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童年是一場不斷提問的旅程,
那麼墨多多無疑是「世界第一好奇寶寶」!
他不是那種安靜乖巧的孩子,
他是老師眼中的「問題製造機」、
爸媽口中的「話太多」、
同學笑稱的「墨多多」,
一個有點煩人卻令人無法忽視的孩子。
他不只是多話,他的每一句問題,
其實都是敲門聲,敲著世界的門,
敲著謎境的門,
敲著我們內心深處無法被壓抑的「想知道」。
這套書最先吸引我的地方,
不是大場面的冒險,
也不是每冊一換的奇幻背景,
而是「孩子眼睛裡看到的異樣世界」。
狗怎麼會看書?
為什麼一本日記會自動出現在抽屜裡?
那座總被說不能進的塔樓到底藏著什麼?
在大人們習以為常的規則與現實背後,
孩子的眼睛總能看到裂縫,
而作者彷彿就是站在那道裂縫邊,
陪著孩子們往前走——
不是逃避,而是探索。
🔹墨多多不是天才型主角,
也不是被選中的救世主。
他固執、衝動、自以為是,
但同時真誠、機智、敢於承認錯誤。
此外,書裡的配角們並非陪襯,
婷婷冷靜、理性,卻也不失溫柔與堅持;
虎鯊外表粗魯,其實內心纖細
(我一開始還以為虎鯊是胖虎);
扶幽沉默寡言,
卻總能在關鍵時刻用發明與思考拯救大家。
他們不是某種固定的功能性人物,
而是各自鮮明、互補的孩子。
最喜歡的還是那隻神祕的小狗查理──
牠不會說話,
卻總在大家遲疑的時候,靜靜看著你,
彷彿在說:
「你心裡其實早就知道答案了。」
🔹從第一本的《黑貝街奇遇》開始,
每次冒險都像是一場自成宇宙的探勘任務。
不同的背景──神祕的古井、消失的醫務室、
詭異的地宮、封閉的貴族學校、
燃燒的紅線橋、出現在鏡中的自己⋯⋯
這些讓人每次翻開新書都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冒險隊伍的組成、
推理節奏與緊湊節拍;
陌生的是那一層層疊起來的新謎團:
這次的「真相」會是什麼?
但作者厲害的地方不在於謎題有多難解,
而是每個謎題背後,
其實都隱藏著一個人性提問。
地宮裡的獻禮,是給誰的?
醫務室的消失,是遺忘還是被抹去?
巫女的咒語,真的是詛咒嗎?
這些問題乍看之下像是懸疑冒險的包裝,
但當你停下來想,
就會發現它們其實貼近得驚人。
我們是不是也曾經對自己說過:
「我不想讓別人知道真正的我?」
是不是也曾在選擇之際,
懷疑過「如果我沒有走進那扇門,
是不是一切會不一樣?」
這些謎團之所以動人,
不是因為孩子們解得多精彩,
而是因為它們都讓我們想起,
自己也曾那樣困惑的站在人生某個路口,
等著有人給我們一把鑰匙。
🔹儘管有大量與「消失」、
「詛咒」等相關的設定,
但這套書卻從不讓人陷入真正的陰鬱。
這一點,幽默扮演了關鍵角色。
墨多多「講不完的冷笑話」、
「永遠不怕尷尬的自信」,
反而成了故事最明亮的部份。
他不是樂觀,而是選擇不被恐懼擊倒。
他會害怕,也會逃跑,
但總會在最後關頭選擇面對。
這樣的處理方式,既保護了讀者,
也讓故事得以觸及更深的主題而不沉重。
我想,我們非常需要像墨多多一樣的幽默感,
來對抗日常生活中微小卻揮之不去的不安。
🔹這套書總讓我在讀完一本後,
悄悄明白一些事。
比如,原來錯誤是成長的一部分;
比如,有些人即使消失了,
仍會在記憶中陪你走很遠;比如,
有時候你覺得無法解開的謎題,
其實答案一直都在你心裡,
只差一個相信自己的契機。
墨多多不是為了拯救世界才解謎,
他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但就是這份純粹的驅動力,
讓他一次次接近真相,
也讓我們一次次靠近自己。
孩子不需要從書中學到「道理」,
他們需要的是,
看見一個和自己一樣有缺點、有害怕、
卻願意繼續前進的主角,
然後對自己說:「原來我也可以。」
🔹我認為,
這是寫給「還願意提問的大人」的一套書,
也是寫給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
如果你還記得自己也曾想著:
「世界上有沒有別的時空?」
「宇宙有沒有外星人?」
「地底有沒有古文明奇蹟?」
如果你曾經質疑過大人所說的:
「你不需要知道那麼多」,
如果你還相信書本可以是門,
那麼,這套書值得你打開,
也值得每一個孩子認真閱讀。
它會讓你記起童年時小心翼翼的勇氣,
那種在覺得自己快要嚇哭的時候,
還是決定往前踏出一步的衝動。
它會讓你記起自己是怎麼在恐懼中長大的,
又是怎麼用想像力,
在最黑的夜裡找出一條通往光亮的小路。
🔹這就是《墨多多謎境冒險》的魅力,
它只是提醒我們:
「你有能力去找出你自己的答案。」
而在這條尋找答案的路上,
有墨多多,有查理,有冒險隊的夥伴們,
也有那個一直陪著他們、陪著我們,
一起長大的閱讀時光。
如果你準備好了,就跟上墨多多的腳步吧。
謎境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你只需要一個問題,就能走進故事裡。
然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光。
《墨多多謎境冒險》
作者|雷歐幻像
出版|銀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