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家很大,可以住很多人。我們在這裏生了兩個女兒,結婚後的前五年都住在這裏。白天有人幫忙帶小孩,下班有飯吃。經濟不用自己扛,反正公公婆婆會搞定,完全没有後顧之憂。一直到小孩開始長大,開始會學習、開始會模仿,我開始發現情況有點不太對。後來決定搬走,原因有三:
原因一:重男輕女。老公家的第三代,陰盛陽衰,十個孫字輩中只有兩個男生,有八個是女生。我們家就佔了兩個女生名額。爺爺奶奶會偏心人之常情,只是在這樣的環境成大的小孩,以後會長成怎樣?
原因二:出入複雜。婆家位於傳統商業精華地區,雖然人聲鼎沸,但是人口出入相對複雜。住家的一樓是商業開放空間,鄰里之間雖然很熱情,但是没有界限,而且經常會出現不速之客。這對於成長中的小孩並不適合。
原因三:太接地氣。這條街上的小孩,父母大多認真做生意,小孩基本上是放養。有些小女生,竟然可以開口閉口三字經。如果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以後也許就是這樣。所以在小孩三、四歲的時候,我獨排眾議要求搬離這個家。
當然,自立門戶必定會增加經濟負擔。而且不會有後援。再來,會成為破壞三代同堂、和樂融融的罪人。最後,我仍然選擇成為那個罪人。
因為經濟壓力,所以必須更努力工作。因為没有後援,所以下班後,要緊接著照料小孩。每天都像在跑接力賽。然而,最艱難的是:我選擇了與婆家的世界為敵。因為做了這個決定,所以必須忍受旁人的冷眼冷語、所以必須看盡旁人的無數白眼、所以必須聽盡旁人的左諷右刺。但為了確保我的女兒可以身心健康、平平安安的長大。這一切都可以無所謂。
後來,我們一家四口,住在一個普通的小房子裏。樓上和隔壁的鄰居,剛好也有二個女兒,所以不會有重男輕女的問題。隔壁鄰居的爸爸是警察、樓上鄰居的媽媽是幼教老師,所以不會聽到有人說三字經。住家的方圓百里之內有小學、有國中、也有高中、還有社區型的小圖書館。我的女兒在這個小小的家,平安地度過了成長階段。有完整的人格、有正確的人生觀、有手足之情、對父母有愛、對長輩有禮貌。
如果回到最當初,我仍然會做相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