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滿枝招展 十一、(一)

啾啾-avatar-img
發佈於中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別莊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每個人都有事情忙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葉滿枝雖然應接不暇,心中卻仍記掛著一件事,蕭滿芝曾說過盛產稻米的西南方外族。

要徹底讓村民解決糧荒過上好生活,有紅薯還不夠,得有高產的稻米才行,畢竟是人都愛吃飯,是其他食物頂替不了的地位。

若是宣羅國的稻米真如傳聞中高產量,那將這種稻種引進便能造福百姓。

宣羅國之行事在必行,葉滿枝由衷希望會有好結果,她在廳堂上宣布這個想法時,眾人驚愕不已。

綠翹當場跪下,臉色煞白:「小姐千萬不可!那一路盜賊橫行,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啊?」

「是啊,娘娘。」各管事異口同聲地勸阻。

「若您有個萬一,別莊怎麼辦?我們怎麼辦?」

葉滿枝莞爾一笑,語氣平靜:「大家放心,我會準備萬全後再出發的。農務方面我也會安排好,我相信你們的能力,出不了事的。」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雖仍滿腹擔憂,卻見王妃態度堅決,也只得無奈接受。

隨著離開的時間接近,不僅別莊的人越漸憂慮緊張,皇宮中的李承恩也煩躁的在御書房踱步,案前奏摺早被他翻得亂七八糟。

不停自說自話地詢問近侍富貴和平安的看法。

「富貴,你說若有賊匪攔路怎麼辦?」

「馬車牢不牢固?馬兒壯不壯碩?別莊的侍衛個個弱不經風,擋不擋得了?」

「不行,平安,快去找邱將軍剿匪,把路上的清一清。」

「…可是這麼短時間剿得乾淨嗎?不行,萬一激怒了他們怎辦。」

轉了半晌,他一拍御案:「算了!朕親自走一趟!」

富貴與平安震驚地對視一眼,御駕親征,那怎麼行!?

「聖上,萬萬不可!」

「國不可一日無君,望聖上思量!」

葉滿枝不知道有人為她擔憂,還興致沖沖地跟蕭滿芝分享以前旅遊的心得,有趣又刺激,甚至遭遇過差點回不了家的事情。

但真再問一次,要不要出國玩,她依舊會前往,因為有太多的人生體驗等著她。

三更半夜,腦海中的蕭滿芝突然表示想歸家的意圖。

『太好了,妳終於想開要回去看妳爹了。』

『嗯…感覺好久沒見到爹爹了。』

兩人像往常那般一搭一唱,氣氛溫馨。

『哈哈,我就說吧!哪有親人不見面的,怎麼說那都是妳爹呀。』

見葉滿枝笑的得意,蕭滿芝忍不住回擊:『那妳怎不去看妳爹。』

『…那垃圾是能跟妳爹比的嘛?』

葉滿枝的父親是個渣得不能再渣的男人,當初要不是她媽當機立斷,也許這輩子就毀在渣男身上,還會鬱鬱寡歡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這些事情對古代人蕭滿芝而言,卻是家常便飯,反倒她爹蕭慎這種一世一雙人才會被嘲笑。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是道永遠跨不過的天塹。

如同葉滿枝不能理解蕭滿芝為何不待見蕭慎,後者也無法理解前者為何不待見葉父,畢竟她母親還是家中主母,外室也沒進家門,為何忍受不了庶子的存在。

於是葉滿枝轉移話題:『剛好跟妳爹說聲我們要去宣羅國一趟。』

『可是…我有點緊張,上次頂撞了爹,回去不知道會不會被唸。』

『不會吧,妳爹上次走的時候,背影多麼孤單淒涼,都想替他掬一把淚了。』

『是嗎?』

『是啊,妳要是怕他唸妳,就讓我出來頂一下。』葉滿枝毫不在意地打趣。

靜謐片刻,蕭滿芝才將憂愁說出

『滿枝…我們會回來的吧,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

她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踏進別國,路途也不一定有官道可走,宣羅國也不確定是否會有所要的稻種,自己的所做所為到底正不正確…,種種的不確定性不停在腦海中打轉。

『當然會回來啊,只是去看一下稻米而已,又不是什麼機密大事,放心吧!而且我們還可以順道去玩一趟,嘿嘿,我還特地去書坊買了有關宣羅國的遊記呢。』

重生為靜王妃的葉滿枝,雖然明白了皇權和階級劃分,但到底沒出過遠門,凡事也有婢女和僕人幫忙,嚴格來說還沒經歷過古代社會的毒打。

對她而言,除了考察稻米外,好好放鬆玩樂一頓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況且,王妃出門怎麼可能只有自己,綠翹、小廝、侍衛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少人,對於蕭滿芝的擔憂,她一點都不以為意。

宣羅可是盛朝的常年附屬小國,土地大小不過盛國的四分之一,關於宣羅國的風俗民情,因長年受盛國文化影響差異也不大。

所以葉滿枝相當安心,反正再不濟還有侍衛呀,怕什麼。

隔日趁著休沐,打著擇期不如撞日的心態,葉滿枝帶上自製的醬罐禮盒,拉著扭捏的蕭滿芝回蕭府。

『怎辦,我好緊張。』

『有什麼好緊張,別慫。』

因為是臨時起意的關係,蕭滿芝並沒來得及遞通牌,只能先讓小廝跑一趟去蕭府,以免雙方互相錯過。

回到久違的蕭府,舊日回憶一一湧上心頭,蕭滿芝望著熟悉的院落,竟有些恍惚。

蕭慎半數家產都在幫助有需要的學子,蕭府這間府邸還是聖上賞賜才住得上,僕人也不多,大半的院落都上了鎖落了灰。

蕭府裡沒有高門府第常見的假山池塘、涼亭花園,只有一大片務實的果樹、菜園,要不是主人家喜靜,恐怕跟葉滿枝一樣,養上雞鴨鵝來實現食肉自由。

「娘娘金安。」

「娘娘您回來了,快去嚐嚐娟嬸特地為您做的糕點。」

「老爺還在佛堂誦經,娘娘不用著急,慢慢吃。」

府裡僕人見小姐回來,個個驚喜萬分。

他們大都是家生子,世世代代服侍蕭府,老的小的見到來人都滿臉歡喜,畢竟自從小姐嫁入靜王府後就咸少回來。

蕭府要伺候的主子只有一人,工作量並不多,所以老一輩的紛紛放下手邊工作,來跟小姐閒話家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啾啾的沙龍
3會員
86內容數
存放天馬行空、各式各樣、無聊的、有趣的、莫名其妙的文章的小鳥窩。 希望大家會喜歡哦^_^
啾啾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樹蔭中的暗衛靜靜觀察,隨後回宮稟告:「回稟聖上,靜王妃這邊一切安好。」 李承恩聽罷,神情難得柔和。此次災情得以緩解,不僅京中百姓讚譽聲不絕於耳,甚至北境各城皆有人自發性供奉起長命燈,為他與靜王妃祈福。
Thumbnail
2025/05/03
樹蔭中的暗衛靜靜觀察,隨後回宮稟告:「回稟聖上,靜王妃這邊一切安好。」 李承恩聽罷,神情難得柔和。此次災情得以緩解,不僅京中百姓讚譽聲不絕於耳,甚至北境各城皆有人自發性供奉起長命燈,為他與靜王妃祈福。
Thumbnail
2025/05/01
有了紅薯,朝廷終於鬆了口氣。各地的儲糧因這高產作物有了底氣,年節也因此比往年更加盛大而熱鬧,就連邊疆都出現了難得的笑聲。 飢荒不會出現了。這一認知,使得北境數座城的災民終於露出笑容。
Thumbnail
2025/05/01
有了紅薯,朝廷終於鬆了口氣。各地的儲糧因這高產作物有了底氣,年節也因此比往年更加盛大而熱鬧,就連邊疆都出現了難得的笑聲。 飢荒不會出現了。這一認知,使得北境數座城的災民終於露出笑容。
Thumbnail
2025/04/29
寒冬的氣候並不是紅薯該種植的季節,但葉滿枝來自現代,這些難題對她而言根本不算什麼。紅薯生長快速,得知靜王妃這邊的農田已經種下,李承恩便安排人手將實驗田裡成熟的紅薯運往災區,充作賑災糧食。
Thumbnail
2025/04/29
寒冬的氣候並不是紅薯該種植的季節,但葉滿枝來自現代,這些難題對她而言根本不算什麼。紅薯生長快速,得知靜王妃這邊的農田已經種下,李承恩便安排人手將實驗田裡成熟的紅薯運往災區,充作賑災糧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了紅薯,朝廷終於鬆了口氣。各地的儲糧因這高產作物有了底氣,年節也因此比往年更加盛大而熱鬧,就連邊疆都出現了難得的笑聲。 飢荒不會出現了。這一認知,使得北境數座城的災民終於露出笑容。
Thumbnail
有了紅薯,朝廷終於鬆了口氣。各地的儲糧因這高產作物有了底氣,年節也因此比往年更加盛大而熱鬧,就連邊疆都出現了難得的笑聲。 飢荒不會出現了。這一認知,使得北境數座城的災民終於露出笑容。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
Thumbnail
 小時候看父親每頓正餐一定要吃到「米飯」才算吃「飯」,覺得很奇怪,對於幾乎餐餐在家裏吃的我而言,偶爾能夠到外面吃一碗麵就很高興,覺得很新鮮很特別。   的確,就在那時候,大約台灣五○年代開始,政府政策宣導要多吃麵,少吃米,也慢慢將國人的主食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直到八○年代,政府發現米食消費量減少將帶
Thumbnail
此次「元來長這樣」執行step1便是深入雲林元長小農進行訪談🥜,在此次訪談中很榮幸能透過五塊社區發展協會蔡文彬理事長邀請社區內的務農專家李榮堂理事及吳麗娟總幹事進行訪談,而此篇也會與大家分享當地的務農精華!
Thumbnail
此次「元來長這樣」執行step1便是深入雲林元長小農進行訪談🥜,在此次訪談中很榮幸能透過五塊社區發展協會蔡文彬理事長邀請社區內的務農專家李榮堂理事及吳麗娟總幹事進行訪談,而此篇也會與大家分享當地的務農精華!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說到麻豆這個小鎮給我的風雅印象,跟柚子脫不了關係。荷蘭人時期麻豆是西拉雅大社,食物森林環繞的家屋習慣,據載「嘉木森然,屋宇完潔」,在屋舍與居住周邊地週邊,遍植果樹、檳榔、蔬菜、竹木,更有所謂檳榔宅- 一畝檳榔一草堂的園宅住居形式,有寬闊的生活空間,「中為室,四旁列種果木,次第井井,環植莿竹」。
Thumbnail
說到麻豆這個小鎮給我的風雅印象,跟柚子脫不了關係。荷蘭人時期麻豆是西拉雅大社,食物森林環繞的家屋習慣,據載「嘉木森然,屋宇完潔」,在屋舍與居住周邊地週邊,遍植果樹、檳榔、蔬菜、竹木,更有所謂檳榔宅- 一畝檳榔一草堂的園宅住居形式,有寬闊的生活空間,「中為室,四旁列種果木,次第井井,環植莿竹」。
Thumbnail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Thumbnail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Thumbnail
街市菜攤見到久違的上海雞毛菜,12元一斤,欣然買下,五十年前的事浮現腦海。 那年上山下鄉赴東北,每年可以有幾個月在上海,享受「無人管束」的自由。城裡的日子,想到集體戶有幾分自留地,如果培植多種多樣的上海蔬菜改善生活該有多好!於是專程去郊區,採購了雞毛菜,黃瓜,南瓜,茄子,蠶豆,刀豆,扁豆,番茄,辣椒
Thumbnail
街市菜攤見到久違的上海雞毛菜,12元一斤,欣然買下,五十年前的事浮現腦海。 那年上山下鄉赴東北,每年可以有幾個月在上海,享受「無人管束」的自由。城裡的日子,想到集體戶有幾分自留地,如果培植多種多樣的上海蔬菜改善生活該有多好!於是專程去郊區,採購了雞毛菜,黃瓜,南瓜,茄子,蠶豆,刀豆,扁豆,番茄,辣椒
Thumbnail
中午過後,長濱鄉最繁華的街上空無一人,店舖裡多半是老人與小孩。即便如此,有夢最美、築夢踏實,有農民懷抱著夢想,試圖在這塊土地上築夢,期盼為長濱鄉的稻米產業找到一條出路。 他是林張凱耀,是一位懷抱著復興長濱農業,帶動年輕人回鄉的傻瓜青年。
Thumbnail
中午過後,長濱鄉最繁華的街上空無一人,店舖裡多半是老人與小孩。即便如此,有夢最美、築夢踏實,有農民懷抱著夢想,試圖在這塊土地上築夢,期盼為長濱鄉的稻米產業找到一條出路。 他是林張凱耀,是一位懷抱著復興長濱農業,帶動年輕人回鄉的傻瓜青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