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美股市場因為Deepseek的影響,主要跟A.I有關係的公司幾乎都是成天大跌為敬,尤其是散熱以及核能族群,都上演20%以上的跌幅。
不過這樣敘事我相當不解,如果Deepseek是發展出一套極度有效率的模式,那麼對於當前的市場來看是更有利的才對。以電晶體來說,微縮製程的演進讓晶片單位面積的電晶體數量不斷上升,但是晶片有不斷縮小嗎?並沒有,縮小的空間讓工程師能塞進更多功能的電晶體,也就是只要總體市場沒有出現天花板,更有效率的技術只會加快整體產業的發展流程。
的確當前的大型模型所費不貲,因此Deepseek的技術是有其價值存在,並且因為開源的關係,無論是OpenAI,Google,Meta的科學家都可以藉著這項技術,來加快下一代模型的開發。
假設過去要用100單位的算力去開發1個新模型,透過Deepseek可能只需要10單位的算力就可以達成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擁有100單位算力的科技巨頭,不就擁有實力去開發10倍強大的新模型嗎?因此在這樣的發展之下,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恐慌賣壓會從開盤持續到收盤,也許只是為了接下來的財報日先進行回調,假使如此會是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劇本,接下來的財報日只會有上漲或是橫盤的處理。
這一次的暴跌,讓我又多瞭解自己的問題,就是很難說服自己面對登入帳戶會看到的虧損。
即使因為領到年終,所以有一筆錢可以趁勢加碼,不過面對持有的$VRT,$VST,$OKLO,$NVDA,$SOFI都出現大幅下跌,光是在腦中換算就大概知道虧損的數字,這令我實在是無法點開app抄底,也因此瞭解總是喜歡追逐動能的交易方式,加上大多數時間都是滿倉的狀態,當大幅下跌的情況出現時,即使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抄底,也沒有辦法克服心底的恐懼。
有鑑於此,測底決定需要在資產回到新高時,出掉一半的倉位投入指數當中,如此才有機會完成今年的目標—轉行開始交易指數,避免再次發生今日這種持股同時暴跌,卻無法割肉停損的窘迫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