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墨應系讀者:來談談什麼是「正確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我能住樓上就太好了

如果我能住樓上就太好了

正確的Vibe


穿過人聲鼎沸、各式名店與小吃店交織的街道,與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過後,二樓書店的入口處,在飄著油香味的燒臘店左邊。二手書店的氣味,仍是那股那股淡淡的陳年霉味,夾帶著書皮上難以擦去的塵埃。店內陳列的書籍大多涵蓋國學、武術、歷史、理論基礎以及兵法商道,「啊,好男的書店啊!」;轉身到隔壁巷子,踏入一家標榜女本位主義、入門前嚴格要求清潔雙手的女性書店時,我的靈魂瞬間被店內以文學、創作、心靈哲學及兩性思辨為主題的陳列所融化。書店中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女店主佈置來探索自我定位的巧思,「啊!女書店!」。

這兩家風格迥異的書店,各自塑造出獨特的環境 Vibe;特定的環境吸引出不同的客群,而這些客群又與書店形成了一種特定的關係。書店能否持續運營,關鍵在於能否抓住「正確」的客群。書店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就像一個順暢運作的關係模式。正如這些書店各自以獨特氣息吸引特定讀者,我們的生活中也總存在著那些看似微妙卻決定了互動品質的 Vibe。人類圖知識體系中常用「正確」來形容運作、飲食或策略,而當我們談及「正確的關係」時,又意味著什麼呢?這個月的墨應系交流會,我們就來探討這些


正確的關係


在理解「正確的關係」之前,我們先來搞懂到底什麼是「正確」。在不同情境下,「正確」的涵義可能大相逕庭。對於上述兩家書店與其讀者之間的互動來說,「正確」意味著雙方都能從這段連結中獲得價值、共振與成長

試想,一位讀者走進那家女書店,手捧一本新出版的文學作品,在主題書架前,她能感受到每本書所蘊含的情感,以及那些書籍如何映照她內心深處的渴望。於是,她不僅僅是個消費者,而成為了一位探索者,與書店之間建立起一種深厚而真摯的聯結。這種關係建立在理解與共鳴之上,使她感受到自己並非孤單一人,而是置身於一個充滿支持與啟發的社群中。

反觀那家二手書店,它吸引的是那些喜愛歷史、武術和國學理論的人群。他們在書店裡不只是尋找一本書,而是在尋找一段過去、一種失落的智慧。一位老練的讀者或許會與店主交流,分享他對某本古籍的見解。在這樣的互動中,古代的「道統」被傳承了下來,而人際間也因為對於國學的彙整而變得更加緊密。當這段關係能讓彼此互為條件、互為補充、互相作用、互相成就時,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正確」

那麼,「正確的關係」還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層面。例如在職場上,我們要有意識地建立「運作良好」的同事關係。這種關係不只是表皮友好,而是透過「理解彼此」來形成的一種默契。當團隊成員都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得到支持時,他們就能「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地共同面對工作上的挑戰;同樣,在家庭生活中,「正確的關係」也意味著每個人都能理解彼此的設計,創造一個讓彼此都能成長(是的,是全家都要能成長),扣掉公設還有26坪的小天地。

到底是來看書還是看對方

到底是來看書還是看對方

類型之間的正確對待


生產者(Generator)

若你是生產者,你就擁有固定甚至可以說是源源不絕的創造與工作能量,你的薦骨回應機制,讓你不只是需要對問題回答「嗯哼、啊哈」,更重要的是對於事情是否能「生產」出興趣。如果對談話內容無法觸動內心的「嗯哼」,或對關係缺乏熱情,那麼說服生產者付出任何心力便十分困難。時機對了,再用正確的問題問生產者就好「你願意來加班嗎?」「明天你願意嫁給我嗎?」。時機未到,問什麼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有人形容問薦骨問題很像在玩拉Bar機)


顯示者(Manifestor)

若你是顯示者,除了你的人生主要是來學習顯化的之外(創業或是當主管),你具有發起和影響他人的能力。你的行動通常迅速且獨立(而且常常懶得講)。這種獨立性也意味著你需要在關係中有清晰的溝通和界線,並且必須主動向伴侶(或同事)告知自己的意圖。讓身邊的人學會捕捉你情緒的變化,懂得觀察你的憤怒(或是能覺察到你快要憤怒了),並適時溝通,就是對待顯示者的正確方式。


投射者(Projector)

若你是投射者 ,你的角色常常是洞察與引導,讓他人來尋求你的智慧與指導。但這也意味著你在關係中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存在(Being),而是要被邀請和認可。投射者擁有明晰的洞察力,能夠輕易地看透他人的動機和需求。所以,自己的才能有沒有被辨識出來(自己的才華是否被認可),將決定你的關係健不健康,以及工作品質好不好。投射者努力經營自己的專業,然後想方設法被看見,比什麼都重要


反映者(Reflector)

若你是反映者,你「沒有任何定義的能量中心」的這項強大的特質,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周遭環境的特性。也就是說,周遭的環境怎麼Vibe,你就怎麼Vibe。反映者尤其需要處於一個適合自己運作的環境中,才能在伴侶關係中保持內心的清晰與穩定。這段關係(或工作)最好有充分的機會能給你回饋,能充分反思與互動,讓你更加了解自己是誰,從而在關係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反映者通常是關係或工作上的定位大師。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評估而已。


他的正確,不一定是你的正確


在理解什麼是「正確」之餘,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每一段關係都是獨特而多元的。我們無法用單一標準去衡量每段連結是否正確,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和設計皆不相同。因此,我們不但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選擇,讓這段關係滋養兩個人的成長,更要努力用這段關係讓對方成為他自己。

「正確的關係」並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條持續探察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每一段關係都是珍貴的「更認識自己」的體驗。我們學會如何知曉自己的Vibe,以適應不同的人際環境,同時也從每段關係中汲取屬於自己的經驗,讓自己成形,以面對未知的實相。

因此,請運用你的覺察力,多花些時間思考周遭的人際連結:哪些關係讓你感受到成長?又有哪些關係讓你感到窒礙難行?透過這樣不斷地反思與調整,我們終將找到那真正適合我們的「正確的關係」。月底,我們可以多聊一點。我們2/27- 20:30線上見

同樣,墨應系付費訂閱者免費參加報名按此


avatar-img
18.0K會員
162內容數
「墨應系」(墨客創製的人類圖知識應用體系)已經開設多個人類圖應用課程,如讀圖心法、職涯應用零階、人生使命探索工作坊等。「墨應系」沙龍則提供了有關人類圖知識與生活應用的文章,分為「大宗煩惱文章」、「專業知識文章」和「情感關係指南文章」三大類。訂閱者每月可以收到兩篇付費和兩篇免費文章,還可以參加線上QA交流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墨客人類圖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迴路聊天法:什麼人就過什麼生活 與朋友聊天時,即使不看任何一張人類圖、不提及任何人類圖的專門術語,只要運用「迴路系統」的概念來辨識彼此談話中的情境,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當朋友提到婚姻生活中的困難,我只要簡單說說「個體人」、「部落人」(通常稱為「家族人」更容易被理解),以及「集體人」(說成「社會..
什麼是人類圖的 Rave New Year? 我們的生命深受宇宙行星運行的影響,尤其是太陽的位置,它為我們帶來了主要的能量印記。當太陽進入41 號閘門時,意味著「新的人生體驗」正式展開新的循環。41 號閘門的能量來自根部中心(Root Center),這種能量是一種推動的壓力,促使我們去追...
一號閘門體現了深刻的,關於自我表達的需求。這個閘門通常渴望獲得注意力,並且具有極為強大的創造力。但這股創造力是源於自己那獨特的方向性(我的作品能帶我去哪兒?)。個體人的表達,唯有透過與他人交流互動才能實現。創作模範們,請不要閉門造車,也不要只是將自己的作品...
何謂奈米網紅? 當我的朋友大踏步地走進一家餐廳,面對接待的店員說:「我有訂位,是來互惠的!」隨著這句話,店員(其實看起來像是店長)瞬間露出了燦笑,彷彿迎接的是一位重量級貴賓。他引導我們入座後,詳細介紹菜單中的每一道佳餚背後的巧思,還分享了餐廳成立的理念。整個過程中,我注意到店員稱呼我的朋友為K
類型:是提醒,不是標籤 對初學者來說,人類圖中的「類型」概念常常被誤解為一種特定的標籤。貼來貼去「你是生產者」呀「我是投射者」的這些標籤,有時會被過度簡化,成為一種對於自身認知的限制。其實「類型」這個分類的價值在於:它是對我們生活狀態的提醒,而非限制我們行為的框框。
無論你是不是投射者... 人類圖的初學者,常常會出現下面這種窘境: 「你看~他這個投射者就是沒有等待邀請,職涯才會阻力重重」「他就是不乖乖等邀請,感情路上才會這麼跌撞!」。這樣的發言帶有強烈的標籤性,彷彿只要符合某些「潛規則」,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然而,這只是初學者正處於「類信仰」階段,依賴
迴路聊天法:什麼人就過什麼生活 與朋友聊天時,即使不看任何一張人類圖、不提及任何人類圖的專門術語,只要運用「迴路系統」的概念來辨識彼此談話中的情境,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當朋友提到婚姻生活中的困難,我只要簡單說說「個體人」、「部落人」(通常稱為「家族人」更容易被理解),以及「集體人」(說成「社會..
什麼是人類圖的 Rave New Year? 我們的生命深受宇宙行星運行的影響,尤其是太陽的位置,它為我們帶來了主要的能量印記。當太陽進入41 號閘門時,意味著「新的人生體驗」正式展開新的循環。41 號閘門的能量來自根部中心(Root Center),這種能量是一種推動的壓力,促使我們去追...
一號閘門體現了深刻的,關於自我表達的需求。這個閘門通常渴望獲得注意力,並且具有極為強大的創造力。但這股創造力是源於自己那獨特的方向性(我的作品能帶我去哪兒?)。個體人的表達,唯有透過與他人交流互動才能實現。創作模範們,請不要閉門造車,也不要只是將自己的作品...
何謂奈米網紅? 當我的朋友大踏步地走進一家餐廳,面對接待的店員說:「我有訂位,是來互惠的!」隨著這句話,店員(其實看起來像是店長)瞬間露出了燦笑,彷彿迎接的是一位重量級貴賓。他引導我們入座後,詳細介紹菜單中的每一道佳餚背後的巧思,還分享了餐廳成立的理念。整個過程中,我注意到店員稱呼我的朋友為K
類型:是提醒,不是標籤 對初學者來說,人類圖中的「類型」概念常常被誤解為一種特定的標籤。貼來貼去「你是生產者」呀「我是投射者」的這些標籤,有時會被過度簡化,成為一種對於自身認知的限制。其實「類型」這個分類的價值在於:它是對我們生活狀態的提醒,而非限制我們行為的框框。
無論你是不是投射者... 人類圖的初學者,常常會出現下面這種窘境: 「你看~他這個投射者就是沒有等待邀請,職涯才會阻力重重」「他就是不乖乖等邀請,感情路上才會這麼跌撞!」。這樣的發言帶有強烈的標籤性,彷彿只要符合某些「潛規則」,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然而,這只是初學者正處於「類信仰」階段,依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站在 「Passage」猶豫一會兒,瞧見一爿店面裡恍若有音樂。 我鼓起勇氣進門,爵士樂的拍子就落在額頭上,涼冽的循環扇拂掠如森林來的風。 一格一格的書架各有店主,陳列自己的收藏或推薦,有的還有手寫小紙條與布偶。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看《不便利的便利店》已經是去年的事了,我在學校圖書室亂逛看到的書,覺得書名取的反差感很有趣,便借回去閱讀,那個時候是冬天,國境之北的離島冬天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冷,但書很有溫度,在新學年度我向圖書室推薦了《不便利的便利店2》,希望這份溫暖能夠傳遞給下一位拾起書本的人。
Thumbnail
近年有很多發生在店鋪裡的故事, 便利店、書店、咖啡店、洗衣舖⋯⋯ 很喜歡這樣的主題, 畢竟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就是這樣一家家的小店鋪。 這次時報的綾翊推薦這兩本書,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1》和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2 黃銅鳥》, 一看書名就覺得有趣, 拿到書,一則接著
Thumbnail
一一書店,不僅是看書的地方,也是朋友們聚會、喝茶、吃蛋糕,甚至做白日夢的地方。我們都覺得太子爺就是總店的店長,他溫文爾雅、高大又俊俏,對客人很體貼。
Thumbnail
上次談過書,這次談書店,主要談台中市的書店。 我年輕時,台中市有不少書店。 我記得火車站前,中正路有學海書局。 中正路有中央書局。 三民路有汗牛書屋等數間書店。 綜合大樓二樓,有義士書局。 中華路、公園路附近有舊書攤。 萬代福地下室有萬代福書展城(好像比較晚出現)。 不定期有書展。
Thumbnail
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我都會想找找附近有無獨立書店。書店之於我,就像現代年輕人愛喝手搖飲,總是習慣地親近消費一下,彷彿打卡景點般意義的存在,這已是一種多年習慣。苗栗一直是我除了露營外,向來很少造訪的鄉鎮,濃濃客家風情的氣味,讓我有出遊的感覺,藉此認識地方民俗文化,不枉到此一遊蜻蜓點水的路過。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站在 「Passage」猶豫一會兒,瞧見一爿店面裡恍若有音樂。 我鼓起勇氣進門,爵士樂的拍子就落在額頭上,涼冽的循環扇拂掠如森林來的風。 一格一格的書架各有店主,陳列自己的收藏或推薦,有的還有手寫小紙條與布偶。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看《不便利的便利店》已經是去年的事了,我在學校圖書室亂逛看到的書,覺得書名取的反差感很有趣,便借回去閱讀,那個時候是冬天,國境之北的離島冬天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冷,但書很有溫度,在新學年度我向圖書室推薦了《不便利的便利店2》,希望這份溫暖能夠傳遞給下一位拾起書本的人。
Thumbnail
近年有很多發生在店鋪裡的故事, 便利店、書店、咖啡店、洗衣舖⋯⋯ 很喜歡這樣的主題, 畢竟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就是這樣一家家的小店鋪。 這次時報的綾翊推薦這兩本書,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1》和 《心想事成雜貨店  黃昏堂2 黃銅鳥》, 一看書名就覺得有趣, 拿到書,一則接著
Thumbnail
一一書店,不僅是看書的地方,也是朋友們聚會、喝茶、吃蛋糕,甚至做白日夢的地方。我們都覺得太子爺就是總店的店長,他溫文爾雅、高大又俊俏,對客人很體貼。
Thumbnail
上次談過書,這次談書店,主要談台中市的書店。 我年輕時,台中市有不少書店。 我記得火車站前,中正路有學海書局。 中正路有中央書局。 三民路有汗牛書屋等數間書店。 綜合大樓二樓,有義士書局。 中華路、公園路附近有舊書攤。 萬代福地下室有萬代福書展城(好像比較晚出現)。 不定期有書展。
Thumbnail
每到一處陌生的地方,我都會想找找附近有無獨立書店。書店之於我,就像現代年輕人愛喝手搖飲,總是習慣地親近消費一下,彷彿打卡景點般意義的存在,這已是一種多年習慣。苗栗一直是我除了露營外,向來很少造訪的鄉鎮,濃濃客家風情的氣味,讓我有出遊的感覺,藉此認識地方民俗文化,不枉到此一遊蜻蜓點水的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