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四大管弦樂團(Orchestra)」。
管弦樂團(Orchestra)是編制最龐大、最複雜的樂團型態,擁有極為強大且廣泛的音樂表現力。管弦樂團一般演奏古典音樂或為歌劇伴奏,有時也會替流行音樂伴奏;現代不少管弦樂團也常為電影伴奏,製作電影原聲帶。
管弦樂團在演奏時,不是所有的團員都要參與演奏過程;一般根據演奏作品的需要,參加演奏的演奏者數目也不同。大多數管弦樂團尚未擁有全部樂器的演奏家,例如很多樂團沒有常態編制的豎琴家,或是薩克斯風手、鋼琴家、爵士鼓鼓手等等。因此假如要演奏的作品中有他們不具有的樂器時,他們一般會與獨立音樂家合作,因此樂團人數相當具有彈性。
一個管弦樂團大多有70位以上的演奏家組成,有些甚至有上百位的演奏家。形式比較小的管弦樂團也被稱為「室內樂團(Chamber Orchestra)」,室內樂團的成員數量一般少於30人,在兩者中間還有所謂的「小交響樂團(Sinfonietta Orchestra)」,主要演奏大於真正室內樂和小於「典型」近代大編制管弦樂曲中間的作品,例如歷史上巴洛克樂派或古典樂派交響曲或大協奏曲,其編制是動用30到50人的中型樂團演出。
一些大型的管弦樂團也被稱為「交響樂團(Symphony Orchestra)」或「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兩者的稱謂之間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有時一個城市中有兩隊管弦樂團時,可以此來區分。例如:倫敦的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維也納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等。
1.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
舊名柏林愛樂管弦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sches Orchester),成立於1882年,現已成為世界等級的管弦樂團。
1867年,音樂家Benjamin Bilse在柏林成立了一支冠以他自己名字的樂團,很快就擁有70名的樂手。被視作柏林愛樂樂團的前身。
1887年,54名樂手因為對工資合同不滿,離開了樂團。他們在演出經紀人Hermann Wolff的倡議下,與其他一些業餘音樂家組建了另一支樂團,名為愛樂樂團。這代表著柏林愛樂樂團正式成立。樂團最初的指揮是Franz Wüllner。不過,他很快就離開了樂團,並沒有給柏林愛樂帶來很大的影響。
後來的指揮是Johannes Brahms的好友Joseph Joachim,但他所演奏的多半都是Brahms或少數幾位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樂團也沒有太大的進步。
直到1887年,Hans von Bülow接任常任指揮一職,才讓柏林愛樂成為世界頂級樂團,演出曲目大大拓寬。Hans von Bülow,鋼琴家出身,是19世紀最傑出的指揮家之一。以對Ludwig van Beethoven作品的詮釋而著稱,是最早到美國巡演的歐洲音樂家之一。他也是「鋼琴之王」Liszt之女Cosima的前夫。他的音樂造詣深厚,5年時間(1887~1892)就把柏林愛樂提升至一流樂團的新境界,並獲得團員們的敬愛。是柏林愛樂的奠基者。與此同時,著名的作曲家如:Brahms、Mahler、Grieg、Chaykovskiy、Richard Strauss、Pfitzner等,也是樂團的客席指揮。
1895年,Nikisch Artúr擔任樂團的常任指揮。Nikisch以浪漫主義、動人的音色和即興般的瘋狂動作出名,其指揮風格是安靜但充滿誇張的。Nikisch對音樂的敏感度和直覺使他受到樂團成員的愛戴。Nikisch曾做過這樣的表達:「毫無疑問地,一流交響樂團的每一位成員都值得『藝術家』這個稱號。」Nikisch給柏林愛樂營造了一種「獨奏家」的自我定位。直到今日,樂團仍保持著這種「獨奏家」的演奏特色。
1923年,Nikisch逝世,樂團的常任指揮由36歲的Furtwängler擔任。Furtwängler被公認為20世紀、甚至整個西方音樂史上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尤其是他對德奧交響音樂的詮釋,例如貝多芬、布拉姆斯及布魯克納等人的作品,相當具有權威性。他在1922至1945年間,以及1952至1954年間出任柏林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並將樂團帶至頂峰。1922至1928年間,還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Furtwängler也曾是維也納愛樂樂團1927至1930年間的年度指揮,並長期與該團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除了Furtwängler,沒有哪位指揮家能同時執掌德奧三大名團(柏林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
1954年,Furtwängler逝世。1955年,Karajan成為柏林愛樂常任指揮,樂團人數達120人。1956年,Karajan成為樂團終身指揮。合作的34年間,錄製唱片無數。樂團的國際聲譽達到最高峰。到了80年代,Karajan與樂團產生矛盾,兩者合作減少。1989年,Karajan去世,由Claudio Abbado接替常任指揮。
2002到2018年,由Simon Rattle擔任常任指揮一職。
現常任指揮為Petrenko,2019年8月19日到任。
除上面介紹的常任指揮外,柏林愛樂也跟Zubin Mehta、Daniel Barenboim、Hans Knappertsbusch、小澤征爾、Riccardo Muti等許多著名的指揮家合作過。
2.維也納愛樂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
簡稱維也納愛樂,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管弦樂團,成立於1842年。
維也納愛樂的成員來自於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音樂會演出時稱為維也納愛樂,屬於私人組織。維也納愛樂的總部設於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自1933年起,樂團不再設有首席指揮一職,只有客席指揮。
指揮家Bruno Walter曾說:「一百年過去了,當時建團的樂手都已離去。現在的樂手是新的一批人。但維也納愛樂仍是維也納愛樂。全因這份傳統一代一代保留了下來。」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坐落於奧地利維也納,是擁有1709個座位的文藝復興建築,也是維也納環城大道上的第一座主要建築。建於1861年至1869年。最初,歌劇院由Franz Josef I及奧地利皇后Elisabeth取名為維也納宮廷歌劇院而開放,後在1921年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後更改為現在的名字。當前,該歌劇院是維也納愛樂樂團及維也納國家芭蕾舞團的所在地,每年在狂歡節期間,歌劇院經常會舉辦維也納歌劇院舞會。1869年5月25日,開啟了首場表演,是Amadeus Mozart的Don Giovanni。
第二次世界大戰,舞台被盟軍炸毀,整棟建築也在1945年3月12日被火燒毀。重建的歌劇院有超過2200個座位,於1955年11月5日第一次演出,劇目是Beethoven的《Fidelio》,由Karl Böhm指揮。
《Fidelio》是Beethoven第72號作品,也是Beethoven唯一的一部歌劇。歌劇的最終版本是兩幕劇,但首演的時候是三幕。這裡也一直是維也納歌劇院舞會的舉辦場地。
歌劇院與維也納愛樂樂團有著很緊密的聯繫,因為維也納愛樂的樂手都是從歌劇院樂團里選拔的。
現在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依舊具有優秀的聲學效果,是世界百大廳院之一。
1842年,Otto Nicolai指揮了樂團第一場音樂會以來,維也納愛樂就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世界的作曲家,指揮家和聽眾。一方面,這得益於樂團代代相傳的優秀藝術底蘊,另一方面,樂團獨特的組織機構和歷史也是成功的因素。
他們成立了一個協會,叫做「維也納愛樂協會(Wiener Musikverein)」。
按當時維也納愛樂協會的入會準則,進入這個私人性質的協會之前,必須通過一次試奏,先進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樂團才能進行後續的申請程序。隨著越來越多的樂手成功跨過這道門檻,規則被修改成:必須在申請會員資格前在樂團服務三年。
在國家歌劇院的工作使得樂團的財政得以穩定。因為樂團的私人性質很難確保自身收入,而其獨立性也難保。反過來,有穩定工作的樂團成員又會保證了歌劇院的演出質量,在音樂會上的經驗與練就的技巧反過來又會用到歌劇演奏方面。沒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就沒有今天的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在維也納,有一個共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維也納愛樂的共生關係是雙贏的,為這音樂之都帶來極大的藝術享受。
1997年後,樂團開始招收女樂手。
指揮過維也納愛樂的名家有:Hans von Bülow、Hans Richter、Mahler、Brahms、Nikisch、Weingartner、Walter、Wilhelm Furtwängler、Otto Klemperer、Richard Strauss、Hans Knappertsbusch、Rudolf Kempe、Karajan、Karl Böhm、Georg Solti、Leonard Bernstein、Carlos Kleiber、André Previn、Maazel、Zubin Mehta、Claudio Abbado、Széll György、Mariss Jansons、John Williams、Riccardo Muti、Simon Rattle和Christian Thielemann等等。同時,維也納愛樂參與很多演出錄音活動。樂團錄下的名唱片有:Georg Solti的《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Karajan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Walter的馬勒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等等。
維也納愛樂於1993年首次訪台,由小澤征爾帶領,其後也曾於2004年、2015年、2022年多次造訪,由Zubin Mehta、Christoph Eschenbach、Franz Welser-Möst指揮,2023年則由Tugan Sokhiev領軍,開啟當年度的亞洲巡演。
3.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BRSO)
是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廣播公司所屬的知名管弦樂團,亦是慕尼黑三大管弦樂團之一。
慕尼黑三大管弦樂團為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慕尼黑愛樂樂團(Münchner Philharmoniker)與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Bayerische Staatsorchester)。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主要的表演場地為德國慕尼黑的藝術文化中心愛樂廳(Philharmonie im Gasteig)及慕尼黑王宮中的赫拉克勒斯廳(Herkulessaal)。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成立於1949年,以慕尼黑早期廣播樂團的成員為核心人員。1949至1960年,Eugen Jochum為樂團的第一任常任指揮。隨後的指揮包括Rafael Kubelík、Colin Davis和Lorin Maazel。
Eugen Jochum,德國指揮家。以其對Anton Bruckner、Carl Orff和Johannes Brahms等人音樂的詮釋而著名。1932年成為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指揮。1949年~1960年他是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指揮,並把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提升到德國一流樂團行列。之後,到了阿姆斯特丹領導音樂會堂樂團。1975年受聘到倫敦交響樂團,被該樂團贈予「桂冠指揮」的榮譽。
Mariss Jansons 2003年接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常任指揮,一直到他於2019年去世。
Mariss Jansons生於里加(拉脫維亞首都),拉脫維亞指揮家。其父親Arvīds Jansons也是一名指揮家,母親Iraida Jansons是猶太女中音歌唱家,曾為里加歌劇院的首席歌手。Mariss Jansons曾是Mravinsky的助理,更是「指揮帝王」Karajan的嫡傳弟子。作風嚴謹,對待排練演出極其認真。
2010年,Simon Rattle首次擔任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的客席指揮。2021年1月,Simon Rattle接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Simon Rattle,英國指揮家,出生於英國利物浦。早年在利物浦學院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971年進入倫敦大學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打擊樂和樂團指揮,並於1974年畢業,同年,Rattle獲得約翰·普萊爾國際指揮比賽一等獎。是著名指揮家Leonard Bernstein的弟子。師徒兩人都很喜歡演出Joseph Haydn的作品。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會參加由作曲家Karl Amadeus Hartmann創立的「Musica Viva」音樂會。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會為許多商業唱片公司錄製唱片,包括DG、RCA和EMI。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錄製的蕭士塔高維奇第十三交響曲獲得2006年葛萊美最佳管弦樂演奏獎。最近開始以自己的BR-Klassik廠牌製作唱片。
4.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1888年4月11日,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正式對外開放。管弦樂團其實是音樂廳的附屬機構,在其後成立,但確切日期不詳。於1888年11月3日舉辦首場的音樂會。原名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1988年在樂團成立100周年時,獲荷蘭女王御准,冠以「皇家」稱號,更名為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是全世界知名度最大的荷蘭交響樂團。
2008年12月,英國《留聲機》雜誌邀集11位音樂評論人進行票選,劃定了全球「廿強」的管弦樂團,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便名列其中。
Willem Kes是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第一任指揮(1888~1895),他對樂團的紀律要求嚴格,使音樂廳管弦樂團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Willem Kes,是荷蘭指揮家、小提琴家。生於荷蘭多德雷赫特,曾在萊比錫、布魯塞爾(師從Henryk Wieniawski)和柏林(師從Joseph Joachim)學習小提琴。1895~1898年,在格拉斯哥的皇家蘇格蘭國家管弦樂團擔任指揮。1898年指揮莫斯科愛樂樂團,1901~1905年任莫斯科音樂學校校長。1905~1926年在科布倫茨任樂團團長兼音樂學校校長。
1895年,Willem Mengelberg接替樂團指揮一職。
Willem Mengelberg,荷蘭指揮家,以與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的長期合作為人所知。他與樂團合演的Beethoven、Brahms、Mahler和Strauss等人的作品,皆受關注。
Eduard van Beinum(1945~1959)、Bernard Haitink(1963~1988)、Riccardo Chailly(1988~2004)分別為樂團的第三、第四、第五任指揮。其中,Riccardo Chailly為樂團史上第一位非荷蘭籍指揮。
Riccardo Chailly,義大利指揮家,早年以指揮歌劇而成名,後期開始指揮更多的純交響樂作品。
2004~2015年,Mariss Jansons成為樂團第六任指揮。
Daniele Gatti 2016年9月起接任Mariss Jansons,成為樂團第七任指揮。
2018年8月2日,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中止了Gatti的合約,聲明指出Gatti對樂團女性職員的不當行為,是其遭解職的主因。
2027年樂季開始,Klaus Mäkelä將擔任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第八任指揮,以及芝加哥交響樂團第十一任音樂總監。
Klaus Mäkelä,是一名芬蘭指揮家和大提琴家。Mäkelä 1996年出生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大提琴家Sami Mäkelä和母親是鋼琴家Taru Myöhänen-Mäkelä,外祖父Tapio Myöhänen是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妹妹Ellen Mäkelä是芬蘭國家歌劇院的芭蕾演員。Mäkelä 12歲在芬蘭國家歌劇院參加合唱團時,即對音樂指揮產生興趣,後就讀於西貝流士音樂學院,師從指揮家Jorma Panula。
Jorma Panula,是西貝柳斯音樂學院指揮專業的教師。很多在國際上揚名的芬蘭指揮家都師從於他,如:Esa-Pekka Salonen、Jukka-Pekka Saraste、Osmo Vänskä、Sakari Oramo、Susanna Mälkki、Klaus Mäkelä等。
Mäkelä有一把1698年Giovanni Grancino製作的琴,近年來與許多芬蘭和歐洲知名樂團合作。也是炙手可熱的指揮新星。
※圖、文資料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