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技能悖論」與「資訊焦慮」:在吵鬧市場中,建立你的寧靜獲利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投資這條路說來也怪,明明是自己的錢卻老是想聽別人怎麼說。一下怕錯過什麼驚天動地的明牌,一下又被財報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搞得頭昏腦脹。久而久之,很多人就在這種追逐與迷茫中,繳了不少「學費」。羊羹我這幾年摸索下來漸漸覺得,與其道聽塗說,不如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遊戲規則」,這可能才是走向長期安穩獲利的真諦。


我想分享一些跳脫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察,從怎麼看財報、怎麼面對分析師,到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乃至於在全球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不是什麼必勝秘笈,更像是一份個人的「修煉心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迷思一:財報數字就是一切?——你真的看懂「股東盈餘」了嗎?


拿到一家公司的財報,密密麻麻的數字,很多人第一個看的就是「每股盈餘(EPS)」或者「淨利」。好像這些數字漂亮公司就值得投資。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華倫・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蒙格曾說,他寧願要一個模糊的正確,也不要一個精準的錯誤。這句話用在看財報上,真是再貼切不過。


財報上的「淨利」,是會計師依照會計準則算出來的,它很重要,但未必能完全反映一家公司真實的「賺錢能力」。像是「股東盈餘」(Owner's Earnings)這個概念,雖然比較少人提,但它更能貼近一家公司在維持現有營運規模與競爭力後,真正能自由運用的現金。它與帳面淨利或自由現金流的主要區別,在於對「資本支出」的看法。


所謂資本支出,簡單說就是公司為了維持或擴大營運而投入的錢。但這筆錢其實可以分成兩種:「維持性資本支出」和「成長性資本支出」。前者是為了讓公司能繼續好好活下去,像是修理舊機器、汰換老舊設備;後者則是為了讓公司未來能賺更多錢,像是蓋新廠房、投入新技術研發。


傳統的自由現金流計算,常常會把這兩種支出混為一談全部扣掉。這麼一來,一家正在積極擴張、投入大量「成長性資本支出」的優質企業,其自由現金流數字可能就會變得很難看,讓人誤以為它不賺錢。


打個比方,一家快速成長的連鎖飲料店,今年賺了1000萬,但為了明年能開更多分店,它花了800萬去買新設備、裝修新店面(成長性資本支出),只花了50萬維護舊店(維持性資本支出)。如果只看傳統自由現金流,可能會覺得它只剩下150萬,好像不太行。但如果用「股東盈餘」的角度看,它在維持現狀後,其實有高達950萬的潛在現金可以運用。


另一個例子是通路商。有些快速成長的通路商,為了應付不斷增加的訂單,需要大量採購庫存。這些增加的庫存,在財報上會顯示為營運現金流的減少,導致自由現金流數字不好看。但如果這家公司的獲利能力(股東盈餘)其實很強,那這種因成長而導致的現金流「減少」,反而是個好現象。


所以看財報數字不能只看表面。更重要的是去理解數字背後的商業邏輯。財報像是一面「後照鏡」,它完美地記錄了公司「過去」的表現,但它無法完全告訴我們「未來」會怎麼樣,尤其是那些潛在的、還沒發生的風險。這就需要我們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迷思二:跟著大師與分析師就能躺贏?——「獨立思考」的血淚與回報


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投資大師的「金句」和分析師的「買進建議」。很多人覺得,跟著這些聰明人走,總比自己瞎子摸象來得強。但羊羹的經驗是,盲從往往是虧損的開始。


想想那些傳奇投資者,像是巴菲特,他最核心的教誨之一,其實就是「為自己思考」。他的導師班傑明・葛拉漢也是如此。而一些作風更為低調、但績效驚人的投資者,像是鮑伯・羅伯蒂(Bob Robotti),更是將「激進獨立思考」發揮到極致。


據說他的公司裡不看財經新聞台,也不訂閱券商那些五花八門的研究報告,他們專注的是從公司的原始財報、產業的一手資料中,去挖掘事實,尋找那些在統計數據上被嚴重低估的「璞玉」。


這種「獨立思考」,聽起來很酷,但實踐起來卻非常反人性。因為這意味著,你必須在市場一片看好時保持警惕,在市場極度恐慌時敢於進場。這需要極大的定力和對自我判斷的信心。


當然完全不理會宏觀環境的變化,也可能讓你錯失一些重要的「結構性轉變」的訊號。像是全球性的關稅壁壘調整、或是重大的產業政策轉向,這些都可能對你持有的公司產生深遠影響。所以也不是說要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比較好的做法是將這些宏觀資訊,視為對你原本「由下而上」的投資邏輯的一種「壓力測試濾網」,而不是直接當作買賣股票的「交易觸發器」。


打個比方,因為看好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而買入,後來新聞說這個產業可能面臨新的環保法規。這時候不應該馬上恐慌性賣出,而是應該回頭去檢視:這個新法規,對這家公司的成本結構、競爭優勢、長期獲利能力,到底會產生多大的實質影響?如果影響不大,甚至公司有能力轉嫁,那市場的短期恐慌,反而可能是個加碼的好機會。


至於那些估值模型,有些價值投資者甚至推崇「棒球棒估值法」——如果一個投資機會的好壞,不能像棒球棒一樣「乓」一聲打在你頭上那麼明顯,需要你用複雜的Excel模型算個三天三夜才能說服自己它「可能」便宜,那它大概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好機會。這背後的道理,是強調安全邊際和投資的「顯而易見性」。


我的表格,我的信仰:打造個人化「印鈔系統」的實戰告白


說到Excel,前面提到有些投資者對它敬而遠之,主要是怕陷入「精算的錯誤」。但羊羹我自己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表格控」。對我來說,試算表不是用來預測股價的魔法水晶球,而是承載我「個人投資邏輯與策略」的骨幹。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很容易受到情緒、市場噪音、甚至只是今天心情好壞的影響。但一個設計良好的試算表,它沒有情緒,它只會忠實地執行你事先設定好的規則。


我的做法是,把我對「理想公司樣貌」的想像,轉化為一系列可以量化或質化的篩選條件,然後用試算表來快速掃描市場上成百上千的股票,找出那些初步符合我標準的「候選人」。這個過程,大大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我因為時間精力有限而錯過一些潛在的機會。


更進一步,我還會在表格中,針對不同的產業特性、區域風險、甚至是一些特定的財務指標,賦予不同的「勝率加權」。打個比方,對於那些我認為護城河較深、但成長性可能趨緩的產業,我給的估值容忍度可能會高一些;而對於那些高成長但風險也較大的新興產業,我的安全邊際要求就會更嚴格。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好比說突如其來的關稅壁壘,或是某個國家發生非理性動盪時,我的投資組合因為事先做了這樣的「風險預調權重」,受到的衝擊就能相對減輕。


當然,建立和維護這樣一個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思考。但它最大的價值,是幫助我對抗一個投資中最可怕的敵人——「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研究一家公司越久,投入的心力越多,就越容易「愛上」這家公司,然後開始只看得到它的好,忽略它的壞。


所謂「知道得越多,越以為自己了解」,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達克效應」或「知識的幻覺」。很多分析師可以把晶片製程講得頭頭是道,好像明天就能去台積電上班一樣,但這種「了解」往往是表面的,很容易讓人做出誤判。即便再小心,我也陷入過好幾次這樣的陷阱。


而一個設計良好的系統化表格,就像一個冷靜的副駕駛。當你因為過度自信而想踩油門狂飆時,它會亮起警示燈,提醒你:「等等,根據我們設定的規則,這個指標已經超標了。」它能有效地避免自己因為一時的「感覺良好」或「知識幻覺」,而做出「賭徒式」的決策。這或許比單純防範表格本身的「垃圾進,垃圾出」問題,還要更重要一些。


---羊羹學堂訂閱牆預備處---

羊羹學堂功德箱
本篇內容共 873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投資理財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途的羊羹
57會員
383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迷途的羊羹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想讓自己的投資組合更穩健,甚至打造出源源不絕的被動收入嗎?關鍵可能不在於追逐市場熱點,而是學會看懂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創造能力」。羊羹我這次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套從根本出發,透過理解ROIC精神、檢視現金流量品質,再到實際篩選步驟的完整思路。
Thumbnail
2025/06/01
想讓自己的投資組合更穩健,甚至打造出源源不絕的被動收入嗎?關鍵可能不在於追逐市場熱點,而是學會看懂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創造能力」。羊羹我這次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套從根本出發,透過理解ROIC精神、檢視現金流量品質,再到實際篩選步驟的完整思路。
Thumbnail
2025/05/28
在股海浮沉,我們都曾困惑,為何有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市場上的風風雨雨,究竟是機會還是陷阱?羊羹我長期觀察下來,發現許多投資的成敗,關鍵往往不在於多麼高深的技巧,而是能否建立一套清晰、獨立的思考框架。
Thumbnail
2025/05/28
在股海浮沉,我們都曾困惑,為何有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市場上的風風雨雨,究竟是機會還是陷阱?羊羹我長期觀察下來,發現許多投資的成敗,關鍵往往不在於多麼高深的技巧,而是能否建立一套清晰、獨立的思考框架。
Thumbnail
2025/05/25
在股海中浮沉,我們是不是常常會問自己,到底怎樣才能找到那些真正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公司?有時候看著別人賺錢好像很容易,但輪到自己操作時,卻又常常摸不著頭緒。其實羊羹我一路走來也踩過不少坑,後來才慢慢體會到,回歸基本面,學習從財務數據中挖掘企業的真實價值才是相對穩健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5/25
在股海中浮沉,我們是不是常常會問自己,到底怎樣才能找到那些真正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公司?有時候看著別人賺錢好像很容易,但輪到自己操作時,卻又常常摸不著頭緒。其實羊羹我一路走來也踩過不少坑,後來才慢慢體會到,回歸基本面,學習從財務數據中挖掘企業的真實價值才是相對穩健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股市投資遇到的常見盲點及錯誤觀念,怎麼樣才能保證在股市上獲利,文章中以一個兩個小孩辯日的故事來設闡述、讀者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改變錯誤觀念。
Thumbnail
股市投資遇到的常見盲點及錯誤觀念,怎麼樣才能保證在股市上獲利,文章中以一個兩個小孩辯日的故事來設闡述、讀者需要轉變思維方式,改變錯誤觀念。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在股市投資中,只有少數異能人士才能真正成為贏家,發現其思維模式是相對高維的存在,而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則處於高危、高度危險的韭菜中。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負責、誠實、善良、踏實的思維模式,讓每位投資者都有機會跨越維度,成為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要知道,你到你在股市虧多少,你才願意付費學習?如果連一丁點學費都不願意付出的話,遲早會虧大錢,我的技術與交易策略都是磨練出來的,當然不會讓讀者認為我是在斂財,但是定價就是必須要殘忍一點,否則會虧大錢。如今我的交易策略已經可以把學生的勝率提高,選擇權買方也至少提高到40%,正常初學者做買方
Thumbnail
要知道,你到你在股市虧多少,你才願意付費學習?如果連一丁點學費都不願意付出的話,遲早會虧大錢,我的技術與交易策略都是磨練出來的,當然不會讓讀者認為我是在斂財,但是定價就是必須要殘忍一點,否則會虧大錢。如今我的交易策略已經可以把學生的勝率提高,選擇權買方也至少提高到40%,正常初學者做買方
Thumbnail
這篇我寫的心情很複雜,總之就是勸世文。 看不懂規則不要入場,除非你覺得投進去的錢蒸發你沒差。 ※註:本文含有怪力亂神成分。
Thumbnail
這篇我寫的心情很複雜,總之就是勸世文。 看不懂規則不要入場,除非你覺得投進去的錢蒸發你沒差。 ※註:本文含有怪力亂神成分。
Thumbnail
要交易提高勝率就是要不斷地觀察與練習
Thumbnail
要交易提高勝率就是要不斷地觀察與練習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一直在股市投資二十年的粉絲,對市場的渴望和努力,但至今依然錯失理想收益。作者提及了一些成功率極高的培訓案例,並介紹了一些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步驟。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一直在股市投資二十年的粉絲,對市場的渴望和努力,但至今依然錯失理想收益。作者提及了一些成功率極高的培訓案例,並介紹了一些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步驟。
Thumbnail
本週內容:(1)黃仁勳演講、(2)投資、投機與賭博分界線、(3)財富自由不是終點、(4)滯脹會發生嗎、(5)比起羨慕你有很多事可做、(6)民眾買屋建商卻沒信心、(7)如何跟單、(8)我適合全職投資嗎、(9)為什麼散戶總賠錢、(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迅得/意德士/威宏-KY/台耀
Thumbnail
本週內容:(1)黃仁勳演講、(2)投資、投機與賭博分界線、(3)財富自由不是終點、(4)滯脹會發生嗎、(5)比起羨慕你有很多事可做、(6)民眾買屋建商卻沒信心、(7)如何跟單、(8)我適合全職投資嗎、(9)為什麼散戶總賠錢、(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迅得/意德士/威宏-KY/台耀
Thumbnail
誰?沒有在股海迷失方向過? 剛開始的不懂事,總好過一輩子都不懂事好。 要是一輩子不懂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有些人愛追風,人家追什麼股,你也追什麼股,人家吃肉,你只喝到湯,人家豐收,你卻落得追高殺,從來沒想過去研究一下你買的股票,眼中只剩下-賺錢。 事實證明,短暫可能可以賺到錢,但非長久
Thumbnail
誰?沒有在股海迷失方向過? 剛開始的不懂事,總好過一輩子都不懂事好。 要是一輩子不懂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有些人愛追風,人家追什麼股,你也追什麼股,人家吃肉,你只喝到湯,人家豐收,你卻落得追高殺,從來沒想過去研究一下你買的股票,眼中只剩下-賺錢。 事實證明,短暫可能可以賺到錢,但非長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