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稻救產業 長濱青農9年種出懷舊好味道

2021/09/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東縣長濱鄉,位於臺東縣的最北邊,距離臺東市區1.5小時車程。近年來長濱鄉被背包客譽為「臺東的秘境」,絕美的海岸線和海天一色的景致,吸引非常多遊客到訪。長濱鄉和多數鄉鎮一樣面臨人口老化、年輕人外移的困境,雖然這裡曾經是種出皇米的優良稻米產地,但是狹小、破碎的耕地,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導致長濱鄉的稻米產業始終無法像花蓮的池上鄉、富里鄉一樣,撐起整個地方發展。
中午過後,長濱鄉最繁華的街上空無一人,店舖裡多半是老人與小孩。即便如此,有夢最美、築夢踏實,有農民懷抱著夢想,試圖在這塊土地上築夢,期盼為長濱鄉的稻米產業找到一條出路。
「HI~好久不見!」開著貨車搖下車窗,揮動曬得有些黝黑的手臂向我打招呼,他是林張凱耀,是一位懷抱著復興長濱農業,帶動年輕人回鄉的傻瓜青年。他是阿美族原住民,大學畢業以前的人生是以當棒球國手為目標,後來因為受傷,25歲的時候返鄉接手母親的稻田,從零開始學習用自然農法種植稻米。
會想用自然農法的原因,除了為了家人種出健康無毒的米,加上讓這塊土地永續經營以外,現實的原因是有機或是自然農法的稻米價格是一般稻米的三倍,雖然要付出更多的勞力和時間,但整體來說是創造新產業模式的機會。「我想找到一個產業模式讓年輕人可以安心回家!」眼神閃耀著光芒,凱耀堅定地說,然而這份堅定的背後,是9年持續不懈的努力。
稻子今年死光 明年就會種了
談起剛開始種稻的情景,凱耀形容當時的慘況:「都被隔壁田的農夫笑啊,說我稻子長不齊、田裡的福壽螺都跟棒球一樣大。」
在大部分農民都使用慣行農法的長濱鄉,沒人能教他如何不噴藥又能把米種好,只好土法煉鋼、年復一年不斷嘗試,「今年失敗了稻子死光,那就明年再試一次,幾年下來就會種了」凱耀笑著說。
而這麼一試就是4、5年的時間,他總算知道只要秧苗長到一定高度福壽螺就不會吃;也知道可以配合清明時節,利用氣溫的變化,讓負泥蟲自己死去。之後再花了4、5年的時間,打響了「長濱金剛米」的名號。
打響金剛米名號 找回遺失的好味道
以傳統慣行稻米來說,一年兩穫的情況下至少要種植10公頃以上約3個棒球場的面積,才能有百萬元的年收;但凱耀打造自然農法稻米品牌,並一手包辦耕種、收割、加工、包裝到行銷販售,他在一年一穫的情況下,僅3公頃的耕地面積就達到了百萬年收。而撇除收入,凱耀的努力重新找回了長濱米的好味道: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村裡的婆婆吃到我的米,跟我說『這就是她小時候吃到的長濱米的味道』,這讓我非常振奮又感動」他激動地說。
然而,現實的狀況是,即使成功打響「長濱金剛米」的名號,但是要用「種稻」來喚回青年返鄉依舊是很困難的。凱耀說「雖然我自己可以做到,但我不敢跟朋友們說可以回長濱種米,會覺得是在騙他們」。關鍵問題在於長濱依舊缺乏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凱耀是靠自己的力量串起整個生產到銷售的過程,但沒辦法保證所有人都能跟他一樣做到。
凱耀發現要藉由復甦家鄉產業來吸引青年回鄉,只靠個人英雄式的奮鬥是不行的,唯有找到一個從產地到銷售的獲利模式,農業的復甦才能長久。至於長濱是否真的能找到這條產業鏈呢?這個故事就跟另外一位從臺北移居臺東長濱十多年,同樣懷抱生態永續夢想的農夫有關了。
    鄭群騰
    鄭群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