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拼音就是子音+母音,大家都知道的。
韓語兩個音拼在一起發音,即四十音的發音規則,再學下去就會遇到三個音、甚至四個音的拼音而成的字母。
遇到三個音的拼音字母,這就是「韻尾」的發音規則。
韻尾,是子音在母音後面發音的情況,即在音節末尾發音的子音叫做韻尾。
韻尾,又分為2種:
除了ㄸ、ㅃ、ㅆ這3個(複合)子音之外,其他子音都可當作韻尾,但在實際發音中只有7個代表音(化繁為簡)。
7個韻尾代表音歸納如下:
代表音 韻尾
ㄱ ㄱ ㅋ ㄲ ㄳ ㄺ
ㄴ ㄴ ㄵ ㄶ
ㄷ ㄷ ㅅ ㅈ ㅊ ㅌ ㅎ ㅆ
ㄹ ㄹ ㄺ ㄼ ㄽ ㄾ ㅀ
ㅁ ㅁ ㄻ
ㅂ ㅂ ㅍ ㄼ ㅄ ㄿ
ㅇ ㅇ
舉例說明,當韓語字母韻尾是ㄱ、ㅋ、ㄲ、ㄳ、ㄺ的時候,不作他想,都發ㄱ的音。
其他依此類推。
再來看看韓語韻尾更加細節的發音規則:
韓語的發音和拼音,學習「四十音」及「韻尾」發音規則,大抵就已足夠應付大部分的韓語字母的發音與拼音了。如果更進一步學習「連音」發音規則的話,就幾乎掌握韓語的發音和拼音了。剩下一小部分的特殊發音規則,碰到時(機率不會很高)再學習就可以了,不用特意去學習。
特殊發音規則整理如下:
連音現象!?
對,韓語也有連音現象。
而且是韓語發音規則中特殊、有些棘手的現象。
在韓文字彙中,如果前面的字有子音作為韻尾,而後面的字是以 "ㅇ" 作為開頭的字時,因為在母音前面的 "ㅇ" 不發音,所以前面韻尾的子音會移到後面子音 "ㅇ" 的位置、與後面的母音連在一起發音。
例如한국어發音為 [한구거]
腭化現象:
腭音為舌尖頂在上顎發出的音,韓語的腭音有ㅈ、ㅊ、ㅉ等。
1. 韻尾ㄷ、ㅌ在이、여的前面時,發音分別變成 [ㅈ]、[ㅊ]。如맏이發音為 [마지]같이發音為[가치]끝이發音為[끄치]
2. 韻尾ㄷ在히、혀的前面時,與ㅎ合併發[ㅊ]音。
'ㄴ' 的添加:
1. 韻尾ㅁ、ㄴ、ㅇ後面的字母是接이、야、여、요、유、얘、예時,在中間追加一個ㄴ。 如발음연습發音為 [바름년습] 신혼여행發音為 [신혼녀행]
2. 韻尾ㅂ、ㅍ後面的字母是接이、야、여、요、유、얘、예 時,在中間追加一個ㄴ,然後韻尾ㅂ、ㅍ→ㅁ。 如졸업여행發音為 [조럽녀행]→[조럼녀행] 앞일發音為 [압닐]→[암닐]
3. 韻尾ㅅ、ㅈ、ㅊ、ㅌ面的字母是接이、야、여、요、유、얘、예 時,在中間追加一個ㄴ,然後韻尾ㅅ、ㅈ、ㅊ、ㅌ →[ㄴ]。 如나뭇잎發音為 [나묻닙]→[나문닙]
'ㅎ' 的脫落:
1. 韻尾ㅎ、ㄶ、ㅀ+ㄱ、ㄷ、ㅈ,ㅎ脫落+[ㅋ]、[ㅌ]、[ㅊ] 如놓고發音為 [노코] 많고發音為 [만코]
2. 韻尾ㅎ、ㄶ、ㅀ+ㅅ,ㅎ脫落+[ㅆ] 如닿소發音為 [다쏘] 많소發音為 [만쏘]
3. 韻尾ㅎ、ㄶ、ㅀ+모음,ㅎ脫落 如낳은發音為 [나은] 놓아發音為 [노아]
4. 韻尾ㅎ+ㄴ,[ㄴ]+[ㄴ] 如놓는發音為 [논는] 쌓네發音為 [싼네]
'ㄹ' 的同化:
1. 順方向同化 ㄹ+ㄴ→ㄹ+[ㄹ] 如설날發音為 [설랄] 일년發音為 [일련] ㄾ, ㅀ+ㄴ→[ㄹ] 如핥는發音為 [할른] 잃는發音為 [일른]
2. 逆方向同化 ㄴ+ㄹ→[ㄹ]+ㄹ 如신랑發音為 [실랑]연락 發音為 [열락]
韓語發音還有這樣一個特點,即作為單字首音的ㄹ除了在少數的外來語仍發ㄹ音之外(如라인 line),大多數情況下不發音,而這個也是韓國語和朝鮮語的區別之一。
양심→량심(X) 良心 역사→력사(X) 歷史 내일→래일(X) 明天
以上。
2025. 1. 15
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