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在面對資安管理時,往往只在出現資安漏洞或面臨 ISO 27001:2022 稽核時才開始投入資源。然而,這樣的「短期應對」方式,就像投資市場上的「等待逢低買進」,不僅難以預測最佳時機,還可能錯失長期成長的機會。資料科學家 Nick Maggiulli 在《持續買進》中強調,成功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投入」,而非試圖等待市場低點。這個理念同樣適用於資訊安全管理(ISMS),企業應該像定期投資一樣,持續識別與滿足關注方的需求,而非等到危機發生後才亡羊補牢。
根據 ISO 27001:2022 第 4.2 條款「瞭解關注方之需要及期望」,企業應該確保資安管理系統(ISMS)能夠回應不同「關注方」(Stakeholders)的需求,包括:
- 與資安系統有關的關注方(如客戶、供應商、法規機構)
- 這些關注方的要求(如法規、契約義務、內部風險管理)
- 哪些要求應納入資安管理系統應對(如企業內部資訊保護機制)
3C 公司的資安管理策略:別讓「資安投入」成為短視近利的決策
台灣某家 3C 電子公司 A,剛開始只是應付 ISO 27001 認證需求,因此在準備稽核前幾個月才匆忙投入資源,導致:
- 員工資安訓練 流於形式,缺乏持續性。
- 客戶在審查供應商資安機制時,發現 企業缺乏長期風險應變計畫。
- 供應鏈夥伴因該公司資安規範不足,而提高了交易風險要求,增加營運成本。
轉變策略:從「應急應對」到「持續投入」 公司 A 決定改變策略,將資安管理納入 長期營運戰略,以「持續買進」的方式建立穩固的資訊安全體系:
- 建立「關注方需求清單」,確保風險分散配置 與 法規機構(如台灣個資法、歐盟 GDPR)保持同步,確保企業資訊安全標準符合最新規範。 與 客戶 進行年度資安審查,確保資料保護符合客戶要求。 評估 供應鏈夥伴 的資安能力,確保合作夥伴也符合資安標準,降低供應鏈風險。
- 定期「資安配置再平衡」,確保策略符合市場變動 每季召開 關注方需求審查會議,確保資安措施與市場變動同步。 建立「動態風險評估機制」,類似於投資市場的「市場監測」,確保企業資安策略能即時應變。 針對新技術(如 AI 驗證機制)與新威脅(如 AI 生成詐騙郵件)持續評估與投資。
- 長期投資員工資安素養,而非短期應對認證要求 「資安教育定期投資」計畫:每季進行資訊安全教育,將資安學習內化為公司文化。 「關注方風險演習」:與供應鏈夥伴、IT 部門聯合進行資安風險應變演習,確保系統遭受攻擊時,能迅速應對。
為何資訊安全也需要「持續買進」?
- 市場(企業環境)隨時變動 企業面對的關注方需求不斷變化(如 法規變動、客戶資安標準提升、供應鏈風險),需要持續監測與投資,而非一次性應對。
- 單次投入無法長期維護安全 一次性通過認證 ≠ 企業資安無漏洞,若企業沒有持續投入,當系統發生新型攻擊時,可能因無事先應變計畫而遭受重大損失。
- 資訊安全與信任度直接掛鉤 客戶、供應商、法規機構都希望與有穩定資安能力的企業合作,這與投資市場中的「信譽即價值」概念一致。
結論:資訊安全的成功策略來自「持續投入」
資訊安全管理(ISO 27001:2022 4.2)強調關注方需求的重要性,企業應該像投資組合一樣,持續監測市場變化、分散風險、定期調整策略,而不是等到發生危機時才急忙應對。企業的資訊安全應該是一種 長線投資策略,確保每一次的投入,都能讓企業的資訊安全能力持續增值,而非短期內衝高績效卻埋下長期風險。
資訊安全的核心策略,就如同 Maggiulli 的投資哲學:「持續買進,才是成功的關鍵」。
請問你的企業,還在等「最佳時機」來改善資安管理嗎? 還是現在就開始「持續投資」,建立穩固的資訊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