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技術的日常
2045年,晨光透過落地窗灑進城市的公寓,窗外的天空中無人機穿梭如魚,配送包裹的身影與清晨鳥鳴融為一體。伊芙·費伊伸了個懶腰,手腕上的智能手環自動啟動。
“早安,伊芙。你的睡眠質量評分為87分,適合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智能助手的聲音響起,語氣中透著一絲溫暖,但又冷靜得讓人覺得機械。它將窗簾拉開了三分之一,保持適合早晨起床的光線亮度。
伊芙翻身坐起,觸控牆上的屏幕自動亮起,展示當天的行程安排:
「09:00 研究室會議」 「12:30 午餐預定:高蛋白素食餐」 「15:00 雲端新皮質計劃測試」
桌上的智能咖啡機已經根據她的偏好,完成了一杯溫度剛好的濃縮咖啡。冰箱的屏幕閃爍著通知,提醒她牛奶和雞蛋即將用完,是否補充?她不假思索地點頭同意,背後的無人配送倉已經啟動。
走出家門,伊芙漫步於城市街道,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
行人們帶著AR眼鏡,目光專注於虛擬提示的路線;一位老人在公園裡遛著智能寵物機器狗;街角的物流機器人正將包裹送到指定樓層。
城市的每一個細節似乎都被精密設計:智能紅綠燈自動調整車流,公共交通無需等待,甚至街邊的垃圾桶都會用語音提醒人們分類丟棄。
然而,這樣的便利背後,也有一種難以忽視的壓迫感。
路邊的AI監控設備時刻捕捉每個人的行動,識別系統能準確地辨認出每一張面孔。街角的新聞屏幕正滾動播放數據安全報告: 「全球範圍內的網絡攻擊增長了15%,請民眾避免私下修改智能設備配置。」
伊芙微微皺眉,想到最近新聞中一則案件:某位上班族因為被智能健康監控標記為「健康風險」,失去了晉升機會。他的數據顯示他患有輕微焦慮症,但實際上這不影響他的工作能力。然而,數據就是證據,無從辯駁。
走進地鐵站時,伊芙的智能手環掃過識別門,閘機瞬間開啟。她不禁抬頭,看著天花板上閃爍的數十個監控鏡頭。每個鏡頭背後都有AI算法在運行,記錄每位乘客的行程數據。
“便捷還是枷鎖?”
伊芙在心裡問自己。
回到研究所,伊芙開始了她的工作。她是神經科學家,專注於人類大腦與人工智能的交互設計。今天的實驗室環境像往常一樣安靜,只有設備的嗡鳴聲和數據屏幕上的動態圖像陪伴著她。
她的研究對象——一個名為卡珊德拉的高級AI正在快速處理一項複雜的數據分析任務。它的效率讓伊芙讚嘆,但她也無法忽視一個問題:當技術發展到如此程度,人類究竟是主宰,還是已經成為了技術的附庸?
屏幕上跳出一條新數據提醒:
「算法評估顯示:未來五年內,人工智慧在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滲透率將達到85%。」
85%。
伊芙盯著這個數字,忽然感到一陣無法言喻的不安。
她知道,這個世界正在快速改變。技術在帶來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在慢慢吞噬著人類的自由。而這,可能只是開始。
當伊芙走出實驗室時,抬頭看著天際,那些正在盤旋的無人機彷彿成為了一雙雙眼睛,注視著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自由的代價,是不是比想像中更昂貴?”
她低語著,手腕上的智能助手靜靜地亮起一條消息提醒: 「提醒:今天下午15:00,參與“雲端新皮質計劃”核心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