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突然出席香港亞洲金融論壇表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轉向促進消費與投資並重,並更加重視消費。儘管林毅夫堅決表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是有很大可能達到。曾與林毅夫就"產業政策"激烈論辯的張維迎曾強烈批評林毅夫的"產業政策"主張與觀點。新浪網等網站最近突然轉載張11年前一篇《改革就是不斷「還權於民」》舊文,但張於去年中呼籲「推動並捍衛自由」後已經「被消失」。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竟然越權批評「遠洋捕撈」民營企業家,似顯示高層結構有變。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昨在亞洲金融論壇表示,中國要更加重視消費在經濟中的作用,不再單單偏向投資,推動中國經濟成長模式的轉型。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角色方向將從過去的更多偏向投資,轉向消費與投資並重,並更加重視消費,」潘功勝在香港亞洲金融論壇上致辭時表示。
將聚焦4個重點方向,繼續全力支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包括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為香港金融發展開闢更廣闊空間 ;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落實好基金互換優化安排,吸引更多內地和國際資金流入香港。
(See:2025/01/13,彭博Bloomberg,央行行長潘功勝稱大力提振消費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香港電台,潘功勝:將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資產配置比例)
文化大學國發所教授陳松興對此則分析指出,由於中國經濟發展政策過去只注重投資等結構性的問題,已形成通貨緊縮、債務壓力、資金外流,將導致中國經濟正步入日本化(See:2025/01/15,筱君台灣PLUS,2025是關鍵年 錯誤經濟決策害慘中國 中國經濟正步入日本化)。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2016年11月9日舉辦的"產業政策思辨會"上,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維迎嚴厲批評林毅夫的"產業政策"對產品生產進行選擇性的干預,主張依照海耶克的觀點,制度是自發性演化的結果,不是人為設計出來的(See:2016/12/06,簡明書屋,林毅夫 張維迎:產業政策思辨)。
思辨會爭辯三年後,張維迎接受媒體專訪仍維持原本的立場,信奉自由市場。他分析,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由於人類的無知與"無恥",產業政策注定不會成功,中國要成為創新大國,最重要的還是實現自由准入,讓企業家精神得到最充分、自由的發揮(See:2019/06/19,財新網 Caixin News,北大教授張維迎:我們其實很無知)。
去年中,張維迎在北大國發院畢業典禮上期勉畢業生「推動並捍衛自由」的影片在網上突然瘋傳,有消息傳出這位在中國少數勇於說出真話的經濟學者已經「被消失」(See:2024/07/17,Newtalk新聞,北大教授張維迎驚傳被消失!疾呼畢業生「推動並捍衛自由」影片瘋傳)。
中國經濟學者高善文、傅鵬等遭禁言後,新浪財經、網易等網站近日突然轉載張維迎11年前一篇《改革就是不斷「還權於民」》舊文,該文討論到對於「把私權還給個人」,當前體制有許多障礙:第一是經濟體制,第二是政治體制。引發輿論關注(See:2025/01/14,自由亞洲電台,張維迎批打壓民企舊文 重登新浪財經)。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近日則批評說,中國現在又回到了朱元璋時代,還不如不要裝了,與其搞這種四不像的資本市場,不如乾脆把 A 股市場關了(See:2025/01/15,Newtalk新聞,中國回到「朱元璋時代」! 耶魯教授重砲轟經濟 多位良心學者講真話遭封殺)。
美國歐道明大學國際商學講座教授李少民日昨接受鏡新聞專訪指出,中共主導國家經濟不照規則,球員兼裁判,舉國發展特定產業,依賴出口國際鞏固經濟滲透,導致產能過剩,而原本私有化喪失,經濟疲軟並非週期性,而是制度性,已經走到高峰盡頭(See:2025/01/13,鏡新聞,李少民教授:球員兼裁判 中共主導國家經濟 私有、國際化、刻苦工作3大支柱快倒 中國舉國制度恐將走向盡頭 經濟衰弱恐影響極權體制)。
另有消息傳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抨擊地方政府不當執法,地方政府基層警察和執法部門跨省「遠洋捕撈」民營企業家,引起了民營企業的恐慌。分析認為,李強講話越界,說明他已經不在乎和不怕,這背後反映了高層權力結構已發生變化。甚至有傳言,李強將接任總書記(See:2025/01/15,新聞看點,李強已掌大權?公開批評習近平;經濟霜凍期到了,北京公交減半、看中國,李強「不怕」的背後 高層權力結構真變了)。
若果如此,似乎又是反對派對當權派反撲的反制。那就可能可不用再做"國進民退"、"共同富裕"、"後發優勢"等"中國夢",回歸到"國退民進"、"還權於民"、"後發劣勢"等"不作夢"而後可能可以不至於走入經濟大蕭條境地的狀態。
我們先前已分析說明過中國現代的經濟路線演變:
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的經濟政策,就是「中央集權體制」與「計劃經濟」,即以「公有制」為主體,採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這就是「毛澤東路線」。
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則提出與創立「改革開放」的經濟改革措施,可總結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從「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改革的對象其實就是「毛澤東路線」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可稱為「鄧小平路線」。鄧小平因此被稱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原本,"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終於讓中國擺脫"毛澤東的大躍進路線"。通過改革開放的努力,再遇上美日貿易戰的歷史契機,歷經第三代、第四代努力,中國甚至晉升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總算可謂是熬出頭了。
如今,第五代"國進民退"、"共同富裕"、"中國夢",竟幾乎重回"毛澤東的大躍進路線",而與"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背道而馳,甚至於正在加速經濟崩潰。無怪乎中國民間要封其為"總加速師"(See:總加速師- 維基百科)了!老百姓"辛辛苦苦幾十年",恐怕"一覺回到解放前(一無所有)"!
要言之,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經濟已經陷入嚴重衰退,要想不走入經濟大蕭條的困境,當務之急,唯有如其經濟學家張維迎所提"還權於民"、"國退民進",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