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的宗教場所ESG評鑑計畫:信仰與永續的完美結合

新竹縣的宗教場所ESG評鑑計畫:信仰與永續的完美結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宗教場所長久以來不僅是信仰的中心,更是社區文化的重要根基。如今,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浪潮中,這些充滿歷史與靈性的地方正被賦予新的角色:帶頭推動環保、公益與治理。新竹縣政府最近宣布的「114年度宗教場所ESG評鑑及獎勵實施計畫」,正是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永續概念的創舉。


從環保到治理,宗教場所如何成為永續推動者?

這項計畫的核心理念是將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大面向,納入宗教場所的管理與運營中。對新竹縣的211間寺廟與教堂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 在環保方面(E):

許多寺廟過去因為大量焚香產生煙霧與垃圾,長期被視為環境負擔。而今,透過這項計畫,寺廟可以嘗試減少燒香數量,或導入無煙香品。教堂則可能考慮安裝太陽能板、使用LED燈具等方式減少能源消耗。

• 在社會責任(S):

宗教場所的公益功能從未改變,但現在可以以更具結構化的方式進行。透過舉辦社區義診、提供食物援助,甚至推動教育計畫,這些活動不僅幫助了弱勢群體,也讓宗教場所與地方民眾的連結更為緊密。

• 在公司治理(G):

長久以來,宗教場所的內部運作多數不透明。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透明的管理機制是贏得信眾信任的關鍵。透過財務公開、建立決策委員會,讓信眾了解資金的用途,從而提升宗教場所的公信力。


評鑑與獎勵:以實質激勵帶動實質改變

為了鼓勵宗教場所的積極參與,新竹縣政府設立了5萬元獎金作為激勵機制。這筆獎金雖不算巨大,但對一些資金有限的地方小廟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支持。同時,這項計畫也希望透過專家委員會的專業評鑑,幫助宗教場所找到在環保、公益與治理上的具體改進方向,逐步提升它們的永續表現。


國際視野:其他國家的宗教場所永續發展實踐

放眼國際,宗教場所參與永續行動並非新竹縣的專利。一些成功的國外案例不僅展示了宗教團體在環境保護和社會公益上的潛力,也為台灣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 日本的「宗教森林」計畫:

日本的神道教一向重視自然的神聖性。早在2009年,日本神社本廳便推動「宗教森林」管理計畫,將神社周圍的林地視為信仰與環保的結合點。他們限制森林開發,結合生態旅遊,甚至將自然資源融入祭祀用品的製作。以白山國立公園周邊的神社為例,每年吸引數萬名參訪者,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 印度錫克教的「百萬植樹運動」:

錫克教的核心教義之一是與自然和諧共存。2019年,錫克教團體發起了「EcoSikh」運動,目標是在全球種植100萬棵樹。他們將植樹活動結合宗教儀式,參與者在植樹的同時感受信仰的深意。這項行動至今已種下數十萬棵樹,既減少了碳排放,也提升了信眾對氣候變遷議題的認識。

• 美國基督教會的環境管理教育:

在美國,基督教會普遍將保護地球視為信仰的一部分。AuSable環境研究所自1979年起致力於推動基督教的環保教育,從減少碳足跡到推動植樹計畫,並與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合作制定長期生態計畫。這些行動不僅改善了地方環境,也讓更多信徒參與到永續行動中,形成了一股宗教與環保結合的強大力量。

• 印尼的綠色清真寺與教堂:

印尼的宗教場所尤其注重與社區的緊密聯繫。許多清真寺安裝了太陽能板,並積極教育信徒減少塑膠使用,推動垃圾分類,甚至制定地方環保指引。這些措施不僅提升了信徒的環保意識,也讓宗教場所成為地方永續行動的樞紐。


中央政策下的縣市競爭:永續目標的推進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政策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中央推動的ESG計畫,各縣市都有ESG的KPI指標需要達成,且必須以縣市為單位回報排放量。這些排放數據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商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每個縣市紛紛推出不同的永續政策,以展現自身的努力並爭取更高的評價。


新竹縣在這樣的大環境中,結合地方特色與宗教文化,創新地將ESG導入宗教場所,不僅響應中央政策,也讓宗教場所展現出全新的社會價值。從寺廟到教堂,從信仰到環保,宗教場所正在跨越傳統的界線,成為永續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參考資料:

• 新竹縣政府新聞稿

https://www.hsinchu.gov.tw/News_Content.aspx?n=153&s=269920



avatar-img
ESG Service Path:餐飲與服務業永續行動路徑
4會員
49內容數
2024年5月,我結束經營12年的健康手作餐廳,開始投入永續與碳管理領域,記錄學習歷程中的知識與政策更新,並結合過去餐飲業的實務經驗,探索永續理念如何應用於不同產業。我致力於推動碳盤查與碳中和的實務操作,分享經驗與洞見,期望為關注永續發展的夥伴提供參考與啟發,共同實現更綠色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受到關注,企業面對的永續發展要求也愈加嚴苛。餐飲業和服務業在這一背景下,積極參與減碳行動,不僅是出於環保責任,也能提升品牌價值。其中,了解產品碳足跡和服務碳足跡的區別及其在業務運營中的應用,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作為全球餐飲服務的領導企業之一,Sodexo 不僅專注於提升顧客體驗,還積極推行多項環境永續策略,從推廣植物性菜單到升級節能設備,乃至參與社區食物捐贈計畫。這些措施既減少了環境影響,也為社會創造了價值。 然而,這些策略在台灣是否適用?
在全球外送市場迅速擴張的同時,餐點配送產生的碳排放問題也愈發嚴重。Uber Eats 作為全球最大的外送平台之一,意識到這一挑戰,並開始採取行動,以減少其在供應鏈、配送方式及包裝上的環境影響。
Compass Group 是全球最大的餐飲服務公司之一,每天為數百萬名顧客提供餐飲服務,作為業界龍頭,Compass Group 深知食物浪費、碳排放與永續供應鏈管理對環境與企業經營的重要性,因此積極推動 ESG(環境、社會、治理)策略,並透過 AI、供應鏈管理與員工教育,實現低碳轉型與成本優化。
店裡的冷凍庫、冰箱、空調,竟然可能是影響全球暖化的「隱形推手」嗎?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即將上路的環保新政——台灣環境部將從 2025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管制 18 種氫氟碳化物(HFCs),這些化學物質主要用在冷媒、消防系統與發泡材料,暖化效應甚至可能比二氧化碳強上上萬倍!
社區規劃師不僅扮演著空間設計者的角色,更是促進環境、經濟與社會共融的重要推動者。他們透過循環經濟的概念、舊建築活化、社區共享資源,不僅降低碳排放,更讓當地居民獲得實質的社會與經濟效益。這篇文章將聚焦關西地區的社區規劃師如何運用減碳、資源循環與社區共好的方式,打造一個具有示範價值的低碳社區。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受到關注,企業面對的永續發展要求也愈加嚴苛。餐飲業和服務業在這一背景下,積極參與減碳行動,不僅是出於環保責任,也能提升品牌價值。其中,了解產品碳足跡和服務碳足跡的區別及其在業務運營中的應用,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作為全球餐飲服務的領導企業之一,Sodexo 不僅專注於提升顧客體驗,還積極推行多項環境永續策略,從推廣植物性菜單到升級節能設備,乃至參與社區食物捐贈計畫。這些措施既減少了環境影響,也為社會創造了價值。 然而,這些策略在台灣是否適用?
在全球外送市場迅速擴張的同時,餐點配送產生的碳排放問題也愈發嚴重。Uber Eats 作為全球最大的外送平台之一,意識到這一挑戰,並開始採取行動,以減少其在供應鏈、配送方式及包裝上的環境影響。
Compass Group 是全球最大的餐飲服務公司之一,每天為數百萬名顧客提供餐飲服務,作為業界龍頭,Compass Group 深知食物浪費、碳排放與永續供應鏈管理對環境與企業經營的重要性,因此積極推動 ESG(環境、社會、治理)策略,並透過 AI、供應鏈管理與員工教育,實現低碳轉型與成本優化。
店裡的冷凍庫、冰箱、空調,竟然可能是影響全球暖化的「隱形推手」嗎?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即將上路的環保新政——台灣環境部將從 2025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管制 18 種氫氟碳化物(HFCs),這些化學物質主要用在冷媒、消防系統與發泡材料,暖化效應甚至可能比二氧化碳強上上萬倍!
社區規劃師不僅扮演著空間設計者的角色,更是促進環境、經濟與社會共融的重要推動者。他們透過循環經濟的概念、舊建築活化、社區共享資源,不僅降低碳排放,更讓當地居民獲得實質的社會與經濟效益。這篇文章將聚焦關西地區的社區規劃師如何運用減碳、資源循環與社區共好的方式,打造一個具有示範價值的低碳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