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關將至,台北美術獎已於上個月13日出爐,今年的桂冠由藝術家邱子晏從台灣228事件歷史的記憶和不同敘事角度切入的作品〈曼德拉記憶〉。
每年的主軸都不太一樣,還記得年初跑去看2023北美獎,去年的主軸似乎與近兩年ai科技的突破有關。2022年《太空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比賽中擊敗其他選手獲得獎金引起廣泛的討論。藝術家紛紛思考生活在科技飛速進展的今日,很多事情幾乎可以靠著智能來快速完成,從前生活的體感逐漸淡出日常,人類該如何與ai共處?雖然這個問題在與北美展當時重合檔期的台北當代美術館〈你好人類〉更直接回應這個議題,但我本人還是決定介紹這一年最喜歡的一件。
所有的作品中駐足最久的是吳瑋庭的作品—《日常雜訊—錯覺層次》。
這件作品是當你經過會留意到它的白色洞穴,低調卻難以忽視。一開始被整個空間、光影有層次的安排所吸引,空間被切成三個部分,觀眾從外往裡看最先注意到斷掉的柱子引起好奇,接著是空間中心的黑色方塊,隨後是離我更近的一排完整的柱體。然而他們實際的由近到遠的關係卻一排完整的柱子、斷掉的柱子、黑色方塊。
但卻因為空間的排列設計,我的注意力首先注意到斷掉的柱子。而且由於洞穴的三截中,盡頭的奇幻的景象讓我逕直忽略另外兩個空曠的部分,甚至直到快逛完才發現那邊也是作品的範圍之一。
觀看作品的過程中大片留白的空間放大了身體在其中的感受,努力搜索著藝術家留下的線索,淡淡的氣味和光影,擺在展場中間的黑色幾何體被放在窗戶的對面,在地上形成數學尺規一般的幾何影子。那扇半啟的窗外風景像是整個展場中最鮮亮豐富的色彩,我當時以為窗外的風景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他的這件作品是由空間層次、氣味裝置和光線組成,這些要素在吳瑋庭早前的作品就已經體現出來。2022 年〈蕈菇狀的那一瞬間》個展使用香氛機。1他在座談會中引用法國哲學家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的觀點:「嗅覺是承載了記憶與慾望的感 官」。他認為光線和氣味都可以透過介質,作為填塞空間的方式,可以透過可見和不可見的感官,透過光線捕捉氣味的輪廓。」而根據藝術家的作品論述展場中的香薰代表著日常中的雜訊,讓我想起一則有關嗅覺記憶的訊息,內容提到氣味是直接傳達到大腦的,所以嗅覺記憶比其他感官記憶存留得更久,藉由味道挑起情緒和聯想可以影響人對空間的想像。
這件作品中藝術家釋放了許多雜訊般的資訊更動觀者解讀空間的方式,比如置放了一盞檯燈暗示空間的屬性,搭配著香薰的氣味營造出對某種私密空間的想像,但我們實際上卻是在展場中。放在這場展覽的作品脈絡,在生活與網路緊密相連的現代,一切都可以透過網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感官好像可以收起來不用,因此當觀眾進入白色空間時,因為感官被放大而接受氣味雜訊,於是對空間產生想像,好像被召回過去需要用感官判斷周遭的情境。就像作家陳黎所寫的〈聲音鐘〉以家門外的聲音、太陽的光線亮暗、寬窄程度判斷時間和星期幾,這是身體感官和周圍環境長期互動而來的特別經驗。然而這一切卻在科技進步的時代逐漸消失。
2023年世界充斥著AI時代到來的焦慮中,今年入選的九件作品雖然各自側重的點不同,但好像有一條隱隱的線貫穿其後。網路的時間不受現實的影響,不間段地進行著,像吳家昀〈無盡〉中重複播放的電影,只要你想隨時可以加入其中。現實和虛擬的界線愈加模糊,莊培鑫〈進入的方式〉探討面對現實與虛擬肉身將被置於何處。科技的未來藝術也可能不再需要身體的勞動(彭韋〈空白〉),對現實的感知、時間流逝的細微感受可能會被科技替代因此被淹沒。根據胡賽爾的互為主體性,人需要透過與他者互動來確定彼此的存在,進而確定世界的存在,當現實中的大小事都可以透過網路解決,人們的互動開始僅透過網路,是否可以說明現實世界的崩塌?如同經典科幻電影《駭客任務》人類被困在虛擬世界為人工智慧生產養分,當有一天我們不再感受到真實的外在感覺時,我們還存在這個世界嗎?
因此去年入選的九件作品中有五位藝術家將空間營造成某種特定的場域,比如家屋、辦公室、工作室……而這五位之中吳瑋庭的作品除了一盞檯燈,剩下的靠觀者自行想像。吳瑋庭將場域的建構權交給觀者,觀者成為場域的共同創造者,同時又被藝術家設計的小東西給設計,這就是那個白色洞穴的魔力。
1王品驊_是句法而非單詞:年輕世代兩種擴充雕塑意涵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