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賭石經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90年代中期,我去了趟雲南,順道去了緬甸瓦城(當地人叫「曼德勒」),體驗了一次賭石的經歷。

在瓦城的一家翡翠商店門口,堆放了一大攤翡翠原石,許多人在那裡看料,很快有不少人出價並買了下來。大多是小賭,約在人民幣5000元至10萬元之間。翡翠原石像一個個西瓜,有皮包裹著,根本不知道「肉」是怎麼樣的。轉眼之間就決定了你買的石頭是「漲」了還是「虧」了,輸贏全憑你自己的眼睛。

其實,看別人賭石,就像上海人喜歡看西洋鏡,根本就像是一場電影。如同牆上掛著的皮鞭和寶劍,看著挺嚇人,但如果你真的掏錢去買你根本不知道結果的石頭時,牆上的皮鞭和寶劍有可能真的抽到你身上或刺到你身上,讓你痛,讓你流血。你還敢玩嗎?

想玩翡翠,就必須玩過賭石。我決心賭一次。我仔細看了眼前每一塊石頭,從別人身上的經驗中總結,再結合自己看貨的感覺,我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賭石三原則:

1. 「寧要一線,不要一片;寧要一脊,不要一鼓;」

—— 有顏色的,寧可一線綠有把握,一片綠常常裡面是石灰白。

2. 「寧要種,不要色;寧要烏沙,不要黃沙;」

—— 種水好,沒有顏色也絕對是上等好料;而沒有種水的綠,幾乎都是乾巴巴的,像枯葉,沒有靈氣,不值大錢。

3. 「龜裂線,隱井紋,戒面報廢牌子脆;」

—— 不要被表面的綠迷惑,龜裂線、隱井紋的翡翠,既不能做戒面,也不能做牌子,等於廢料。

有趣的是,平時的常識和瀟灑,在真的戰場上,在真刀真槍面前,常常會出現驚人的偏差和扭曲。

初出道者常常請一些寶石學教授去進貨,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這樣。他以為請教授就能進好貨,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教授和專家只能告訴你什麼叫做翡翠,而行家則告訴你這塊翡翠多少錢可以買!

專家和教授的知識來自書本和實驗室,而行家的知識來自「買單」。

我看中一塊小西瓜大小的翡翠原石,決定買下。因為這是一塊黃沙皮,表皮很細膩,表示這塊翡翠的「肉」水頭可能很好。開價3萬,還價8千,最後以1萬成交。

當天晚上就「切西瓜」,不到兩個小時,「西瓜」一切為二。我一看,沒有出現我期望的那種冰一樣通透的翡翠,嘆了口氣——這是一塊很悶的芋艿底翡翠,虧了!

當牆上的皮鞭重重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我沒有叫「痛」。儘管當時我的一萬元來得非常艱難,但我知道,想玩翡翠,只有玩過輸的苦悶,才能品味贏的喜悅。

當我第二次去緬甸的時候,卻品味了一次贏的喜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an li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西坊教會銀行的前身是珠寶店,位於Y字岔路的三角地,外觀是梯形輪廓的建築。金字浮雕的招牌和櫥窗展示首飾的光景仍有珠寶店的影子,裡頭至今仍有教會自有品牌的珠寶專櫃。牧師祝禱過的首飾一直是熱門商品。
Thumbnail
西坊教會銀行的前身是珠寶店,位於Y字岔路的三角地,外觀是梯形輪廓的建築。金字浮雕的招牌和櫥窗展示首飾的光景仍有珠寶店的影子,裡頭至今仍有教會自有品牌的珠寶專櫃。牧師祝禱過的首飾一直是熱門商品。
Thumbnail
指南山下有一座小城,小城在半山腰上的後門有一座銅像。現在我要說的,就是關於銅像的故事。     銅像高百尺,佔地數十畝,無論在何方都看得到它。
Thumbnail
指南山下有一座小城,小城在半山腰上的後門有一座銅像。現在我要說的,就是關於銅像的故事。     銅像高百尺,佔地數十畝,無論在何方都看得到它。
Thumbnail
某日午後,老玄被乾姐邀請到位於台北鬧區一處空屋場勘,老玄跟我乾姐認識頗久,幫她開了四間餐廳,那時,第二間再找店面...。老玄驅車到現場,讓我訝異的是當天場勘多達5組人到場。原因我有點哭笑不得,原來是乾姐覺得我很難約,她這次乾脆把想找我觀元辰或問事的朋友一併約過來。進入房子歡聲笑語的我們,還不知道這間
Thumbnail
某日午後,老玄被乾姐邀請到位於台北鬧區一處空屋場勘,老玄跟我乾姐認識頗久,幫她開了四間餐廳,那時,第二間再找店面...。老玄驅車到現場,讓我訝異的是當天場勘多達5組人到場。原因我有點哭笑不得,原來是乾姐覺得我很難約,她這次乾脆把想找我觀元辰或問事的朋友一併約過來。進入房子歡聲笑語的我們,還不知道這間
Thumbnail
113/4/26~4/29 新竹縣設規師成果展 探索巷~富興陶趣導覽圖 手指一滑,故事開始 在富興村,四位新手社規師大姑姑香酥豆干張敏惠、唐盛陶藝沈雅真、松芸軒咖啡黃月琴、美園姐利用閒置的巷弄墻面創造了一幅生動的社區導覽地圖。這幅以陶藝和桐花樹材為素材的版畫,不僅美化了街道,也豐富了
Thumbnail
113/4/26~4/29 新竹縣設規師成果展 探索巷~富興陶趣導覽圖 手指一滑,故事開始 在富興村,四位新手社規師大姑姑香酥豆干張敏惠、唐盛陶藝沈雅真、松芸軒咖啡黃月琴、美園姐利用閒置的巷弄墻面創造了一幅生動的社區導覽地圖。這幅以陶藝和桐花樹材為素材的版畫,不僅美化了街道,也豐富了
Thumbnail
吃過娘惹糕、知道移居南洋的華人與當地人結婚生下的華人後代,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 我對娘惹文化的認知就只是這些。 到了新加坡,嚐過娘惹菜,再到與烏節路上相交的翡翠山路,看到整條巷區保存良好的娘惹老建築,覺得對娘惹文化的了解有點進階了。 面對烏節路的紅塵滾滾,這些老建築仿佛置身另一時空
Thumbnail
吃過娘惹糕、知道移居南洋的華人與當地人結婚生下的華人後代,男的叫「峇峇」、女的叫「娘惹」。 我對娘惹文化的認知就只是這些。 到了新加坡,嚐過娘惹菜,再到與烏節路上相交的翡翠山路,看到整條巷區保存良好的娘惹老建築,覺得對娘惹文化的了解有點進階了。 面對烏節路的紅塵滾滾,這些老建築仿佛置身另一時空
Thumbnail
這不是旅遊景點,很少人來這裡,特別是清晨時分更是安靜得可以,旅遊簡介說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一整排街道都是商店,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小徑上去就是831,官兵解決慾望之所,再過去的中正堂是電影院,在沒有電腦電視的時代,更是最高的增加文明之處,一解一增,梅石豈有不榮之理。 而今門關了窗閉了,成為很少人住的民
Thumbnail
這不是旅遊景點,很少人來這裡,特別是清晨時分更是安靜得可以,旅遊簡介說這裡曾經非常繁華,一整排街道都是商店,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小徑上去就是831,官兵解決慾望之所,再過去的中正堂是電影院,在沒有電腦電視的時代,更是最高的增加文明之處,一解一增,梅石豈有不榮之理。 而今門關了窗閉了,成為很少人住的民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