍的推廣下,力圖振興人們的天主教信仰,大力推動朝聖之路,也想藉此宣揚反共產主義,順便推動北方的觀光產業。無奈各國的觀光客還是只看上南部的陽光、沙灘,還有佛朗明哥。1970年聖地牙哥大教堂發出去的「Compostela朝聖證明書」只有68張!

        1980年代,天主教會與歐洲議會不約而同,一個追求恢復天主信仰,一個強調歐洲共同的精神代表;一個鼓勵信徒上路追尋內在真我,一個提撥資金建立基礎建設蓋朝聖者庇護所。雙雙強力推動下,「朝聖之路」又漸漸蔚為時尚。加上加利西亞地方政府趁勢推動,搭上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與賽維雅世博會的列車,1993年的朝聖人數達到九萬九千多人,是前一年的十倍!

觀光、運動、流行

        現在每年幾十萬人在走的朝聖之路,有一半的人跟宗教無關,或者說,不一定是天主教徒。「跟自我對話」、「追尋真我」…,甚麼教都可以,不信任何教也行。到了大教堂,瞻仰聖徒雅各的遺骸,會不會感動是其次,現在強調的是一路走的過程。因為是過程,所以徒步很好,是健行,騎單車也有,都是運動。沿途除了西班牙北部的山光水色可以欣賞,還有千百年來的古蹟可以憑弔。

        雖然任何的象徵符號都是隨時代、隨政權、隨…隨每個人自由心證去闡釋、信仰,沒辦法定於一尊。但是如果偏離太遠,感覺還是很彆扭。有個韓國的紀錄片訴求說要走朝聖之路,然後在終點站大教堂前舞一曲佛拉明哥!真的是隨她高興,在加利西亞要舞,也要舞muñeira 磨涅拉(磨坊之舞,加利西亞地區的傳統舞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