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拼音,是我們學習外語的發音和拼音規則的其中參考表記的依循。
韓語的羅馬拼音表記並沒有一定的規則。舉例,大家經常在英語口語及媒體上耳熟能詳的韓國首都首爾的發音是「Seoul」,其他重要城市如釜山是「Busan」、大邱是「Daegu」等,但是實際上去聽韓語的真實發音卻不是如此。
韓國文化觀光部在2000年7月公佈「羅馬拼音表記」的相關規定,僅限專有名詞/固有名詞使用,利用最接近韓語的母音和子音發音的英語拼音而成。
地名和車站名稱需遵照韓國文化觀光部的規定,人名與公司企業名稱等卻不受到規定的限制,仍然可以沿用之前的拼音表記,所以並沒有一定規則,會容易讓學習韓語/韓文的人們感到困惑。相對地,日語的羅馬拼音,則有一定的依循規則。
韓語,也是地方方言的寶庫。
京畿道、忠清南道及忠清北道、全羅南道及全羅北道等地方的說話語調平板,留有韓國三國時代百濟的影響餘韻。
江原道、慶尚南道及慶尚北道等地方的說話語調抑揚頓挫,留有韓國三國時代新羅的影響餘韻。
北韓/北朝鮮地方的說話腔調多鼻音,留有韓國三國時代高句麗的影響餘韻。
京畿道的韓語發音與教科書上所教學的韓語並無二致,首都首爾的發音基本上遵循教科書規範,但是在某些句子語尾會發生微妙變化。就像日語中以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是標準發音的情況頗為相似。
大田等忠清南道及忠清北道地方語調異常緩慢,也要留意語尾部分。
光州等全羅南道及全羅北道地方發音含混不清,字與字之間聽起來像是黏在一塊,也要留意語尾部分。
釜山等地方的說話口音很重,頗像日本博多地方的方言,博多當地人想要學會一口道地的韓語釜山腔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