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莊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每個人都有事情忙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葉滿枝雖然應接不暇,心中卻仍記掛著一件事,蕭滿芝曾說過盛產稻米的西南方外族。
要徹底讓村民解決糧荒過上好生活,有紅薯還不夠,得有高產的稻米才行,畢竟是人都愛吃飯,是其他食物頂替不了的地位。若是宣羅國的稻米真如傳聞中高產量,那將這種稻種引進便能造福百姓。
宣羅國之行事在必行,葉滿枝由衷希望會有好結果,她在廳堂上宣布這個想法時,眾人驚愕不已。
綠翹當場跪下,臉色煞白:「小姐千萬不可!那一路盜賊橫行,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怎麼辦啊?」
「是啊,娘娘。」各管事異口同聲地勸阻。
「若您有個萬一,別莊怎麼辦?我們怎麼辦?」
葉滿枝莞爾一笑,語氣平靜:「大家放心,我會準備萬全後再出發的。農務方面我也會安排好,我相信你們的能力,出不了事的。」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雖仍滿腹擔憂,卻見王妃態度堅決,也只得無奈接受。
隨著離開的時間接近,不僅別莊的人越漸憂慮緊張,皇宮中的李承恩也煩躁的在御書房踱步,案前奏摺早被他翻得亂七八糟。
不停自說自話地詢問近侍富貴和平安的看法。
「富貴,你說若有賊匪攔路怎麼辦?」
「馬車牢不牢固?馬兒壯不壯碩?別莊的侍衛個個弱不經風,擋不擋得了?」
「不行,平安,快去找邱將軍剿匪,把路上的清一清。」
「…可是這麼短時間剿得乾淨嗎?不行,萬一激怒了他們怎辦。」
轉了半晌,他一拍御案:「算了!朕親自走一趟!」
富貴與平安震驚地對視一眼,御駕親征,那怎麼行!?
「聖上,萬萬不可!」
「國不可一日無君,望聖上思量!」
葉滿枝不知道有人為她擔憂,還興致沖沖地跟蕭滿芝分享以前旅遊的心得,有趣又刺激,甚至遭遇過差點回不了家的事情。
但真再問一次,要不要出國玩,她依舊會前往,因為有太多的人生體驗等著她。
三更半夜,腦海中的蕭滿芝突然表示想歸家的意圖。
『太好了,妳終於想開要回去看妳爹了。』
『嗯…感覺好久沒見到爹爹了。』
兩人像往常那般一搭一唱,氣氛溫馨。
『哈哈,我就說吧!哪有親人不見面的,怎麼說那都是妳爹呀。』
見葉滿枝笑的得意,蕭滿芝忍不住回擊:『那妳怎不去看妳爹。』
『…那垃圾是能跟妳爹比的嘛?』
葉滿枝的父親是個渣得不能再渣的男人,當初要不是她媽當機立斷,也許這輩子就毀在渣男身上,還會鬱鬱寡歡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這些事情對古代人蕭滿芝而言,卻是家常便飯,反倒她爹蕭慎這種一世一雙人才會被嘲笑。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是道永遠跨不過的天塹。
如同葉滿枝不能理解蕭滿芝為何不待見蕭慎,後者也無法理解前者為何不待見葉父,畢竟她母親還是家中主母,外室也沒進家門,為何忍受不了庶子的存在。
於是葉滿枝轉移話題:『剛好跟妳爹說聲我們要去宣羅國一趟。』
『可是…我有點緊張,上次頂撞了爹,回去不知道會不會被唸。』
『不會吧,妳爹上次走的時候,背影多麼孤單淒涼,都想替他掬一把淚了。』
『是嗎?』
『是啊,妳要是怕他唸妳,就讓我出來頂一下。』葉滿枝毫不在意地打趣。
靜謐片刻,蕭滿芝才將憂愁說出
『滿枝…我們會回來的吧,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
她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踏進別國,路途也不一定有官道可走,宣羅國也不確定是否會有所要的稻種,自己的所做所為到底正不正確…,種種的不確定性不停在腦海中打轉。
『當然會回來啊,只是去看一下稻米而已,又不是什麼機密大事,放心吧!而且我們還可以順道去玩一趟,嘿嘿,我還特地去書坊買了有關宣羅國的遊記呢。』
重生為靜王妃的葉滿枝,雖然明白了皇權和階級劃分,但到底沒出過遠門,凡事也有婢女和僕人幫忙,嚴格來說還沒經歷過古代社會的毒打。
對她而言,除了考察稻米外,好好放鬆玩樂一頓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況且,王妃出門怎麼可能只有自己,綠翹、小廝、侍衛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少人,對於蕭滿芝的擔憂,她一點都不以為意。
宣羅可是盛朝的常年附屬小國,土地大小不過盛國的四分之一,關於宣羅國的風俗民情,因長年受盛國文化影響差異也不大。
所以葉滿枝相當安心,反正再不濟還有侍衛呀,怕什麼。
隔日趁著休沐,打著擇期不如撞日的心態,葉滿枝帶上自製的醬罐禮盒,拉著扭捏的蕭滿芝回蕭府。
『怎辦,我好緊張。』
『有什麼好緊張,別慫。』
因為是臨時起意的關係,蕭滿芝並沒來得及遞通牌,只能先讓小廝跑一趟去蕭府,以免雙方互相錯過。
回到久違的蕭府,舊日回憶一一湧上心頭,蕭滿芝望著熟悉的院落,竟有些恍惚。
蕭慎半數家產都在幫助有需要的學子,蕭府這間府邸還是聖上賞賜才住得上,僕人也不多,大半的院落都上了鎖落了灰。
蕭府裡沒有高門府第常見的假山池塘、涼亭花園,只有一大片務實的果樹、菜園,要不是主人家喜靜,恐怕跟葉滿枝一樣,養上雞鴨鵝來實現食肉自由。
「娘娘金安。」
「娘娘您回來了,快去嚐嚐娟嬸特地為您做的糕點。」
「老爺還在佛堂誦經,娘娘不用著急,慢慢吃。」
府裡僕人見小姐回來,個個驚喜萬分。
他們大都是家生子,世世代代服侍蕭府,老的小的見到來人都滿臉歡喜,畢竟自從小姐嫁入靜王府後就咸少回來。
蕭府要伺候的主子只有一人,工作量並不多,所以老一輩的紛紛放下手邊工作,來跟小姐閒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