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西安古城牆上,有種感覺——
不是在旅行,而是被歷史溫柔拖住了腳步。
磚瓦之下,是十三朝古都的血脈; 風聲之中,是千年城池的低語。現有西安的城牆,不是唐朝原貌,卻建在唐都長安的遺骨之上。
現今所見,是明洪武年間修築,方方正正、氣勢磅礡, 全長13.74公里,僅是盛唐都城的七分之一,卻已壯闊到讓人敬畏。

(東門 長樂門,明末李自成就從這邊打入西安城,並在西安稱帝)
🥢 城牆之前,先填飽的是人間煙火
健行前的午餐,我們選了當地人愛去的老店——高佬牛腩飯。
一間敢在西安只賣一道料理的店,果然底氣十足。
牛腩滷得鬆軟不碎、米飯顆粒分明,拌上酸菜與土豆,
每一口都是「不用出聲,就已服氣」的滋味。
吃完我們相視一笑,笑說:「這下,就算走兩圈城牆也不怕了。」

🏰 步上城牆,是將腳印疊在歷史之上
從南門起步,午後陽光正好,磚牆泛出溫暖的灰光。
每一段城垣、每一座箭樓,都像一個沉默的守望者, 記錄著這座城市在戰火與和平之間反覆呼吸。

(在轉角處拍城牆,像支大手把長安城緊緊保護住)
走著走著,會看到城牆的轉角處有文藝裝置,也有老兵雕像;
東南角樓那片夕陽,把身影拉得老長老長。 你會忍不住想,這城牆曾看過多少興亡、多少離散與歸來。
🥣 用芋圓湯,收尾一場城市與心的對話
五個小時,兩萬五千步,我們從下午走到傍晚,
從歷史的磚縫走到長安西市的街燈。
最後一站,是一碗熱騰騰的鮮芋仙芋圓湯, 甜而不膩,滑入喉中,像這一趟古城行的句點——溫潤、有味。
🧱 城牆,是被留下來的時間
西安城牆幾度面臨拆除,在保與不保之間搖擺。

(北門城樓只剩當時的基柱,從這角度拍攝可以想像城牆上開馬車的豪氣)
這城牆能保留下來,是城市的幸運;
能走一遭,是旅人的福氣。
我們腳下的每一塊磚,不只擋過敵軍,也承受過時間的磨損。
走在上面,是一次身體與歷史同步的練習。
你越走,越明白:
城牆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它阻擋了誰, 而是因為它還在,而我們願意慢下來,好好走它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