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何分辨這是正常的政客在政治攻防,還是極化型政客想要破壞社會得利?看這名政客怎麼解讀族群衝突就好了,國內的族群派系衝突都有脈絡,不是憑空而成。會解讀為「衝突就是刻意撕裂,被人為製造,而且剛好都是他敵對的政客搞的」,十之八九就是極化型政客本人。在台灣,你又不是國民黨,過去的階級得益者,為何要主張其他人撕裂你?你應該是被打壓的那一方吧。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

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

國族認同混亂缺乏政治敏感度,藍營後代替紅統宣傳

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要說他們叛國,一定會暴怒。

客觀來說,他們的思維上,接中國的案子不能稱之為叛國,因為國家認同混淆,對於叛國的定義非常狹隘,大概要收統戰部一個「破壞台灣計畫」的案子,才能稱之為叛國。

「我只是接了宣傳中國旅遊的案子啊」

「我只是幫忙講一下紅色經濟很火啊」

是沒錯,但內容攤開來看,幾乎都能接上統戰部吸收台灣基層政治人物,或是畢業生前往中國貸款開業。你確實沒有送台灣人去中國被統戰,只是接個宣傳案而已。

那筆者說,這其實兩個都是整套的,後面都能追到統戰部,你信嗎?你一定不信,要求拿出證據來。這也是廢話,筆者若是統戰部負責處理這些事務的人,鬼才會直接丟案子,必定都透過旅遊業等手套去做。

這對國內政治就很致命,由於這些人對於中國統戰手段非常不敏感,對文化中國的概念很模糊,非常容易接受「替台灣的政黨做宣傳,並不算是叛國」的說法。

「我只是接了國內政治公關案啊」

「藍綠互打算共匪滲透?」

呃,算。重點是內容,你為何相信,政黨鬥爭就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配合中國的宣傳打擊案主的對手很合理?理由「是中國的宣傳又不是我」這說不通的,你有選擇的機會,卻做出最好結案收錢的決定。

  • 編:覺得低價中國團沒問題也是很類似的思維

拿中國錢抹黑台灣,當敵國代理人卻自認正義

更有甚者,台灣今天政府部門多年累積,做出某些政績,因為執政黨正好是綠的,你就願意接案,到處宣傳「這政績是假的,官員貪污沒做事」,又是為什麼?不為什麼,為了賺錢找理由,說服自己「國內政爭就這樣,綠的以前也有打藍的啊」。

是啦,依照事實打還是捏造?政黨輪替幾次,基層公務員幾乎不敢違法了,有些縣市糟糕到公務員出缺,寧可離職也不去補這個缺,為何?膝蓋想也知道不想當余文(編:因為馬英九特別費案被判刑的台北市政府科員,此案馬英九是無罪)。然而政治公關業,由藍二三代經營的,卻選擇配合抹黑辛苦的基層公務員,這就不能說是藍綠一樣爛。

所謂藍綠一樣爛,往往是起手式,要來正當性自己更爛的行為。

第二個出問題的政治公關,是PTT太陽花後出去開業的那些,因為掌握名單,知道怎樣聚眾,曉得現在國內主要網路社群的特性。這些人無分藍綠,都有無所不用其極的特點,真要講什麼理由,是全球化後的享樂主義帶來的後遺症。

簡稱,自認懷才不遇,認為可以透過公關宣傳改變政治的一批人。

然而這些人能力如何?其實非常差,更有容易一廂情願的特質。所謂的差,是指對政治專業,不是他們本職學能,無論是理工還是文社,做這些公關的人,因為相信自己是對的,所以主觀上將自己放到「容易產生資訊落差」的環境。

只求流量不擇手段,網路公關令島內政治愈形下作

具體來說,就是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這系列的前半有提到,小圈圈聚粉的作法,這些新興的政治公關業,幾乎都在做這種事情。

由於政客跟幕僚沒有空去天天搏感情,所以外包給這些公關業,當這些人毫無道德下限,覺得擴散率變高就好,聲量也起來即可,透過社群呼叫大批群眾聚眾檢舉也行,那政治自然越走越低路(編:kē-lōo,台語糟糕、低能之意)。

今天藍綠兩大黨幾乎都不走這路子,僅剩少數的個人還有維持一些,說穿了就是浪費錢。你花了很多錢,讓政治公關互相攻擊,結果是極化群眾,除了固粉以外,毫無拉攏新支持者的可能,且這些網路言論若傳到地方,基層群眾反彈都很大。

但小黨沒差,因為本來就沒基層,買空賣空當然好。

  • 編:沒有針對他,就真的剛好他一直有新聞來詮釋這系列文章……

這造成另一個最反智的現象。網路上有一些聲量看來很大,又有點極端的KOL,不管是藍的還是綠的,在政治公關業的LINE群宣傳中,都會被包裹成「隸屬XXX的網軍」。

這些KOL在兩大黨高層眼中根本就是不受控,又劍走偏鋒,常得罪自己基層支持者的雙面刃,誰敢養?更何況養不起,前面也說過,這種大黨的極端支持者,自己都有錢到可以當金主了。

這也有趣,大黨的KOL無論極端還是腦袋正常與否,大致上都算小有成就,擁有一些社會地位。小黨的通常都混不出名堂,專業能力也差,必須靠人養。

這足夠證明現代政治的本質是世代落差、資訊落差,不是什麼族群落差或是正義與否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此為四年前舊文,雖然講的是香港,不過將其中的 #情報操作者 邪惡政權代換成邪惡政權的在地協力政黨、協力媒體與配合網軍也還可以看得懂,各種應對策略也大同小異。關鍵在民意,所以敵國要使愛國者失去民意,並從中分化。明天不是 5/17 那樣出人意料的集結,各方勢力都做好準備了。黑心的那些人可能故意製造衝突。
Thumbnail
此為四年前舊文,雖然講的是香港,不過將其中的 #情報操作者 邪惡政權代換成邪惡政權的在地協力政黨、協力媒體與配合網軍也還可以看得懂,各種應對策略也大同小異。關鍵在民意,所以敵國要使愛國者失去民意,並從中分化。明天不是 5/17 那樣出人意料的集結,各方勢力都做好準備了。黑心的那些人可能故意製造衝突。
Thumbnail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Thumbnail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