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將近,自週間起家人開始陸續打掃家中內外、整理庭院。街邊出現販賣春聯、年貨的店家,年味漸濃。清囤、送神後,忽然想起小年夜要回阿公家拜天公,這是從去年開始重新參與的傳統行事。
小時候寄住阿公家時,回憶裡的年中大小祭祀,全都由阿嬤張羅準備,身為長媳的她深諳大小節日和祖先忌日的時間,以及每場祭祀所需要準備的供品、金紙。每當遇到培墓這類大節日,更是異常忙碌,阿公家族的培墓祭祖約在元宵節後擇日舉行,男性成員會先前往阿太、公太的墳地除草整修,女性成員則開始準備祭品。
依稀還有微寒晨光裡,阿嬤跟嬸婆在廚房準備紅龜粿,並將菜碗放進竹籃裡的畫面。阿嬤說阿太好食紅龜粿,去五欉青仔墳地祭祂時,紅龜粿必不可少。後來祂的墳地撿金移入家族公墓後,培墓轉以各房輪值的方式舉行,加上後來在外地求學、工作的歲月裡,我未曾再參與過阿公家族的培墓祭儀。
●
去年,因著某些緣故返回老家工作、生活,甲辰春節年前Line了舅。
:舅,小年夜現在還有拜天公嗎?(我心底有點不確定)
:有。(舅答)
:你要回來嗎?(舅邀請)
:好!(回憶湧現)
拜天公祭儀,在小年夜的午夜交子時後舉行,年幼時的深夜祭祀,對我們來說充滿吸引力。破例不用早睡,得以待到深夜,眼見濃霧自田野湧來,在伸手不見五指白茫茫的霧裡,左鄰右舍的長輩們忙進忙出對著門外陳列祭品,點上亮晃晃的燭台,燭台下壓著飄動的高錢,高錢上箍紅色紙圈。
阿公說高錢是拜天公獨有的禮節,一整年的儀式裡,只有小年夜和初九天公生兩個敬拜天公的祭儀裡,才看得到。剛買回來的高錢,其實是一個接近矩形、已裁出線條的黃色紙張,看阿公巧手沿著裁剪的線條來回撕開,接著將紙片抖開四散成一束黃色紙瀑,煞是好看。最後,將紅紙圈在高錢外頭,壓在燭台底下便完成了。
去年,參與了久違的小年夜拜天公。等待子時的祭祀時刻,舅拿出蘇格登與小舅舅們共飲,阿公則是專心看著他的越南YTer的vlog。時辰將近,表弟和我開始撕高錢。黃色的輕薄紙張以手勁按紋理撕開,心底充滿敬意。
年幼時因阿嬤中風手不方便,阿公便要我練習撕高錢,想當然久未參加祭祀的我也早已生疏,忘了撕紙時的順序。當舅妹擺好祭品、點亮燭台、壓上高錢、斟好米酒,山霧沒有來,回憶卻如潮水襲來,眼看燭火在細雨中搖曳,我在心底深深懷念著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