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皓角-25.02.04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針對墨西哥加徵關稅一個月後,美國股市昨日週一收盤擺脫盤中低點,台北股市今日有顯著反彈力道。
*過去提過,關稅本身並非目的,而是達成談判效果的手段。
*這次課徵關稅後又延後一個月,主要針對芬太尼邊境監管或更好的貿易協定。
*整體關稅預估延後一個月,加拿大杜魯多提到,目前有1萬名前線人員前往邊境執行保護工作,也將任命芬太尼專員,或將販毒集團列為恐怖組織等,以符合川普的要求。
**昨日歐元區PMI、台灣PMI、美國ISM製造業PMI表現亮麗。美國1月ISM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突破50,為2022年9月以來最高,顯示過去疲弱的美國製造業迎來復甦。
*美國股市與景氣進入全面反彈,但市場資金仍流向美國本土,美元指數保持強勢,導致台幣昨日一度貶至33元,內資能否撐住成為關鍵。
*台幣重貶,即便外資看好台股,也被迫進行持倉調節,因台幣貶值導致台股資產相對不值錢。
*今日從內外資角度及川普關稅政策延後,分析全球景氣復甦位階。
**川普關稅政策釋放的預期造成股市波動,避險情緒升溫,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每盎司收於2858美元。
*川普與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交談後,將墨西哥徵收關稅的期限推遲一個月,因墨西哥已正式同意派遣士兵前往邊境,阻止芬太尼與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市場。
*這不代表一個月後關稅不會實施,而是目前內部討論仍有不同版本,且各方認為關稅不會引起進一步通膨,而是談判的手段。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到,他對關稅對通膨的影響持保守看法,主要因美國消費市場的關鍵主導地位。
*美元指數在關稅宣布後反而強勢,貝森特認為,即便對所有國家徵收10%關稅,美元仍可能升值4%。
*因此,即便關稅帶來通膨壓力,美元升值可沖銷影響,維持美國購買力。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近期不再強烈要求聯準會降息,這與他對美元強勢的態度有所轉變。
*過去川普曾強烈要求降息,甚至表示上台後會換掉鮑威爾,但近期未再提及,顯示他了解美元強勢有助於壓抑通膨。
*白宮經濟顧問米蘭則主張,若其他國家對美國關稅報復,美國將取消該國的共同防禦條約保護,促使歐洲與南美讓步。
**關稅負擔理論上由美國進口商支付,但美國可能透過政治手段,逼迫東亞企業吸收部分成本,降低對通膨的影響。
*台積電、輝達等企業可能面臨成本轉嫁壓力,美國可能要求東亞企業承擔部分關稅成本,以降低美國消費者負擔。
*目前加拿大、墨西哥已與川普展開貿易協定談判,這次焦點主要是芬太尼問題。
**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AO)報告顯示,中國生產的芬太尼如何流入美國市場。部分高純度芬太尼透過網路銷售直送美國,但部分經過墨西哥、加拿大加工後混入其他毒品,再運送進美國。川普此次關稅政策,顯然意圖徹底解決此問題。
**美國1月ISM製造業PMI回升至50.9,為2022年9月以來最高,顯示美國製造業正式進入擴張階段。
*歷史數據顯示,ISM低於50時,美股長期易處於修正區間。過去美國ISM低於50時,曾發生2020年疫情、2018-2019貿易戰、2015-2016股債雙跌、2012-2013歐債危機、2008金融海嘯。
*此次ISM回升至50以上,暗示美國經濟全面復甦,過去由服務業領漲的趨勢已擴展至製造業,預示美國今年經濟將進一步成長。
**中小型企業復甦訊號也明顯,ARKK創新動能ETF在1月明顯回升,新訂單指數55.1,創2022年5月以來最高,就業指數50.3,顯示企業招聘需求增加,與川普移民政策帶來的勞動力缺口有關。
*物價指數54.9,為2023年5月以來最高,庫存指數則略降至45.9,顯示企業庫存調整仍在進行。
**股市方面,美股四大指數昨日收跌,道瓊跌122點(-0.28%),收44,421點,標普500跌45點(-0.76%),收5,994點,納指跌235點(-1.2%),收19,391點,費半跌91點(-1.82%),收4,924點。費半最弱,跌破年線後仍有支撐,美股成交量未見減少,顯示市場資金仍在承接,短期仍受川普政策影響,但長期景氣復甦趨勢明確,領先指標仍向好。
**川普上任後迅速推動多項政策,涉及貿易、移民、環境、能源、社會議題。
*此次關稅政策執行速度快,因援引國家緊急狀態(IEPA),可直接發布行政命令,不需國會批准。
*這與2018年關稅不同,當時援引1962年貿易擴張法,需國會同意,這次則完全由行政命令執行。
**投資市場往往強調「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但現實條件常變化。關稅可能影響通膨,但美元升值可沖銷影響,內政環境與貨幣政策都可能改變市場反應。
*因此,投資人應關注政策影響,避免過度短線操作,才能適應市場變化。
*經濟學常提「看不見的手」與「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但市場環境多變,價格、政策、科技巨頭影響市場方向。
*市場變化快速,若每變一個條件就改變投資策略,不適合中長期投資。
浩哥經濟觀點偏右派,但搭捷運偏左派(站左邊擋人)。
**接下來回顧美國市場概況,至少在景氣面沒有疑慮。
*台灣市場方面,台北股市昨日開盤即大跌800點,創下第四大跌點紀錄,但仍站穩半年線,技術線型表現不差。
*以台積電股價觀察,此波下探1070元,以往跌破1000元就吸引買盤,現在只要逼近1000元就有買盤承接。
*從台積電量價圖來看,900到1000元,以及1040到1080元區間,近三四個月形成強大成交池,顯示買盤意願強烈。
**對台灣市場而言,昨日跌勢雖重,但從點位來看,跌幅並未如想像中巨大,關鍵在於台幣。
*台股仍在22000多點,但昨日資金撤出達14億美元,台幣匯率貶至33元,最終收在32.98元,央行明顯進場穩匯。台幣在大幅貶值下仍維持相對高位,顯示買盤支撐強勁。
*以墨西哥披索為例,從16元貶至21元,幅度遠超亞洲貨幣,因此需觀察台北股市景氣是否能持續向上,若景氣向上,ETF買盤將進一步增強,內資與ETF接手外資賣壓,台股才有機會穩住高位。
**近期內資接盤意願增強,昨日八大公股行庫總買超達155億元,為近四五個月最大單日買超,顯示國家隊進場互盤。
*同時,勞動基金3520億元資金已備妥布局,昨日自營商買超顯著,顯示關股護盤力度明顯。
*今年外資持續賣超,短短兩個月已達1250億元,自2020年起,外資幾乎年年賣超。
*然而,投信買超今年僅88億元,台股並未大幅下跌,顯示內資持續承接,散戶與自營商也積極進場。
*今年貴買市場則呈現外資買超63億元,投信與自營商小幅賣超,可能因去年跌幅過大,外資進行回補。
**市場關注關稅戰對台廠在墨西哥的影響,目前關稅政策延後,川普將關稅作為談判條件,若墨西哥被課稅,將影響所有電子設備供應鏈。
*關鍵仍在於台幣貶值後,台股能否承接賣壓。最新標普台灣製造業PMI為51.1,較前月52.7略降,因春節因素短期影響不大,但產量與新訂單增幅縮小,需關注台灣製造業復甦是否進入收斂階段,或仍有推升空間。
*回顧歷史,台灣製造業PMI與加權指數呈現景氣週期關係,近年PMI低於50的時期,對應台股低點後向上反彈。當前PMI已擴張一段時間,依經驗通常可持續一年至兩年,股價提前反應,可能在第二年開始修正。
**台灣外銷訂單年增幅與台股趨勢同步,顯示3至4年一波庫存循環。
*12月因春節備貨,增幅較快,但整體景氣表現穩健。
*內需方面,消費型態變化顯著,包養網站數據顯示台灣Sugar Daddy人數亞洲第二,顯示新富階級崛起,帶動消費市場。
*百貨業營收創新高,14家百貨公司中有10家營收突破歷史紀錄,台灣人消費力強勁。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2024年營收258.3億元,台北101達237億元,即便觀光客減少,仍創新高,台中大遠百、SOGO復興館、新光三越台南西門等業績均亮眼。
**旅遊市場火熱,春節出國旅客達1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主要前往日本。
*流感與傳染病風險升高,東京梅毒感染人數飆升,出國應注意健康。台灣赴越南旅遊人數較2023年增長五成,越式洗髮店數量激增,台灣市場需求旺盛。
*越式洗髮結合按摩、美容,價格合理,成為新趨勢。
**房市方面,六都元月買賣移轉棟數大幅縮減,月減與年減幅度達三至四成,因春節因素可理解,但房價維持高檔,交易量持續縮減,恐難再推升價格。
*近期新建案紛紛推出低首付方案,如7%至8%首付,定簽25萬至50萬元,顯示市場去化壓力加大,需密切關注三二九檔期銷售情況。
**整體來看,台灣經濟穩健,PMI與外銷訂單數據支持景氣復甦,內需市場消費力強勁,ETF買盤短期內難以消失。房市交易量縮減,價格漲勢恐趨緩,景氣前景仍需持續觀察。
**我們可以合理預估,今年1月至12月,每個月的投信買賣超 將多為正值。
*台灣人沒有錢的時候幾乎看不到,因為外匯出口持續流入。
*從其他數據也能佐證,例如近期台灣內生經濟數據的觀察。
以包養網站seeking.com為例,該網站統計各國包養人數變化,最具代表性的指標為Sugar Daddy,用以衡量內部乾爹數量。
*印度以33.8萬人居首,印尼第二約6萬多人,其後為馬來西亞、日本和香港,台灣排名第六,達2.73萬人。
如果從比例來看,台灣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香港。
*台灣Sugar Daddy數量龐大,顯示經濟已正式起飛。
*這類New Rich帶動大量新商機,
如果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那就躺在巨人的身邊。
不能含著金湯匙出生,那就含住含金湯匙的人,這也是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