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從封面就開始,
「劈頭蓋臉」的轟炸感官,
五隻性格迥異的小豬擺出各種姿勢,
高飽和度的色彩像是視覺版的辣椒醬。
蘋果豬自信得像是參加豬界奧運會,
桃子豬溫柔得隨時準備抱抱,
青椒小弟擺出「別惹我」的高冷臉,
香蕉豬永遠有「今晚吃什麼」的選擇困難症,
而小豬仔?就像是誤闖大人世界的孩子,
純真得讓人想偷偷塞糖。
這不是一本童書,
這是一場偽裝成童書的存在主義嘉年華。
🐷想像一下,
如果你的人生哲學可以濃縮成
「最喜歡」的食物,
你會選什麼?
蘋果,象徵效率?桃子,代表溫柔?
還是青椒,讓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堅持?
🐷在赤川明的
《小豬戰隊1:勇者小豬在哪裡?》中,
這不只是一個關於食物喜好的問題,
而是一場關於自我認同的荒謬旅程。
🐷表面上,
這是一本講述五隻小豬拯救王國的冒險故事。
豬王國陷入危機,國王失蹤,王子慌亂求助,
天神指派「真正的勇者」來解決問題。
聽起來像是標準的兒童冒險小說,對吧?
不不不不,沒有這麼簡單,
這本書比早餐吃的培根三明治還要複雜得多。
赤川明用食物形狀來塑造豬王國的世界,
從房屋像漢堡和披薩,
到車輛如熱狗和蘋果。
這種幽默又創意的設定,
讓讀者立刻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荒誕與豐富。
畫風柔和可愛,線條圓潤,
營造出溫馨而瘋狂的氛圍。
即使是王宮的裝飾,也離不開食物的元素,
暗示著這個王國的「吃」是無處不在的核心。
不過,當這五隻性格迥異的小豬踏上旅程,
你會發現赤川明其實在豬肉鍋裡,
調了一鍋濃郁的存在主義哲學湯,
只是他加了足夠的笑料調味,
讓你邊喝邊笑到噴湯。
🐷蘋果豬就像是辦公室裡永遠緊盯KPI的同事。
她的人生詞典裡只有——效率、目標、結果,
當其他小豬停下來欣賞風景,
她已經在規劃下一個行程。
她的專注令人佩服,
但同時也讓人想問:
「嘿,你有沒有聞過路邊的花香?」
🐷桃子豬則是朋友圈中那位永遠在分享的人。
「要吃點我的桃子嗎?」
「再多吃一點吧!」
她的慷慨就像是一種不自覺的邀請,
總是渴望得到回應與認同。
我給予,所以我存在。
🐷接著是青椒小弟,
這個角色簡直是所有偏執狂的精神圖騰。
在一個人人都有選擇的世界裡,
他選擇了青椒,
對,就是那個常被我挑出來,
扔到盤子邊緣的蔬菜。
他的世界觀簡單無比:
青椒就是一切,一切皆為青椒。
🐷香蕉豬的困境則是現代人的完美寫照,
選擇太多反而讓他陷入困惑與猶豫,
每一道美味看起來都不錯,
他反而無法決定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最後是小豬仔,
這個對世界充滿無限好奇的生物。
在被「效率」和「選擇」主宰的世界裡,
他的純粹顯得如此珍貴。
沒有特定的「最喜歡」,
因為整個世界都值得喜歡。
這種童真不是幼稚,
而是一種我們都曾擁有,
卻在「長大」過程中遺失的寶藏。
當五隻小豬相遇,混亂變成了藝術
赤川明的高明之處,
不在於創造了五個截然不同的角色,
而在於他讓這些角色保持各自的本色,
並在衝突中展現真實。
沒有刻意的和解,沒有牽強的轉變,
就像現實世界一樣,
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最喜歡」,
而有趣的是,冒險仍在繼續。
🐷這本書的視覺呈現更是推波助瀾,
赤川明用明亮大膽的色彩誇張的線條、
鮮名的色彩、逗趣的場景,
讓整個故事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混亂。
這不是搞笑,
而是一種將內心掙扎外化的藝術表現。
🐷讀完這個故事,
我發現自己開始用「蘋果豬模式」
形容那些效率至上的時刻,
用「香蕉豬症候群」描述選擇困難。
這本書的魔力就在於,
它悄悄溜進我的日常詞彙,
更妙的是,當孩子開始固執己見時,
你不必長篇大論——只需輕聲問:
「今天是青椒小弟附體了嗎?」
一場原本嚴肅的對話瞬間充滿笑聲。
🐷在這個正經到令人窒息的世界,
偶爾需要一場不那麼正經的去為冒險,
來提醒我們:
人生本來就是充滿矛盾,
而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你,親愛的讀者,
會是哪一隻小豬呢?
答案就在這本書的頁面之間等著你去發現。
《小豬戰隊1:勇者小豬在哪裡?》
作者|赤川明
繪者|赤川明、Rumin Wu 吳如敏
譯者|王筱玲
出版|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