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七月】民眾如何將藝術帶回家?(高美篇後記)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瞬間特展已落幕一月,還記得八月份高美志工禁止孩子在展場臨摹作品而引起爭議的新聞嗎?這則新聞發生在我已經先後去完奇美拉斐爾與梵谷和高美的這檔展覽之後。記得我去奇美的時候,原本也是帶著筆和本子進去,結果在展場外被攔下來。館員向我科普博物館內不能帶筆是為了防止作品被破壞。當時才知道有這樣的規矩,於是後來兩場展覽我都以拍照的方式記錄這些作品。

 

當我在人群中穿梭高舉相機的同時不禁也閃過一絲疑惑,在網路上有許多美圖,周邊商店會賣畫質更高清更優的畫冊,為什麼我們還要照相/臨摹呢?

 

個人而言,當下最直觀的念頭是一種害怕失去的心理,因此透過這些方式試圖留住藝術品。(因為沒錢買原作乾脆拍照吧。) 然而當你在展場扛著相機拍完照回家,那堆照片只會成為你手機10000張照片裡的一串數字檔。極少機會你會再把它拿出來欣賞。這種方式是一種蠻粗暴的紀錄。

 

我試圖解析促使我拿起相機拍攝的心理:

一、      單純記錄美好

o   單純的被某件作品感動。

二、      打卡拍照踩點

o   我來,我見,我征服。

o   沒錢買畫也沒機會跨洋拍下照片證明我來過

o   手機照相帶來的方便讓我們很輕易地就能夠按下快門將畫面定格,這種行為某種意義上來說似乎透漏著某種霸道意味。透過照相的動作

三、      延遲欣賞

o   一種很奇妙的心理。上一點某些地方相似,認為自己拍下來回家會看,寧願透過螢幕認識世界也不願意用自己的雙眼觀察作品的神奇寶貝。這種行為應該是沿襲自網路世界而來的。看到喜歡的照片梗圖就把他download下來,心裡想著以後會用到,但其實經常變成手機里塵封的一串數字,等哪天容量爆了就和你的自拍一起delete。網路改變了我們的閱讀方式,大量的資訊讓我們需要以更短的時間閱讀一張圖片、一份文本。這和走進藝廊博物館所需要花費試圖感受和欣賞的慢步調格格不入,因此以拍照的方式逛完整場展覽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暫時迴避。

 

四、      實用主義

o   我也是實用主義者,拍下來總想著以後畫畫參考,但最後還是會淪為手機裡的容量垃圾

o   去逛拉斐爾的時候看到一位拿著大砲跟隨人流拍攝的大哥,我看了直呼專業。大哥的技術應該是一級棒的吧? 要避開人頭、找到最佳距離和光線,避開反光,不出一張媲美畫冊的作品都對不起大哥辛苦。

如此一說,在展場拍照確實是蠻粗魯的看畫方式,但問題不再於拍照,而是忘記欣賞,那我們為什麼不接受現場臨摹作品呢? 關於高美館的新聞,我問了chatgpt關於國外美術館對於遊客臨摹作品的規範。

 

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 完全開放:

 

理由: 鼓勵民眾親近藝術,認為臨摹是學習和欣賞藝術的方式之一。

限制: 可能會有一些基本的限制,例如禁止使用畫架、顏料等,以免損壞作品。

2. 部分開放:

 

理由: 在特定區域或時間開放臨摹,以平衡作品保護和民眾需求。

限制: 可能會限制臨摹的媒材、工具,或是指定特定的作品供民眾臨摹。

3. 禁止臨摹:

 

理由: 擔心作品會受到損壞,或是認為臨摹會影響其他觀眾的觀賞體驗。

例如:意大利的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和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館(Museo del Prado)

 

作為本次來台參展的英國泰德美術館就是屬於情況一的部分。泰德美術館不僅允許民眾自攜畫具臨摩,還提供專門的區域(Tade draw)有繪圖板和雲端上傳分享臨摹作品給大家。班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提到靈光(arua)一詞,形容作品帶來的距離感和震撼。藝術品的稀缺性影響觀看作品的感受,不管是臨摹還是照相都算是作品的衍生物。雖然臨摹比不上照片的還原度,但在模仿的過程中人開始經歷藝術家的創作思路,這不僅放慢了欣賞的速度,更讓臨摩的作品與原作產生關聯。

 

剛巧瞬間這次的展品中展出施特魯特的攝影作品,藝術家拍攝民眾進入博物館看展覽時的行為動態並且將照片印成與人幾乎等大尺寸的大小。藝術家捕捉了觀眾看展覽時的各種反應,有人抬頭欣賞,有人低頭看著什麼。有趣的是當注意力不在作品而是看作品的人時,該畫面有種鏡中鏡的奇異感,似乎又營造了另一番味道。每個人來到美術館都懷有不同的期待,可以理解保護作品的責任,但美術館作為普及藝術的功能,除了精彩的策展內容之外,思考如何讓觀眾吸收內容然後把他帶回家也是功課之一。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塑我——江海生的筆刀生活
6會員
80內容數
★藝文展覽、活動 ★心得分享 ★有趣的生活★山中有味田調紀錄 在這裡你會看到我不定期分享在藝術大學的學習過程與生活日常,近期開始動筆一本小說,我亦會在此同步分享我的田野調查和創作紀錄。在成為創作者的路上,好好過日子就是最重要的事。
2025/02/06
1.去之前晚上失眠爬脆文,有各路大神整理的書單推薦,也有各家折扣、攻略整理。看到大家都在分享自己想買的書單,我想說也來弄一下好了。 3分鐘過後……我放棄。 本人巨p+反骨+懶,列清單=反向選取,於是我抱著隨緣的心態到展場裡面逛,噴到差點沒錢。是的,預算也等於反向選取。
Thumbnail
2025/02/06
1.去之前晚上失眠爬脆文,有各路大神整理的書單推薦,也有各家折扣、攻略整理。看到大家都在分享自己想買的書單,我想說也來弄一下好了。 3分鐘過後……我放棄。 本人巨p+反骨+懶,列清單=反向選取,於是我抱著隨緣的心態到展場裡面逛,噴到差點沒錢。是的,預算也等於反向選取。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近年臺灣當代藝術展覽趨勢,特別著重錄像作品與空間再現的結合。作者以國美館雙年展與北美館北美獎為例,分析藝術家如何利用空間佈置、傢俱擺設等方式,強化觀影體驗並融入作品主題,進而引發對當代藝術創作手法與大眾審美關係的省思。
Thumbnail
2024/12/30
本文探討近年臺灣當代藝術展覽趨勢,特別著重錄像作品與空間再現的結合。作者以國美館雙年展與北美館北美獎為例,分析藝術家如何利用空間佈置、傢俱擺設等方式,強化觀影體驗並融入作品主題,進而引發對當代藝術創作手法與大眾審美關係的省思。
Thumbnail
2024/12/15
2024台北美術獎出爐啦! 還記得年初跑去看2023北美獎,去年的主軸似乎與近兩年ai科技的突破有關。2022年《太空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比賽中擊敗其他選手獲得獎金引起廣泛的討論。藝術家紛紛思考生活在科技飛速進展的今日,很多事情幾乎可以靠
Thumbnail
2024/12/15
2024台北美術獎出爐啦! 還記得年初跑去看2023北美獎,去年的主軸似乎與近兩年ai科技的突破有關。2022年《太空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比賽中擊敗其他選手獲得獎金引起廣泛的討論。藝術家紛紛思考生活在科技飛速進展的今日,很多事情幾乎可以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本來想要搶早鳥票,但是早鳥票一開放,幾秒內被搶購一空,我根本沒有辦法搶到,最後只好買了一般票,不過這個展我先說結論,真的非常值得去看看!珍貴畫家真跡就在你眼前,實在是太讓人感動了。 我是高中大學是讀設計相關的,雖然成績很差,但依然喜歡美的事物。這次我沒有拍很多畫作的照片,是因為我覺得我的手機拍起來
Thumbnail
本來想要搶早鳥票,但是早鳥票一開放,幾秒內被搶購一空,我根本沒有辦法搶到,最後只好買了一般票,不過這個展我先說結論,真的非常值得去看看!珍貴畫家真跡就在你眼前,實在是太讓人感動了。 我是高中大學是讀設計相關的,雖然成績很差,但依然喜歡美的事物。這次我沒有拍很多畫作的照片,是因為我覺得我的手機拍起來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利用5月初出差的時間,去了奇美博物館一趟,此次適逢特展,一開始訊息一出,家人們便紛紛揪團搶票,但...都鍛羽而歸。而我也是在臨行出差之際,才拿到得來不易的票券~ 特展很值得去看,不論你是自認藝術白丁,這些畫本身構圖的美或景緻皆是老嫗能解,但就像諾蘭的電影一樣,如果你自詡為藝術通想繼續挖掘更深層的意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難得放假,去了趟奇美博物館去看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完全不知道,當我在klook訂票時,竟然選到開展第一天........ 最近抽牌或看大眾占卜常常看到我要好好放鬆、善待自己(吃不夠多嗎?) 同時也要仁慈的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就是太欠揍了 處處批判的死屁孩→雖已老) 總之,票也訂了
Thumbnail
難得放假,去了趟奇美博物館去看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我完全不知道,當我在klook訂票時,竟然選到開展第一天........ 最近抽牌或看大眾占卜常常看到我要好好放鬆、善待自己(吃不夠多嗎?) 同時也要仁慈的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我就是太欠揍了 處處批判的死屁孩→雖已老) 總之,票也訂了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