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出的反烏托邦電影《醜人兒》是一部由原著小說改編的三部曲電影,目前只上映第一部,女主角是Netflix常駐當紅演員Joey King飾演Tally,故事大綱為後末日時期充滿未來感的世界,在那個世界,每個人滿16歲當天都會接受整型手術,16歲以前大家都是Uglies,而整型完就會變成Pretties,Tally整天在app上微調自己期待的樣貌,對於16歲充滿期待,也對自己現在的容貌不滿意。
——以下會討論劇情自行斟酌閱讀——
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滿16歲以前都沒有自信,覺得自己很醜,滿16以後就可以變成自己理想的容貌,搬到城市去與漂亮的人們整天開派對享樂,好似變漂亮以後一切煩惱都沒有了,人生從此煥然一新。而Tally的好朋友Peris先滿16歲,做完手術以後開始疏遠塔莉,覺得你不是Pretties的一員,等你變漂亮你就知道了,此時容貌的階級開始產生。
Tally在16歲前認識了一個新的好朋友Shay,Shay沒有想變漂亮,她喜歡玩滑板與閱讀(書籍在那時候是禁忌古物),而她打算去尋找大家都說不存在的「煙霧之城」,在Tally生存的這個世界,負責人Dr.Cable把煙霧之城形容成反叛者基地,表示他們會帶壞洗腦Shay,也聲稱他們正在研發武器打算摧毀Tally目前所住之處。
而當Tally以臥底的身分成功抵達煙霧之城,她才發現煙霧之城其實就是一群不喜歡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好好生活而已,這些人在城市會被視為異類,而沒有容貌階級的這裡,每個人過著採集打獵農林漁牧的自然生活,把不必要的煩惱留在城市。
而Dr.Cable所說的武器,其實也只是將整型手術逆轉的藥物。在Dr.Cable所統治的城市裡,16歲前每個人深受容貌焦慮所困惑,尚未動手術的人沒有話語權、不被看見,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連自己都自顧不暇了,很難在意自己以外的世界。但整型手術同時會摧毀人類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你變得只在乎玩樂,這些沒有主見且聽命行事的Pretties對統治者來說是最好控制的居民(但民眾全部都在玩樂國家要如何擁有生產力?全體人民總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吧?)
在Tally終於相信煙霧之城打算長住在此時,結果摧毀發信器的同時也洩漏了自己的位置(蠢到不行),於是計畫一切泡湯,逃亡之際Tally決定去接受整型手術讓研發藥物的David媽媽透過她測試藥物研發,而第一集的結尾Tally已經變成Pretties,但她手上的疤痕象徵著她並未忘記整型前的初衷,第一集在此結束。
而這部電影的題材新鮮,但拍成電影卻一蹋糊塗。原著於2005年出版,在20年前作者就成功預測現代會有的嚴重容貌焦慮以及社群媒體議題,但在選角上,這些演員在整型前就已經都是Pretties,整型後也只是長成AI修圖的版本,對比不大之餘也沒有說服力。
再者,《醜人兒》的文本出發點立意良善,在充滿歧視的現代,容貌的確是一大因素,如果每個人都變漂亮了,抹去被歧視的因子,世界或許能夠更加和平。但人類永遠不會停止比較,因為如果大家都一樣,主體缺乏客體襯托自己,看不見自我的主體性,某些群體會失去生活的優越感。於是當每個人都漂亮以後,一定還會有其他的因素拉出高低之分,例如階級、性別、種族、年齡...等,但可以看見《醜人兒》並沒有想要處理這塊。
《醜人兒》這部反烏托邦式的電影放在現代或許太過晚近,在觀賞時充滿《飢餓遊戲》與《移動迷宮》的既視感,但在反烏托邦式的系列電影中《醜人兒》又尚未做出它的獨特性,於是有種了無新意、能夠預測劇情走向,有趣的題材翻拍成電影卻落得這個下場實屬可惜。
從這兩天討論的電影我們可以看見,現代所塑造的烏托邦似乎都只是充滿著謊言的統治者不願告訴居民真相,烏托邦不再象徵著完美的世界,而是活在美好的泡泡裡,將現實的煩惱隱藏起來,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停止思考。如同The Marvelous Mrs. Maisel裡的Benjamin曾經與Miriam說過: ”Anyone who makes people think for themselves is very dangerous.”(任何讓人們能夠自己思考的人都是非常危險的。)__S2EP5。於是我們也可以思考,那烏托邦,究竟是「誰」的烏托邦?烏托邦應該是人民安居樂業的淨土,現況卻是方便執政者統治。
我想這些層出不窮的烏托邦式電影,其實也並不是真的想打造一個完美意象的世界,更是透過將淺層問題浮出檯面,以多種方式告訴你「完美並不存在」,而要你別妄想了,好好活在現在這個世界比較實在,但我也不禁在想,這種告訴你「不可能還有更好,對於現在的生活已經要感恩了」的意識形態,是不是也是一種讓人民安於現狀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