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菜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街市菜攤見到久違的上海雞毛菜,12元一斤,欣然買下,五十年前的事浮現腦海。

那年上山下鄉赴東北,每年可以有幾個月在上海,享受「無人管束」的自由。城裡的日子,想到集體戶有幾分自留地,如果培植多種多樣的上海蔬菜改善生活該有多好!於是專程去郊區,採購了雞毛菜,黃瓜,南瓜,茄子,蠶豆,刀豆,扁豆,番茄,辣椒等等種籽。春暖花開的日子返回農村,把南方的菜籽一一種下。其中,最快出土、最先成熟的就是雞毛菜。

鄉下人見到,好奇地問那是什麼。當聽到「雞毛菜」三個字時,都會淫褻地笑起來。北方農民喜歡罵髒話,最普及的是「雞巴毛」。如今親眼看見「雞巴毛的菜」,自然想入非非起來。

當時,生產隊把一塊會冒地下水的黑土地分給我們,沒想到這片無人要的荒地,竟長出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當地人從未見過的蔬菜,尤其是「雞巴毛的菜」,長得比上海見到的還要好,青翠的葉子,白嫩的梗子,嬌小玲瓏,人見人愛。

大部分的蔬菜當地人都不認識,唯有一樣紅米莧他們熟悉。鄉下人指著宅基地邊緣一排排又粗又高的紅米莧說:「那是用來餵豬的野菜呀!」言下之意,上海人居然吃豬飼料。

不會和阿鄉計較。我們的紅米莧又軟又糯,炒時放兩個蒜頭更入味。「血淋淋」的菜汁,讓人食慾大增。

那時,公社還有很多知青集體戶,人們都一門心思「接受再教育」,白天下田幹活,晚上煤油燈下「學毛選鬥私批修」,誰也不像我們全心全意種植蔬菜,一心一意享受生活。結果,我們的蔬菜多得吃不完,田裡的茄子辣椒黃瓜來不及收割,黃瓜「進化」為名副其實的老黃瓜,青辣椒「搞顏色革命」變成了紅辣椒,絲瓜「脫胎換骨」變成絲瓜精,茄子「泛濫成災」要用大麻袋裝,一袋一袋的送人⋯⋯

現在來看,我們那時就奉行了「躺平主義」,堪稱「躺平一族」的「祖師爺」。後來,後來就沒有了,被鄰隊先進集體戶「和平統一」收編,「回歸」一窮二白的日子。

「雞巴毛的菜」一去不復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雋的沙龍
6會員
338內容數
中國的文革浩劫,眨眼五十年過去了。片言隻語的回憶回顧和緬懷,既可以紓緩我們的心結,又可以教育啟發我們的後代,防止悲劇重演。
葛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2
敲門 每次外出回家,進屋之前不管室內有沒有人,都會先敲門,然後開鎖入屋,這已成為我的習慣。 也許你會奇怪:明知家裡無人,還敲甚麼門?問得對,且聽我解釋。 首先,入室先敲門,是出於禮貌,以示對人的尊重,避免室內人受到驚嚇,也讓人家有心理準備。 有時明知無人,但我仍然敲門,那是提醒屋裡的一狗兩貓
2025/04/02
敲門 每次外出回家,進屋之前不管室內有沒有人,都會先敲門,然後開鎖入屋,這已成為我的習慣。 也許你會奇怪:明知家裡無人,還敲甚麼門?問得對,且聽我解釋。 首先,入室先敲門,是出於禮貌,以示對人的尊重,避免室內人受到驚嚇,也讓人家有心理準備。 有時明知無人,但我仍然敲門,那是提醒屋裡的一狗兩貓
2025/03/29
鳥鳴 半夜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啾啾雎雎」的鳥鳴喚醒。以為是五點,看錶方知三時,不禁惱火。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你起得早去找蟲食呀,幹嘛吱吱喳喳擾人清夢? 曾問一智者鳥為何而鳴。智者曰:「一為求偶,二圖歡愉。」求偶媾女我認同,圖歡愉也對,但似乎漏了「三」——驚恐也會鳴叫。見過一隻誤闖房間的麻
2025/03/29
鳥鳴 半夜睡夢中,突然被一陣「啾啾雎雎」的鳥鳴喚醒。以為是五點,看錶方知三時,不禁惱火。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你起得早去找蟲食呀,幹嘛吱吱喳喳擾人清夢? 曾問一智者鳥為何而鳴。智者曰:「一為求偶,二圖歡愉。」求偶媾女我認同,圖歡愉也對,但似乎漏了「三」——驚恐也會鳴叫。見過一隻誤闖房間的麻
2025/03/26
善解人意(6) 家裡出現一隻小壁虎。 晚上看電視,發現牆上有黑東西爬過,仔細一看,一隻可愛精靈的小壁虎。 壁虎又名「簷蛇」,食蟑螂蚊子蜘蛛,是人類的好朋友。家有壁虎,必有益處,所以我不抗拒,任其自由行。 當然有好也有不好。不好之處,牆壁上會留有拉屎撒尿的痕跡。 這天早上起床,發現地上一攤嘢
2025/03/26
善解人意(6) 家裡出現一隻小壁虎。 晚上看電視,發現牆上有黑東西爬過,仔細一看,一隻可愛精靈的小壁虎。 壁虎又名「簷蛇」,食蟑螂蚊子蜘蛛,是人類的好朋友。家有壁虎,必有益處,所以我不抗拒,任其自由行。 當然有好也有不好。不好之處,牆壁上會留有拉屎撒尿的痕跡。 這天早上起床,發現地上一攤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上次到中正紀念堂是往南門方向走找吃的。今天我們背著方向往北走在杭州南路上,看到一家上海點心店,覺得不錯就進去。 點完餐,朋友去拿了兩個小菜,干絲跟木耳,乾絲還滿好吃的,木耳也不錯,只是這似乎不是上海點心的小菜,而是一般店都會有的小菜。 干絲是一種以豆腐皮為原料,切成細絲後拌入調料製成的小菜。這道
Thumbnail
上次到中正紀念堂是往南門方向走找吃的。今天我們背著方向往北走在杭州南路上,看到一家上海點心店,覺得不錯就進去。 點完餐,朋友去拿了兩個小菜,干絲跟木耳,乾絲還滿好吃的,木耳也不錯,只是這似乎不是上海點心的小菜,而是一般店都會有的小菜。 干絲是一種以豆腐皮為原料,切成細絲後拌入調料製成的小菜。這道
Thumbnail
一開始茴家夢想要種菜,都種不出來,被蟲啃得只剩草,一氣之下把沒毒的草煮來吃,有的還生吃,那段時間我發現體力反而變很好,身體狀態很清爽。我就想,既然草這麼好長、這麼有生命力,為什麼不吃草就好? 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不習慣吃野菜,野菜難道營養價值不高嗎? 我發現也許是因為市場機制,沒有人願意推廣這種
Thumbnail
一開始茴家夢想要種菜,都種不出來,被蟲啃得只剩草,一氣之下把沒毒的草煮來吃,有的還生吃,那段時間我發現體力反而變很好,身體狀態很清爽。我就想,既然草這麼好長、這麼有生命力,為什麼不吃草就好? 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不習慣吃野菜,野菜難道營養價值不高嗎? 我發現也許是因為市場機制,沒有人願意推廣這種
Thumbnail
以前住都市時,只認識香蕉。後來開始到有機店採買蔬果,偶爾會看到芭蕉。2015年移居台東長濱,有了自己的農地可以種植之後,發現長濱家家戶戶都種蕉,而且大多是芭蕉。吃了長濱出產的芭蕉,才知道芭蕉如此美味,更勝於香蕉,相較之下,香蕉的濃厚香味,倒有些膩了。
Thumbnail
以前住都市時,只認識香蕉。後來開始到有機店採買蔬果,偶爾會看到芭蕉。2015年移居台東長濱,有了自己的農地可以種植之後,發現長濱家家戶戶都種蕉,而且大多是芭蕉。吃了長濱出產的芭蕉,才知道芭蕉如此美味,更勝於香蕉,相較之下,香蕉的濃厚香味,倒有些膩了。
Thumbnail
玉米,在我們家似乎和其他的青菜有著不同的特殊地位。青菜負責提供營養、維持日常所需,而玉米則是用甜甜的香氣、QQ的口感擄獲大家的味蕾,為生活增添幸福的感覺。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最適合下午放學回到家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小朋友。因此每年春夏之際,一聲「阿媽種玉米給你吃!」或許就是我家阿媽疼孫的方式吧。
Thumbnail
玉米,在我們家似乎和其他的青菜有著不同的特殊地位。青菜負責提供營養、維持日常所需,而玉米則是用甜甜的香氣、QQ的口感擄獲大家的味蕾,為生活增添幸福的感覺。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最適合下午放學回到家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小朋友。因此每年春夏之際,一聲「阿媽種玉米給你吃!」或許就是我家阿媽疼孫的方式吧。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