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戶的暮色中,
廣嶋玲子敘寫了一段深邃的生命寓言。
十二歲的少年彌助,
因打破妖怪姑獲鳥的住所,
被迫踏入妖怪世界。
這個看似單純的懲罰,
卻在不經意間開啟了一段關於守護、
救贖與成長的漫長旅程。
在太鼓長屋的木門之後,
一個充滿人情與奇幻的世界徐徐展開:
故事從托顧所的日常開啟第一部最動人的篇章。
🔸彌助從最初面對妖怪時的膽怯退縮,
到能夠理解每個來訪者背後的故事,
這個轉變來得細膩而真實。
在托顧所裡,
每個妖怪孩子都帶著獨特的性格與需求——
有活潑好動、渴望關注的孩子,
也有安靜內向、需要耐心陪伴的存在。
有些孩子因為過往的創傷而難以敞開心房,
需要更多時間與空間才能建立信任;
有些則因為與生俱來的特質而經常製造混亂,
這都考驗著彌助的耐心與智慧。
彌助在與這些性格各異的妖怪孩子相處時,
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方式。
對待倔強的孩子,
他學會在堅持原則的同時給予理解;
面對膽怯的孩子,
他懂得用溫柔的耐心慢慢建立信任;
遇到特別需要關注的孩子,
他則能在給予關愛的同時,
也教導他們尊重他人的界限。
這些看似單純的互動,
其實映照著現實中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相處之道。
🔸妖怪奉行所的存在,
為這個世界增添了另一層深度。
在月夜王公的統領下,
這個維持人妖秩序的機構展現出複雜的面貌。
表面上嚴格的規章制度下,
流動著對生命的深切關懷。
特別是當那些迷失的妖怪闖禍時,
月夜王公的處置總是嚴厲並帶著溫柔的智慧,
他彷彿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生命的脆弱與可貴。
🔸千彌的角色是整個故事的靈魂所在,
這位俊美的盲眼按摩師,
以他近乎偏執的溺愛守護著彌助。那
張溫和的面容下,藏著令人心痛的祕密,
被封印的魔眼背後是無盡的孤獨,
與姑獲鳥的契約暗示著某種宿命般的約束。
而他與月夜王公之間微妙的互動,
則透露出一段塵封已久的過往。
🔸每位訪客都帶來獨特的故事線,
華蛇族的初音在身分的桎梏中尋找愛情,
她與久藏的戀情打破了人妖之間的藩籬,
展現了愛如何超越形體的界限。
半妖少女美緒的掙扎更為深刻,
她對自己血統的否定與掙扎,
像是許多人面對自我認同時的困境。
而她的父親宗鐵,
這位在妖界頗負盛名的醫者,
以其溫柔而堅定的愛,
陪伴女兒走過最黑暗的時刻。
🔸托顧所不僅是一個收容妖怪的場所,
更像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鏡子。
那些看似奇異的妖怪特質,
實則反映了人們內心最真實的需要——
對理解的渴望、被接納的期待、
以及在群體中保持自我的掙扎。
每個來到托顧所的孩子,
都像是生命百態的縮影,
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影子。
🔸第一部的情節在經歷層層推進後,
以紅珠的出現達到巔峰。
她對月夜王公扭曲的執著,
將愛推向毀滅的邊緣。
當她的怨恨威脅到彌助的生命時,
千彌做出了改變命運的抉擇——
違背與姑獲鳥的契約。
這個決定帶來的代價沉重而華麗:
他的記憶開始消散,
最終必須以嬰孩之軀重生。
這段情節不僅展現了愛的極致,
也揭示了守護所需付出的代價。
🔸到了第二部,故事的格局更加開闊。
彌助從被守護者轉變為守護者,
重生的千吉則必須在新的身分中探索自我。
朔之宮的加入不僅擴展了妖怪世界的版圖,
更為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提供了新的視角。
黑影事件的展開,
則進一步深化了故事的主題,
將單純的奇幻冒險推向對人性更深層的思考。
🔸在這個人妖共處的世界裡,
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光彩。
彌助透過與不同性格的妖怪相處,
學會了理解與包容的真諦。
那些看似難以親近的孩子,
往往藏著最柔軟的心靈;
那些表面頑劣的孩子,
背後或許有著最令人心疼的故事。
正如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
都需要被理解、被接納,
需要一個可以安心展現真實自我的空間。
🔸讀完這十二本書,
穿越了江戶四季的風物,
走過了人妖共處的街巷。
每個角色都在自己的軌跡中尋找答案,
每段故事都在訴說著關於靈魂的本質。
看似獨立的事件,實則環環相扣,
共同揭示了妖怪與人類世界千絲萬縷的連結。
每當夜幕低垂,那些隱藏在人世間的妖怪們,
都在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悲歡離合,
那些關於失去與重生、守護與被守護的故事,
永遠流淌在生命的長河中。
《妖怪托顧所》
作者|廣嶋玲子
譯者|林宜和
繪者|Minoru
出版|步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