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宗親會等組織在台灣地方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成為選舉兵家必爭之地,金門大學劉佩怡教授這篇〈宗族、宗親會與選舉動員〉,以大姓、宗親會與選舉最密切的桃園縣為例,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為理解地方政治的一個切入點。
本文回顧研究指出,台灣大姓(如陳林李王張許蔡等百大姓)約占人口九成五以上。這些姓氏的淵源十分多元,光陳林黃張王等前十大姓,起碼每個都有兩三種,此為「一姓多源」,亦即因種種原因共用同一姓氏,但並非同一血緣,顧台灣各姓氏宗親會便是同姓不同源的組織,後更擴大為全國和世界性宗親會。另外也有本不同姓氏,但共遵某一古人為祖先;或異姓結拜;或為避禍而分姓異地而立,日後再聯宗者,此為「多姓聯宗」,如「龍岡宗親」劉關張趙、張廖簡宗親等。可見宗親團體在社會人脈網絡之廣,亦易與選舉事務密切相連。
作者依此界定範圍:宗親>宗族>家族>家庭。此係依照需求,遵循血緣、親屬等差序原則向外擴張、變化。家族基礎建立在父系血緣「房」的概念和祖先財產,進一步依照居住距離遠近擴大為宗族,並進一步指出,宗族和宗親的差異在於宗族可以依照系譜追溯血緣,但宗親並非以系譜、而是以同姓作為連結基礎的團體,難以追溯系譜來源。
因此宗族成員有資格限制且無法隨意擴張,但宗親成員資格只限於同姓,並時常為達某些社會功能,而盡量延伸範圍。是故現今「同宗」的概念其實更近似於「同姓」。這種依靠關係、人情親密度構成的團體,與地方派系有其異曲同工之妙,是故在地方基層選舉中,時常出現以姓氏最為號召、動員、凝聚選票的政治行為。
而過往國民黨為了穩固政權,將政治和經濟寡占利益採取區域的劃分和分配,並予以地方大姓家族和更大範圍的地方派系,換取鞏固政權的支持與正當性。民主化以後,這些利益依然成為大姓和地方派系爭奪的目標,在此過程中,宗親會則會因人數多寡、向心力強弱和是否已握有一定政經資源,而有不同的影響力。例如大姓人口雖多,向心力未必強,參與宗親會者不一定多,反之小姓有些則凝聚力極強,但人數不足。故選舉中大姓有時反而被動,爭取能力低,小姓則可搭配其他條件爭取勝選。
桃園前十大姓為陳、黃、李、張、林、劉、徐、邱、吳、王,前十大宗親會(人數多寡)則為陳、張廖簡、葉、徐、劉、謝、簡、曾、許、羅。作者以兩個假設檢驗地方選舉的情況:「大姓參選人是否會因為姓氏動員,而增加當選可能」;「大型宗親會參選人是否會因宗親會動員而增加當選可能」。
作者先以前十大姓進行Person檢定分析:縣議員選舉時,大姓有可能因姓是動員而增加當選可能,但大型宗親會則不然。而在鄉鎮市長選舉,大姓同樣會因姓氏動員而增加當選可能,但宗親會也會因此增加當選可能。
隨後,作者再以前五大姓進行分析:縣議員選舉時,大姓和宗親會就不會因為隸屬前五大姓和宗親會而增加當選可能。然而在鄉鎮市長選舉時,前五大姓參選人確實會因姓氏動員而增加當選可能,不過前五大宗親會則不然。
依照上述分析,可以看見不論是縣議員選舉或鄉鎮市長選舉,顯然屬於大姓的參選人,都會因此對選舉有明顯的幫助。
作者最後指出,宗族觀念與宗親會這種延續傳統的制度與團體,其社會連帶性(亦即樁腳網絡與俗民網絡的長期經營關係與連結)對地方選舉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宗親關係將文化與政治連結,提供了政治認同與政治行動的管道。儘管本文僅係初步分析,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傳統的人民團體仍然在現今台灣政治舞台上發揮其重要的角色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