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限制資訊流通(以善意包裝)#情報操作

情報操作者有時會以善意包裝理論,來使人們減少某些資訊的流通。

立法院亂象的資訊,在網路上流通的情況大概是流傳到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之後就停住了。要傳到同溫層以外,需要艱難的透過轉發或評論後,才能被實際互 fol 的朋友看到。

即使這樣的資訊牆已經建得不錯了,對情報操作者來說仍然不夠。

情報操作者這次施力的點是「從源頭控制」:建立理論基礎,使源頭減少資訊輸出的量。

善意的包裝為:「資訊太多了好焦慮」。讓人們會自然的接著提出:避免大家焦慮過多,所以應該少講一點。


下面將分析相關的思考推理流程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即可判斷發出此種論點的人如果不是被植入跳躍式的邏輯,因此觸發情緒進而提出呼籲,就是情報操作者或協力者。


分析邏輯:資訊多=>焦慮多=>應少講


A. 資訊多的源頭:國民黨民眾黨。他們在國會做的壞事越多,資訊量就越多。

B. 在管理上有一種故事是「處理掉回報壞消息的使者」。資訊多就應該處理使者嗎?處理掉這個使者,就不會再有人回報壞消息了呢。

C. 資訊多就應該只有焦慮多的唯一可能嗎?不一定,資訊多,可做的事越多,例如擴散資訊讓更多人知道藍白在亂搞,對內搶錢、對外不設防。引導人們將「資訊多的情況」指向「陷入焦慮」,是一種不良的方向。

D. 其他焦慮思考比較:一些電視台整點新聞一開始必定三個以上車禍消息,也沒有人在喊「太焦慮了!不要播那麼多」,沒有人往那個方向去想。

E. 若真的產生焦慮,改進的方式應為:在此事件中,人人是可獨立自主的個體,而非無力的被迫灌輸著。覺得看太多的人可以自行迴避,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焦慮要回頭「處理掉使者」。(近似有些原本可自我改善的性別焦慮者,被過度觸發以及無視自己可調整部份,轉而向外尋找解決方案要世界配合自己)


此類分析可用於各種「問題=>解答」的驗證。


有時可以發現,某些問題有些人提出看似解答的想法,都無法真正解決原本要解決的問題。此時就可以進一步思考:該人是否「另有所圖」。


原稿:建立於20241120

#情報操作 - 限制資訊流通(以善意包裝)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推特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Twitter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