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不希望我被規則裹挾,但我也不敢離經叛道。」卜冠今在演員請就位的自我介紹裡這麼說道。
那麼一瞬間,我特別能共情。我不是一名演員,但在影像事業裡其實也不都是這樣嗎。剛出社會時,我好像都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創作,用自己覺得對的、想嘗試的風格繼續說故事,但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我還是為了流量低頭、為了主管是否能接受而懷疑自己。
我以為我自由地活著,但其實只有我知道我的周遭都是枷鎖。
我掙扎地在創作裡去找尋自我,但偶爾也會覺得在工作底下的堅持屬實可笑。年紀輕輕沒有資歷憑什麼讓主管相信新嘗試會改變公司、沒有過硬的實力和世俗意義裡亮眼的影像成績單,我是不是就不應該去提依照我的想法創作......
諸如此類的思考充斥在我步入社會的前半年,任性、肆無忌憚、驕縱的一切似乎在社會的磨練下慢慢磨平,有了「你先要把你不喜歡做的事做好,才可以去做你喜歡的事。」的覺悟。
起初會覺得自己妥協於現實,沒有堅定於自己所相信的創作,但後來發現偶爾按照規定地前進不代表你屈服,而是你開始願意穩扎穩打地把你沒有的能力與個性囊括起來,找到你的創作與之的共通或是接連之處,反而事半功倍。
我的自癒方式是創作,用自己的方式創作。
這一年半,我做了很多看似與影像無關的事情,整理公司的過往、研究公司的標章、與設計師溝通公司官網的新形象與呈現方式。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無到有,一字一句地拼湊起我對公司的想像與認知。
久而久之,我在官網的架構下加上了新工廠的影像紀錄、數十年來沒有整理過的檢驗流程、很夯的企業永續指標紀錄片,除了是在塑造公司的專業形象,其實也是在為我想持續做影像的信念負責。
我好像,找到了某種平衡。
我愛結果,但更愛每個成長的過程。
卜冠今在最後說道:「我覺得我真心很熱愛這個職業,因為借以它我有勇氣面對我的不堪,因為它我不再麻木,不再對周圍的苦難視而不見。」
我想說:「自小我對什麼事情都三分鐘熱度,唯有創作我堅持了十年走到了今天,我熱愛創作,因為借以它我找到了方式詮釋我的感受,因為它我不再覺得孤單,不再對只有我能看見與感受的一切細膩與敏感而感到無措。」
我希望我的創作也擁有令人感同身受的魔力。
創作賦予的超能力,是我能借以鏡頭把我看見的一切用屬於我的方式傳遞給素未謀面的你。哪怕十年以後,我的創作依然無人問津,但我也希望我能持續保有想把瞬間記錄下來的毅力與不斷創作下去的真誠和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