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團的旅行中,我跟老婆最受不了的就是太緊湊的行程。
在A點逛不到一小時,又被導遊趕上車被載到B點,然後在午餐前又夾了一個C點……何況不是每一個點都感興趣。就這樣趕趕趕,趕到我身體和心裡都好累,到最後根本不想下車了,只想跟司機一起在車上休息……
雖然可以理解旅行社的苦衷,如果行程不排得滿一點,一定會被花錢的旅客抱怨。
不過,有些景點其實值得放慢腳步、細心體會,才能領略到它的美--這也是自由行的妙處。
釜山之旅的第三天上午,我們兩人來到松島,搭乘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的海上纜車。我原先預計坐完一趟來回的纜車,飽覽海上風光以後,再搭計程車到附近的札嘎其市場用午餐。
然而,當我們從龜島乘坐纜車到東島,在這一帶閒逛時,發現纜車站下方的岩南公園停車場,設置了一個烤貝區,一連近二十家的帳篷小店,主打烤扇貝及各式海鮮料理。本來想嚐個味道便離開,但一不小心竟點了整桌,以致於我們一路撐著肚子搭纜車回到龜島。
這下就算到札嘎其市場恐怕也吃不下了吧,別說吃不下,其實也快走不動了……
幸好在纜車站中有一家Ediya Coffee(이디야커피),我們便打算休息片刻再前往扎嘎其市場。
當天是平日,店內除了我們兩人之外,就只有一位看似大學生模樣的女孩在使用筆電,環境格外的清幽,很難想像這裡是熱門景點的咖啡店。
我們各自點了一杯咖啡,特意選在面對纜車的座位。這時,纜繩上的車廂,彷復眼前左右晃動的懷錶般,引起我陣陣睡意。我戴上太陽眼鏡,小睡了一會兒。
醒來後,發現才過了十分鐘。不過這小睡的十分鐘,卻令我精神抖擻;不像跟團時,在遊覽車上不管睡多久都昏昏沉沉。
時間還早,我開始觀賞落地窗外的景色--
就算我們剛剛才身在纜車上,但站在旁觀者角度,極目遠眺山海景色,同時欣賞纜車由遠而近、由近而遠的大小變化,仍然興味十足。
這段意料之外的小憩,雖緩慢,卻有畫意,還幫我快速充電,繼續邁向下一站。
比起跟團,導遊總是將時間、地點安排得妥妥當當,而自由行的劣勢在於我並不熟悉釜山,難以精準掌握路程、店家營業時間。比方說:我們原本想到NC百貨逛逛,但直到搭計程車抵達大門口,才發現當天暫停營業;又或是我在網路上訂膠囊列車的票時,把青沙埔(起點)與尾浦(訖點)混淆,以致於現場得重新購票--這類低級錯誤不太會發生在跟團的旅行中。
錯誤歸錯誤,卻有可能是美麗的錯誤--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海雲臺,我最初的構想是:當我們搭膠囊列車到尾浦後,再乘坐海岸列車返回青沙埔。可是,我錯估了我們待在尾浦的時間,往返間留了六個小時的空檔,也就是中午十二點左右抵達尾埔,卻預訂晚間六點半的海岸列車。
尷尬的是,我們逛完萇山站附近的傳統市場以及海東龍宮寺,再回到尾浦時,竟然才四點整。還有兩個半小時該做什麼?
老婆提議跟站務員協調,看看是否可以改搭較早的列車。由於接下來幾班都額滿,勉強候補到五點多的列車。
海岸列車的座位方向和一般列車的方向不同,並不是面對車頭或車尾,而是面對窗外,讓遊客得以一覽海景。
「同樣的景色,我們中午坐膠囊列車來不是已經看過了嗎?應該沒什麼特別的吧?」抱著這個念頭的我踏上海岸列車。
當列車行駛到接近一半路程時,車速慢慢減緩,我以為是進入停靠站。但突然,列車上的遊客紛紛拿起手機向窗外拍照,我向外一看--
一輪夕陽正沉入遠山中,餘暉灑在海面上,好像是太陽為我們鋪上了一條金黃色的地毯,迎接我們駛向他的懷抱。
緩慢行駛的車身、緩慢西下的夕陽、緩慢欣賞這幅奇景的我們……難以言喻的片刻。要不是訂票失誤,怎麼可能目睹這難得的景象?
行程的最後一天,十一點退房,我們接著要趕往金海國際機場搭機回台。
難得來韓國,就這樣離開,還真有點可惜,不如再多塞至少一個行程,快一點的話也許可以在十一點前趕回飯店。但和老婆的討論的結果,我們還是決定悠悠閒閒地在釜山過完最後一個上午,別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上網搜尋,發現就在蓮山站(離飯店最近的地鐵站)附近,有一家在地人推薦的豬肉湯飯店(수복돼지국밥)。於是,我們捨棄飯店一連四天提供的大同小異的早餐,最後一次踏上釜山街頭,隨著上班的人潮,前往享用我們在釜山的最後一餐。
수복돼지국밥在二樓,路過很有可能錯過,果然是在地人才知道的店。
走進店裡,或許是已過韓國人的用餐時間,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們挑選了一個可以俯瞰街景的靠窗座位。
這是我們在韓國五天的旅程中,第三次吃湯飯,前兩次都是吃網紅介紹的名店。
想不到,這家湯頭之香醇可口、豬肉之肥美鮮甜,比起前兩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使泡菜口味稍遜於西面站「湯飯一條街」上的知名老店,不過瑕不掩瑜,依然在我們的味蕾上留下深厚的餘味。
我們一邊吃,一邊欣賞底下擁塞的車陣。冬日的一輪暖陽同時照耀在我們身上,冬晨的一碗暖湯在我們體內流竄--沒有比這一刻更悠哉快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