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日本岡山Okayama,在各種景點、資料搜尋、地點介紹之下,對於桃太郎的故事有多了一些些的了解。而我這個連剪刀石頭布的由來都會想要去查一查的性格,當然是要寫下來紀錄了!
很久很久以前,山裡有一個老爺爺和老奶奶,老奶奶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發現河面上飄來一個巨大的桃子。老奶奶把桃子抱回家,切開一看,裡面居然有個小男娃,所以取名“桃太郎”,並扶養長大。後來桃太郎離開家去討罰惡事做盡的壞鬼。路上,桃太郎把老奶奶做的吉備糰子分給了小狗、小猴、小雉雞,他們也加入到打鬼隊伍中,最後大家一起闖入鬼島,打敗了鬼,並帶著珍寶順利返鄉!
繪本上有許多知名繪本作家的作品,比如長谷川義史、西村敏雄,即使沒有看到中文版本,光是看畫面都會覺得有趣。
在尋找繪本的參考資料時,又看到一個很有趣的「音でよむ昔ばなし1 ももたろう」,是用狀聲詞來講述桃太郎故事的繪本,真的是非常有特色!只可惜我還不會日文XD))
Youtube上也有影片可以看,
還有風靡一時而且再難匹敵的電影版「新桃太郎」,相信很多人六七八年級生講起桃太郎,還是會想起這部電影啊!應該吧?XD)))
這次日本岡山Okayama的關係,看了「桃太郎傳說」的原型與上面兩個耳熟能詳的版本有著完全不同的樣子。真的是很母嘎西姆嘎西XD))
這是在日本統一以前的故事。
從前大和國內有位叫做五十狹芹彥命的黃太子,他是個相當聰慧、射箭技術高超的少年,有次他的妹妹遭山賊擄走,山賊戲笑要五十狹芹彥命選擇是要射不遠處桃樹上最左的桃子還是最右的桃子。射中右邊就讓妹妹走、射中左邊就讓他走。五十狹芹彥命雖然害怕,但隨即想起吉備國進貢桃子時說起其具有去除邪氣的力量,於是鼓起勇氣一箭射下兩顆桃子,才得以逃脫。之後他便將當時射下的桃核,一個種在宅邸門前,悉心照料;另一個當作護身符隨身攜帶,也對吉備國產生了特殊的情感。因此大和國的人們開始稱呼他為「桃太郎」。
十年之後,大和國聽說吉備國最近有一個名為「溫羅」的鬼怪胡作非為,不僅襲擊村民,更抓走鎮上女孩煮來吃,而他的棲身之地被稱作鬼怪之城--「鬼之城」。五十狹芹彥命自願前往制服鬼怪,幾位優秀的家跟隨出征。隨後桃太郎為家臣們取了稱號,將驍勇善戰的犬飼健稱為「犬」、盡忠職守的留玉臣稱為「雉」、善於帶路的樂樂森彥稱為「猿」,並在吉備山中紮營、築牆。
很快桃太郎與溫羅展開決一勝負,溫羅戰敗化身為一隻火紅的雉雞逃走,桃太郎見狀也化身成為老鷹追上去;然後溫羅又變成鯉魚,桃太郎則變成鸕鶿。用盡力氣、奄奄一息的溫羅恢復成原本的樣貌,被桃太郎割下頭顱吊在首部鄉的樹上。但每每到夜裡,吊在樹上的溫羅頭顱就發出痛苦的呻吟聲,且持續了多年,桃太郎因此再將溫羅的頭顱埋在中山山麓的茅葺宮土灶下,只是那個聲音依舊沒有消失。一天夜裡,溫羅出現在桃太郎的夢中訴說自己的身世。原來溫羅並非鬼怪,他原是朝鮮半島百濟國的王子,只是在某場戰役中戰敗後逃到吉備國,當地漁民認為他是鬼怪而暴力相向,他才逃到新山的山頂上定居。溫羅請桃太郎到新山山麓的阿曾鄉去詢問,就會了解一切。桃太郎依照夢中的印象來到阿曾鄉,馬上就聽到鄉民對溫羅的感激與想念。知道事情原委的桃太郎後悔不已,耳中傳來溫羅的聲音,兩人盡釋前嫌。
溫羅請求桃太郎讓曾經的妻子「阿曾媛」來擔任埋著他屍骨的茅葺宮土灶的生火職務,讓他可以守護妻子的同時,也可以透過鍋爐的聲響告訴世人幸福與災難的來襲。桃太郎聽完則承諾他將竭盡所能繼承溫羅守護吉備的遺志,並改名為「吉備津彥」。
BTW,岡山在古時候,名字就叫做吉備。
是不是截然不同的故事~我覺得認為非常有趣。而且日本對於觀光與歷史推廣真的很有心,關於桃太郎故事的傳說還特地製作專屬的網站以及電子繪本,最後再放上岡山市裡與桃太郎相關的歷史與傳說交織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