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

失控的焦慮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少年的童年和成長過程發生了劇變,這些變化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議題。」作者指出,自1980年代以來,傳統的以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手機為主的童年。手機和社群媒體雖然為我們提供了便捷的聯繫方式,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

  可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不是只有青少年,而是眾多的年齡層都在使用,拿一個我自己聽到的例子:孩子除了上學、睡覺和洗澡時間沒有使用手機之外,其餘時間都在使用手機,原因是爸媽平常日上班,等爸媽回到家自己也已經睡了,假日爸媽也都各自處理自己的事務,漸漸孩子跟爸媽疏遠,孩子的唯一興趣愛好就是玩電腦和手機遊戲。上述所說雖然只是這個家庭的例子,但在當今社會中又有多少家庭是符合上述的,這是不是也是要探討的議題呢?

  從一開始手機的發明就是輔助工具,而非替代現實生活的所有重要部分。想起幾年前看到一則留言寫著「現在社會可能只有網友會理會你」科技讓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打開手機的通訊軟體,就算是遠在國外的親友也可以聯絡,可現在好像只拉近我們跟手機螢幕的距離,科技越進步手機功能越多,原本的聯繫好像變成第二第三選項,更多的是把生活重心放在這裡。

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讓科技和人類的情感、思維與發展能夠和諧共存。

avatar-img
宇彗星的沙龍
79會員
146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唯有失去,才足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大人。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
唯有失去,才足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大人。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煩惱與痛苦?其實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我們的不必要反應。當我們學會不對他人的言語、情緒或記憶作出不必要的反應,便能減少內心的煩惱,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