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小村莊裡,村民們信守一個古老的約定:只取自己需要的資源,並且永遠記得與他人分享。村子中央有一棵神奇的資源樹,每天都會由熱心的鄰里捐獻一些果實,這些果實代表著大家互助與關懷的力量。
爸爸的善良教誨
村裡有一位慈愛的爸爸和他的孩子小星,小星雖然與眾不同,但擁有一顆聰慧的心。一天,當資源樹送來一大筐果實時,爸爸溫柔地對小星說:「我們已經得到很多了,再拿就超過了。我們應該留下一些資源給更需要的人。」爸爸的語氣充滿關懷,他提醒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當有人生活困難時,這些果實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可是,小星有點擔心,他認真回應說:「但是我們今天足夠了,可能下個月又不夠用了。為什麼不趁著大家願意捐獻的時候,一次把資源都補齊?」小星的腦海裡盤算著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心想若能現在全部存起來,以後就能安心許多。聽到這話,爸爸停下腳步,蹲下來與小星平視,耐心地解釋道:「親愛的小星,我明白你的擔心。未來確實充滿未知,但我們取資源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這棵樹上的果實,其實是鄰里們彼此的愛心和幫助。如果我們一次就把所有果實拿走,那那些正急需幫助的朋友就可能拿不到。我們要學會節制和分享,這樣大家才會一直受到照顧。
」爸爸說話時,不僅語重心長,還用手輕輕拍拍小星的肩膀,讓他感受到愛與信任。
正當爸爸和小星思索這個道理時,他們遇見了一位走路蹣跚的老奶奶。老奶奶因為腳受了傷,今天正好來到資源樹前,卻因為捐獻者取走太多而只見寥寥無幾的果實。看到這情景,小星忽然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便與爸爸一起留下了部分果實,熱心地遞給了老奶奶。老奶奶滿懷感激地說:“謝謝你們,這些果實讓我有力氣回家休息,也讓我相信,這個世界充滿溫暖與愛
。”
大城市的不同風景
後來,爸爸與小星決定離開那片熟悉的鄉村,前往熱鬧的大城市,體驗新的世界,也把他們在村莊裡學到的善良與分享帶到更遠的地方。
進入大城市後,眼前是一片高樓大廈、繁忙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這裡的生活雖然充滿機會,但同時也隱藏著許多不一樣的挑戰與考驗。有一天,爸爸與小星在繁華的都市公園裡散步時,發現一位中年漢子因一點小事而對正在路邊辛苦等待公交的乞討者大聲呵斥。他臉上展現出刻薄而冷漠的神情,旁邊的行人則匆忙地走過,似乎都不願意停下腳步了解他的理由。
小星看到這一幕,眼眶微紅,疑惑地問道:「爸爸,為什麼有些人會那麼不友善呢?他們就不能像我們在村裡那樣互相照顧嗎?」爸爸蹲下來,溫柔地握住小星的小手,平靜地說:「小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有時候心裡的不快或壓力會讓人變得不善良。但這並不是我們要學習的道理。真正的善良,不會因為別人的不友善而改變。我們就要像陽光一樣,散發出溫暖,幫助那些在陰影裡徘徊的人。」
爸爸帶著小星走向那位乞討者,他們並沒有急著去指責那位中年漢子,而是輕聲詢問那位乞討者是否需要飲用水和一些小點心。乞討者臉上露出驚訝的同時,也流露出久違的溫暖微笑。小星看到這情景,心中慢慢明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善良就像是一盞明燈,不僅能照亮自己的前路,也會影響到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爸爸與小星走訪了城市中的各個角落。他們遇到過匆忙而漠然的路人,也遇到過心存善意、默默付出的人。每當遇到令人心寒的不善良行為時,爸爸總是借機與小星分享一個小故事:曾有一位老人,在寒冷的冬天因為一雙手的溫暖而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爸爸告訴小星:「即使這個城市裡偶爾會有傷人的言語和冷漠的行動,我們仍然要用我們的善心,去改變這個世界的一角。善良不是為了換取回報,而是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愛的溫度。」
小星點了點頭,漸漸學會了觀察這忙碌都市中每一支微小的溫情。他發現,當他和爸爸主動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時,周圍的人似乎也受到了感染,會多停下來看看多問一聲。
看見了濫用資源的窮人
有一天,爸爸和小星在社區中心附近的公共廣場散步時,突然注意到一個讓小星內心翻湧的場景:有些窮人並沒有像從前那樣懂得節制,反而濫用了資源。小星站在角落裡,眼神迷茫與不安交織。他心中暗道:「為什麼有的人總是一味地拿取,彷彿世界上沒有其他人需要這些資源?他們是不是也曾經毫無依靠、徬徨過呢?」看著那些急忙將超出自己需要的大量物資塞進手中的人,小星的內心充滿了疑惑和失落。他既感受到濫用資源所帶來的不公,又隱隱地產生了對這種行為的恐懼,擔心如果大家都這樣做,那些真正急需幫助的人將無法得到及時的照顧。
正當小星的心中翻起情緒的巨浪時,他鼓起勇氣向爸爸詢問:「爸爸,這樣做是對的嗎?為什麼有些人會不顧別人的需要,拿走太多呢?」爸爸蹲下來,溫柔地握住小星的小手,用平靜而堅定的語氣說道:「小星,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他們的故事。有些人因曾經遭遇過太多困難,心裡時常擔心明天會沒有東西可以依靠,才會急於拿取更多。但這並不代表這是正確的做法。我們從資源樹下學到的,是如何在得到幫助的同時保持感恩與自律,讓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都有機會獲得一點溫暖與支持。」
聽著爸爸的解釋,小星靜靜地靠在爸爸的肩頭,心中思緒萬千。他想到村莊裡,鄉親們彼此守望相助的情形,那份平衡的分配帶給每個人安心與希望;而如今看到的情景,就像破碎的夢一樣,讓他心裡酸楚。他默默地在心底立下誓言:「我要學會更多,讓我的心裡充滿節制與溫柔,無論環境多麼複雜,我都不會忘記和別人分享那份珍貴的愛。」
隨後,爸爸和小星看到一位因濫用資源而失去了公平機會的老人,他正因為缺少足夠的生活用品而顯得格外虛弱。這一幕讓小星的心跳頓時加速,他握緊了小小的拳頭,心中暗自發誓,要用自己的行動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真正感受到溫暖。他主動走向老人,和爸爸一起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並耐心地將節制取用的理念實際化。這個舉動讓小星內心那盞善良之燈愈發明亮。
志工的良心建議
「我們的善良,會不會造成他人的貪婪呢?
」正當小星默默思索這些問題時,一位年輕的志工走上前來,語氣急切卻也帶著難以抑制的憤慨說道:「小星,你們還是將資源全部拿走吧!我們最近發現有個社團因為資源沒發完,不斷找人搶奪這些資源,然後上網轉賣牟利,這實在太不應該了。與其讓他們從中獲利,我還不如把這些全部送給真正需要的人!」
聽到這席話,小星的心情頓時泛起了波瀾。他內心充滿疑惑與糾結:一方面,從小在村裡學到的教誨讓他堅信「取之有度,才能惠及他人」,而另一方面,志工的話又似乎在告訴他,這個大城市裡充滿假冒、奸詐的勢力,正蠢蠢欲動要侵蝕這來之不易的資源。小星低頭沉思,內心回響著:「如果我放棄節制,是不是就能阻止那些不義之徒的陰謀,讓資源真正送達需要的人手中呢?
」他的心像翻滾的潮水,一時難以抉擇。
就在這時,爸爸輕輕握住了小星的手,語氣溫柔而堅定地說:「小星,我明白你內心的動搖,也理解現在的局勢令人焦慮。但是,我們的善良和節制並非只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信念。當我們決定如何取用資源時,不應該僅僅因為怕被壞人利用,就失去了本來的原則。應對那些惡意搶奪的行為,我們可以要求更完善的管理措施,或者將資源分發給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讓慌亂和恐懼驅使我們做出違背自己初衷的決定。」
小星抬起眼睛,看著爸爸那堅定卻溫暖的目光,慢慢地回憶起村裡的點點滴滴:每一個果實都是眾人共同呵護的結果,每一分資源都代表著相互信任與責任。他內心深處那顆純真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明白到:即使外面的世界複雜且充滿危險,我們也不能輕易放棄最初的信念。
在那之後,爸爸與小星還是選擇了按照村裡的傳統,堅守「適度取用、分享普及」的原則。他們聯合其他志工,改進資源管理機制,讓每一件物資都有專人監管,不給那些意圖作惡的人可乘之機。志工們也跟小星解釋過,剛才的提議只是一時的反應,而非長遠之策。真正的解決辦法,是加強整個社區的透明度與互信,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守護這份資源的行動中,從根本上杜絕資源被惡意盜用的現象。
後記-停車場的故事
因為小兒發展遲緩,我領有身心障礙的車牌(我算是身障陪同者)。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猶豫「應不應該將車停進身障格」。畢竟小兒外觀與常人無異,而且很多時候我是獨自開車上班,實在沒有「正當理由」停進身障格。(但是在法規上,我可以先用一般身份參加公立停車場抽籤,然後使用身障優惠購買停車月票)
我當時的想法是:身障格本來是給「坐輪椅」的行動不便者,我跟小兒都沒這個需求。如果我現在占用了它,下一秒如果真的有輪椅族要停車,豈不是排擠了他們的權益?
有一天我在停車場與管理員聊到這個困擾,他給了我建議:「先生你可能沒想過,停車場經常是會客滿的。客滿的時候不是裡面真的沒空位,有時候仍有身障車位或親子車位。只是外面排隊的汽車太多,就算有空位也進不去。
你明明有身障停車資格,如果你現在堅持停在一般車位;到了停車場客滿的時候,你現在的善良就會害到後面的車進不來。我反而建議你乾脆一開始就停進身障車位,我們的調度會比較方便。」
這是一個改變我觀念的小故事,與你分享。歡迎留言回饋你的想法,更歡迎抖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