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推薦:以《惡女羅曼死》來探析容貌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今容貌焦慮的普遍性

當代社會對美的追求已深植於各種文化脈絡之中,無論是在演藝圈,抑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外貌已成為衡量個體價值的絕對標準。如同近期引發熱議的電影《懼裂》,電影中的好萊塢巨星伊莉莎白面對身體隨時間老化的現實,不得不注射細胞複製物質,希望創造出更年輕、更理想化的另一個自己;可以視為《惡女羅曼死》和《藍色恐懼》的進階版,這種容貌焦慮現象不僅影響年輕人,更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劇,促使人們以極端方式延續外貌的美艷。

然而《惡女羅曼死》主角莉莉子將美貌視為支撐生命的唯一支柱,為了達成「完美」,她不惜進行頻繁的整形手術,甚至付出巨大代價去迎合外界標準;《藍色恐懼》中的霧越未麻同樣面臨類似掙扎,她為了取悅觀眾和契合社會期待而扭曲自我認同,最終迷失在虛實交錯的幻覺與現實之中。

 

美的代價:自我異化與內心壓抑美

在《惡女羅曼死》中,莉莉子頻繁進行整形手術,追求她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她將美貌視為唯一的價值根源,不僅為了贏得掌聲,更是為了迎合社會苛刻的審美標準。在演藝圈,她的存在不再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而是一個符號—大眾對「美」的具象投射。這樣的美貌表面上帶來了成功,卻也剝奪了她的內在真實。她逐漸陷入深層的自我疏離,迷失於「為誰而美」的矛盾中。隨著身份與形象日益模糊,她的靈魂彷彿被耗盡,成為一個為了他人期待而不斷改變的空殼,與此同時導致*自我異化。

*自我異化(self-alienation):身處創傷的餘波中,會覺得自己變成了另一個人,於是可能會認定周遭的人無法理解自己。因此會開始拉開自己與身邊的人之距離,開始覺得沒有歸屬感。覺得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想遠離大家,自己一個人即可。— 參考《療癒次級創傷: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指南

 

虛實交錯的自我撕裂

隨著故事發展,莉莉子愈發陷入外貌焦慮,即使擁有完美容貌,她依然無法掌控外界各樣的評價。她開始被他人的目光支配,對更年輕、更美麗的新星懷有敵意。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她變得冷酷無情,不惜與競爭者展開激烈鬥爭,試圖排除一切可能威脅她的人。在這種內外壓力下,她的內心逐漸裂解為兩個對立的自我:一個是理想中的形象—永遠美麗、受人追捧的偶像;另一個則是充滿自卑、恐懼被拋棄的真實自我。

「她的美麗從不是真的,而她的全部都即將崩壞,進入最混亂的境界。」
《惡女羅曼死》

 

畏懼消逝的光芒

莉莉子的美麗追求背後,潛藏著對時間流逝的深切恐懼。隨著年齡增長,她不再是媒體和觀眾的焦點,而注意力則迅速轉移到新一代明星身上。這讓她對美的追求愈發瘋狂,因為在她的認知中,美貌就是她全部的價值;一旦失去美麗,她的存在意義也隨之消逝。

面對逐漸減弱的關注,莉莉子採取更極端的手段。她將自己交給整形醫生的刀鋒,身體成為無休止的實驗場,只為延續稍縱即逝的光芒。然而,這種追求最終並未讓她獲得內心的平靜。隨著一次次手術,她的內在世界也逐漸瓦解。她在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掙扎,深陷於無法逃脫的自我迷失之中。

 

我們的「美」究竟屬於誰?

莉莉子和未麻的故事讓我們不禁反思,究竟「美」是為誰而存在?當美貌成為衡量價值的標準,我們是否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外界審美的囚徒? 在追逐外在光彩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忽略了最真實的自我?表面上為了實現自我而追求美麗,但她的每個選擇其實都在向社會標準妥協。

美,不該淪為我們迎合他人期待的工具,而應該是一種真實自我表達的方式。唯有從內心出發、擁抱最真實的自己,理解每個擁有不同形狀,最獨特的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價值。就如有句話所表達的,「連手指都有不一樣粗細、長度,更何況每一個我們?」即使在這個重視外貌的時代,容貌焦慮幾乎成為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心病。我們是否有勇氣擺脫外界審美的枷鎖,找回不被鎂光燈束縛的「真我」?不僅是對個體身份的尋找,更是對當代人性的深刻反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ucy Liu-avatar-img
2024/11/14
該加入片單看個才行!!
Fante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5
Lucy Liu 人生必看推薦!!!!
avatar-img
芳談藝時
18會員
41內容數
Y2K年代出生於台北,理性於情緒,感性於文字, 專研時尚,熱愛藝術與影劇,心理學和科學是永遠的例外, 享受人生的瞬息萬變,醉心於生活的細節,視平凡為不凡, 有時如培養皿與世隔離,有時如植物不得沒有陽光與空氣。
芳談藝時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一鏡到底超難拍? 一鏡到底(long take / single take)是一種電影技術,指的是一個場景或整部電影使用極少剪接,甚至完全不剪接,透過精確的攝影機運動和演員調度來呈現流暢的視覺敘事。
Thumbnail
2025/04/23
一鏡到底超難拍? 一鏡到底(long take / single take)是一種電影技術,指的是一個場景或整部電影使用極少剪接,甚至完全不剪接,透過精確的攝影機運動和演員調度來呈現流暢的視覺敘事。
Thumbnail
2025/02/08
對我而言,人生中第一部深深烙印在記憶中的電影,就是《海上鋼琴師》
Thumbnail
2025/02/08
對我而言,人生中第一部深深烙印在記憶中的電影,就是《海上鋼琴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個容貌焦慮的年代。 不分性別,年齡,為了在個人社群平台獲得更多按讚數, 想盡辦法展現出最美麗的一面,如易容術的化妝術,美肌開到最大, 都無法滿足渴切愛美的心,於是走向醫美整型。 以前的明星割雙皮,或墊高鼻子,常成為綜藝節目取笑的話題。 近年來受到韓劇裡的明星多數都做過整型,
Thumbnail
這是個容貌焦慮的年代。 不分性別,年齡,為了在個人社群平台獲得更多按讚數, 想盡辦法展現出最美麗的一面,如易容術的化妝術,美肌開到最大, 都無法滿足渴切愛美的心,於是走向醫美整型。 以前的明星割雙皮,或墊高鼻子,常成為綜藝節目取笑的話題。 近年來受到韓劇裡的明星多數都做過整型,
Thumbnail
你曾有想過能有個更年輕更美好的自己?容貌焦慮在社群媒體興起的現代社會顯然已不是太新的概念,當越來越年輕的韓國女團男團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們姣好的身材、美麗無瑕疵的面容讓人們欣羨不已。甚至美容診所中都有著整型範本供人參考。永遠都有著更年輕更美的人們出現在螢光幕前...
Thumbnail
你曾有想過能有個更年輕更美好的自己?容貌焦慮在社群媒體興起的現代社會顯然已不是太新的概念,當越來越年輕的韓國女團男團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們姣好的身材、美麗無瑕疵的面容讓人們欣羨不已。甚至美容診所中都有著整型範本供人參考。永遠都有著更年輕更美的人們出現在螢光幕前...
Thumbnail
《懼裂》是一部融合科幻肉體恐怖和心理驚悚的電影,探討了主角伊莉莎白在面對中年危機和容貌焦慮時的扭曲心理。故事中,她由於追求完美而陷入內在自我衝突的世界,揭示了破壞性自戀的意涵。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和驚悚元素,引發觀眾對社會對女性外貌標準的深思,並以類似於哥德式小說的手法,描繪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Thumbnail
《懼裂》是一部融合科幻肉體恐怖和心理驚悚的電影,探討了主角伊莉莎白在面對中年危機和容貌焦慮時的扭曲心理。故事中,她由於追求完美而陷入內在自我衝突的世界,揭示了破壞性自戀的意涵。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和驚悚元素,引發觀眾對社會對女性外貌標準的深思,並以類似於哥德式小說的手法,描繪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Thumbnail
《懼裂》是一部由柯洛裡·法吉特執導的英美法合拍的肉體恐怖科幻電影。本文探討了容貌焦慮、男性凝視和自我價值感等議題,透過女主角伊莉莎白的掙扎,反映出現代社會對於美的無盡追求和自我認同的拉扯。電影在坎城影展獲得最佳劇本獎,自2024年10月18日起於臺灣上映,值得影迷共鳴及深思。
Thumbnail
《懼裂》是一部由柯洛裡·法吉特執導的英美法合拍的肉體恐怖科幻電影。本文探討了容貌焦慮、男性凝視和自我價值感等議題,透過女主角伊莉莎白的掙扎,反映出現代社會對於美的無盡追求和自我認同的拉扯。電影在坎城影展獲得最佳劇本獎,自2024年10月18日起於臺灣上映,值得影迷共鳴及深思。
Thumbnail
當代社會對美的追求已深植於各種文化脈絡之中,無論是在演藝圈,抑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外貌已成為衡量個體價值的絕對標準。如同近期引發熱議的電影《懼裂》,電影中的好萊塢巨星伊莉莎白面對身體隨時間老化的現實,不得不注射細胞複製物質,希望創造出更年輕、更理想化的另一個自己
Thumbnail
當代社會對美的追求已深植於各種文化脈絡之中,無論是在演藝圈,抑或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外貌已成為衡量個體價值的絕對標準。如同近期引發熱議的電影《懼裂》,電影中的好萊塢巨星伊莉莎白面對身體隨時間老化的現實,不得不注射細胞複製物質,希望創造出更年輕、更理想化的另一個自己
Thumbnail
好久沒看過鏡頭語言這麼強烈又厲害的電影,非常重口味又十分犀利,銳利到讓人非常不舒服,不由得想起黑鏡一針見血的力度,直視內心又讓人反思,咀嚼再三。 劇情描述過氣女星伊莉莎白無法面對日漸老去的恐懼,決定挺而走險,注入一種名叫完美物質的不明液體,據說它能讓人擁有更年經更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好久沒看過鏡頭語言這麼強烈又厲害的電影,非常重口味又十分犀利,銳利到讓人非常不舒服,不由得想起黑鏡一針見血的力度,直視內心又讓人反思,咀嚼再三。 劇情描述過氣女星伊莉莎白無法面對日漸老去的恐懼,決定挺而走險,注入一種名叫完美物質的不明液體,據說它能讓人擁有更年經更完美的自己
Thumbnail
《懼裂》由柯洛里・法吉特執導,描述曾紅極一時、登上星光大道,現已年華老去的伊莉莎白(黛咪.摩爾 飾演),使用一種名為「完美物質」的藥物,創造出「更年輕、更完美」的自己(瑪格麗特.庫利 飾演),面對這喜新厭舊的社會。但須謹記,他們兩個是共同體,必須保持7天的完美平衡……
Thumbnail
《懼裂》由柯洛里・法吉特執導,描述曾紅極一時、登上星光大道,現已年華老去的伊莉莎白(黛咪.摩爾 飾演),使用一種名為「完美物質」的藥物,創造出「更年輕、更完美」的自己(瑪格麗特.庫利 飾演),面對這喜新厭舊的社會。但須謹記,他們兩個是共同體,必須保持7天的完美平衡……
Thumbnail
「美麗並讓我們只能盯著一面鏡子,而不是面對整個世界。」p.17   🔖什麼是美麗病?為什麼會有美麗病? 美麗病說穿了即是「容貌焦慮」。 在意外表是生物天性,然而太過執著於需要完美的外在,則會影響我們的社交、自尊心,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的產生。 「因為被物化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女孩或女
Thumbnail
「美麗並讓我們只能盯著一面鏡子,而不是面對整個世界。」p.17   🔖什麼是美麗病?為什麼會有美麗病? 美麗病說穿了即是「容貌焦慮」。 在意外表是生物天性,然而太過執著於需要完美的外在,則會影響我們的社交、自尊心,甚至引發身心疾病的產生。 「因為被物化變成日常的一部分,女孩或女
Thumbnail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今年(2020)初才剛上院線,並被列舉為各大奇幻影展的邪典作品,探討主旨為個體及社會的「審美價值觀」與「整形/型」。導演很顯然是站在批判整型手術的立場,並呼籲觀眾重新重視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Thumbnail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今年(2020)初才剛上院線,並被列舉為各大奇幻影展的邪典作品,探討主旨為個體及社會的「審美價值觀」與「整形/型」。導演很顯然是站在批判整型手術的立場,並呼籲觀眾重新重視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Thumbnail
輸了美貌就是輸了,這樣的潛規則大概是女性的共同生命經驗──同時最好裝作不在意,因為人們喜歡美的女人,但鄙視其表現出費力成為美女的樣子,嘲弄化妝、修圖、整形,他們喜歡「自然」的美。
Thumbnail
輸了美貌就是輸了,這樣的潛規則大概是女性的共同生命經驗──同時最好裝作不在意,因為人們喜歡美的女人,但鄙視其表現出費力成為美女的樣子,嘲弄化妝、修圖、整形,他們喜歡「自然」的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