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致富心態 - 名句反思之三

[閱讀筆記] 致富心態 - 名句反思之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 當你不是實際工作的人時,每個工作看起來都很簡單,那是因為身處競技場裡的人所面對的挑戰,往往是群眾看不到的。 "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篇。



這句話想必能讓普天下所有工作者都感到共鳴。對我們而言,那些高高在上的高層總愛用雲淡風輕的口吻,要求我們在短短一個月內,做出別人花了半年甚至一年才達成的技術或服務。


在科技業中,這樣的現象便是所謂的自動化推行。從開發、驗證到生產,每個環節都要求高度的自動化;但真正能做到落實並有效推行的公司卻寥寥可數,大多只是敷衍應付罷了。畢竟高層給了我們如此短的期限,我們也只能打造出一座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紙紮城堡。與其指望這些名為「自動化」的工具能真正輔助工作,不如直接多給我一台筆電或是一個螢幕,這些設備對我生產力的貢獻還高過那些所謂的「自動化」工具。


然而,這種應付交差的作品,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對高層而言,既然自動化已然完成,生產力與效率便應該大幅提升,因此,越來越荒謬的工作時程又被壓了下來。原本需要兩週的人力工作,現在必須在一週內完成,逼得我們不得不天天加班,連週末也要報到,才能趕在下週一與老闆報告前擠出成果。


這樣的惡性循環,不知多少系統廠都深陷其中,至少我待過的公司無一倖免。每天真真切切地以生命換取薪水,而諷刺的是,這筆「賣命錢」還真不多。


或許有人會說:「當初好好設計自動化工具不就得了?」若每個人都擅長程式設計,當然有可能做到,但現實是,多數系統廠工程師未必熟悉程式語言,就算懂一些皮毛,也不一定具備自動化所需的認知與素養。沒有這些專業所打造的工具,便如同無人能用的密碼箱,只有設計者自己懂得怎麼打開。再加上時間被壓得緊繃,誰又能指望這樣的工具會變得實用?


或許又有人會想:「時間久了,工具自然會慢慢完善吧?」這更是癡人說夢。每天被專案追著跑,根本沒空慢慢琢磨,到能靜下心精進的時候,專案已經換了兩輪,自動化的需求早就完全不同了。如此反覆,誰又願意耗費心力打造真正完善的工具呢?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想,高層之所以逼得這麼緊,或許正是因為他們內心也充滿焦慮與悔恨。他們或許早已察覺自己的決策失誤,知道這項技術或應用早該推動,卻足足落後半年甚至一年。若再不加快腳步,整家公司可能都會被競爭者遠遠甩在身後。


我相信那些高層的聰明人心裡明白,真正扎實的技術與素養,絕非短時間內可以速成。他們當然知道基層工程師在如此緊迫的期限下能交出什麼東西,但他們依然接受,因為對他們來說,至少公司已經啟動了。接下來的日子裡只需慢慢修正,慢慢改善。但同時他們也不能放鬆,必須持續施壓,以期我們終能趕上對手的腳步。


身處基層的我們,總喜歡抱怨老闆只會出一張嘴,但我們又何曾真正明白他們內心無盡的焦慮與悔恨?或許,高層與基層都同樣身處這場無休止的競技場中,只是站立的位置與視角不同罷了。

avatar-img
銘叔的沙龍
24會員
161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銘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深陷黑暗泥沼的人,會發自內心的追求光明,但我只是月光,而非豔陽,真正的曙光終究是來自於退去泥濘的你。
這篇文章探討了模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瞭盲目模仿的陷阱與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文章的核心觀點在於:模仿他人雖然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模仿會導致失去自我。真正的成長在於理解自己的侷限,並在模仿的基礎上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現代人追求效率的同時,也應重視基本功的培養。AI工具的便利之餘,更考驗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唯有紮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資訊洪流中保持清晰的思緒,不被表面的快速所迷惑。
深陷黑暗泥沼的人,會發自內心的追求光明,但我只是月光,而非豔陽,真正的曙光終究是來自於退去泥濘的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