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1祖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19~21祖):三盏法灯,辉映千年传承之途。

第19祖~鸠摩罗多尊者,身怀广愿,善以方便度化人心,深知众生根性不同,以无碍智力施教,处处都是接引;
第20祖~阇夜多尊者,心怀赤诚,不舍一念一尘,以平常心示现深法,带领弟子在平淡中觉醒,开显自性之光;
第21祖~婆修盘头尊者,则以微笑度人,言简意赅,不著一法一相,以自在之姿游化尘世,示现法随心转的妙谛。

他们各以不同愿力与因缘,让法脉如灯光般相续,照亮你我当下修行之径 🕯️💛

【 第十九祖 · 鸠摩罗多尊者】

火盆里的炭发出“啪嗒”一声,像是祖师从远方送来的小问候。

窗外的竹叶轻轻颤动,月光照在木地板上,恰似一卷未完的经书。

老和尚缓缓倒茶,眼神落在杯沿的蒸汽上。

“今晚,我们讲第十九祖——鸠摩罗多。”

慧广眼睛亮了:“他是不是就是那位很会翻译佛经的?”

老和尚笑着点头:“对,他用一生,把佛的语言,翻成众生听得懂的‘心话’。”

📿 从童年起,就种下“桥梁”的心

“鸠摩罗多出生在龟兹国,自小聪慧,被称为‘神童’。”

“母亲是位虔敬的佛弟子,自他三岁起便教他持咒、礼佛、诵偈。”

“但他小时候最爱问的问题却是:‘佛在印度讲那么多经,别人听得懂吗?他们讲的是别的语言呢。’”

“母亲只回答一句:‘那就等你长大,替佛说别人能听懂的话吧。’”

“这一句话,就种进他心里——成了一辈子的愿。”

📿 修行路上,走得最远的祖师之一

“他十二岁入摩揭陀国,学尽五明,又深入北传南下,亲近多位高僧。”

“他脚底的鞋磨破无数双,但他从不抱怨。他说:‘我要走的不是路,是心愿。’”

raw-image

“有人说他‘太累’,有人笑他‘太多事’,他只一笑,说:‘我不累,只是舍不得让人听不懂佛法。’”

“他在不同的国家讲法,总先学会当地的语言。”

“有一次,他用了半年学一种土语,只为给一位临终的老婆婆讲一遍《阿弥陀经》。”

raw-image

慧远咬着下唇轻声说:“他是不是……有点傻?”

老和尚望着他:“佛也曾被说傻,只是他愿意。”

📿 “翻译”不是改佛,而是接近心

“鸠摩罗多最出名的,是翻译经文。”

“但他自己说:‘我不是真在翻文字,我在翻一个佛陀的慈悲给你听。’”

raw-image

“他翻译的《金刚经》《法华经》《中论》等,至今仍被传颂。”

“弟子问他:‘师父,您为什么不逐字翻,反而有时用简化的词?’”

“他答:‘因为我不想你看着经文觉得“这太高”,而是想你读完一句,觉得佛就在身边。’”

📿 焚身留法,愿命换光

“他晚年被囚于长安宫中。”

raw-image

“国主欲试其德,强留他多年。”

“他却安然闭关,每日抄经、翻译、讲法。弟子担忧,他却说:‘我心不被锁,哪有“囚”?’”

“有一次,有人进殿说:‘陛下不重佛法,您甘愿如此被留?’”

“他指指自己胸口:‘佛若在我心中,我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佛国。’”

慧空低头:“那他最后……有出宫吗?”

老和尚点头:“有,他最后还是出了宫,也完成了大愿。”

“他一生翻译佛经三百余部,八百多卷,教化无数人。”

“圆寂时,他只说:

‘愿我所说,不是我说;
愿我所译,不是我译;
愿佛语流转,千万劫不息。’”

📿 传法偈语:愿作桥,不做碑

“他将法传给第二十祖——婆修盘头。”

“传法时没有仪式,只在竹林间静坐,风吹竹响。”

“他留下一偈:”

“‘佛语千万,众生心一;
桥若能搭,渡人无声。
我愿作桥,不愿立碑;
我愿佛在,不见我名。’”

“从此,他化为风中一声温柔的低语。”

“有人说,他就是那盏从印度吹来的风灯。”

📿 佛法,是你愿意翻一遍又一遍给人听的心

老和尚看着眼圈发红的小沙弥们,轻声道:

“鸠摩罗多不伟大在他翻了多少卷经,而在他从不厌烦地——一遍一遍讲、一遍一遍翻,只为了你听懂。”

“你们以后也会有人来问你佛法,不要急着讲‘深’,先讲‘真’。”

慧空抽了抽鼻子:“那我愿意学……怎么翻一句‘我陪你’。”

老和尚笑了:“这句,你现在就会了。”

📿 风吹经页,灯火不灭

风从窗缝中钻进来,带着茶香与竹声。

老和尚起身,收拾茶具,说:

“经不难,是我们太快。
愿你翻出佛,也翻出爱。
愿你口说佛语,心说慈悲。”

“好了,第十九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讲第二十祖,那位既出身王族,又能舍尽王权,只为一心求法的婆修盘头尊者。”

【 第二十祖 · 婆修盘头尊者】

天晚得很静,小沙弥们靠在蒲团上,像是小鸟挤在巢中。

老和尚一边添炭,一边慢慢说起:

“今晚讲的这位祖师,年轻时是位王子。”

慧远眼睛瞪大:“王子?也能当祖师?”

老和尚点点头:“他能,因为他舍得。”

📿 王子弃宫,为一心求法

“婆修盘头,生于迦湿弥罗国,是国王之子,自幼聪慧、仁厚。”

“但从小他最喜欢做的事,不是骑马、练剑,而是在王宫后院静坐,看着树叶掉落。”

“他常问母后:‘母亲,这么大的宫殿,若终究也会荒废,那我是不是也会?’”

“母亲一笑说:‘若你心中有光,就不会荒。’”

raw-image

“他记住了这句话。”

“长大后,他听闻鸠摩罗多大师讲法,心动不已。三次上书父王,愿舍王位修行。”

raw-image

“父王不许,他便悄然夜走,只带一盏灯、一卷经、一颗舍尽之心。”

📿 出家不为苦,为明心

“他拜鸠摩罗多为师,衣食简朴、日夜诵经。”

“但最特别的是,他从不讲‘苦’字。”

“有人问他:‘师父,修行不是要吃苦吗?’”

“他说:‘我不是来吃苦的,我是来让心安静的。’”

“他不苛待自己,也不纵容自己。他说:‘修行不是苦行,是正行;不是自责,是自明。’”

慧空咬着手指小声问:“那他不会想回宫吗?”

老和尚摇头:“他曾说过一句话:‘王宫有千灯,不如山林一心。’”

📿 化解内心之“王”

“有一次,他在山林中被盗贼围住。”

raw-image

“众人都以为他会惊慌,结果他只是坐下,对盗贼说:‘若我有一物可施,你且拿去;若我心中仍有“王”的影子,你这刀也可斩断它。’”

“盗贼愣住,说:‘你不怕死?’”

“他说:‘我不怕死,我怕活得不明白。’”

“盗贼流泪跪地,说:‘我今愿皈依。’”

“他将盗贼收为弟子,从此传法不问出身,只问愿心。”

📿 传法于寂,愿为灯中灯

“婆修盘头得法后,从不建庙、不收供养。”

“他说:‘我若为佛建殿,不如为众生守灯。’”

“他常夜里独坐林中,有时风雨交加,他也不动。”

raw-image

“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答:‘我在为那些还未走出黑夜的人守灯。’”

“临终前,他传法给第二十一祖——摩拏罗尊者。”

“只说偈语一句:”

“王舍权,僧舍我;
我无我,灯无灯;
愿你行在无名处,点一盏心灯给人看。”

“他说:‘你愿成为佛,不必成“高僧”;你只要愿意成为别人心中的那盏灯,就够了。’”

📿 佛法,是你舍得放下什么来走近谁

老和尚看着小沙弥们,轻声道:

“婆修盘头的一生,是从‘我是什么’走向‘我不是谁’。”

“他告诉我们,佛法不是高贵的、金色的,而是你敢不敢从王位下来,坐到众生的身边。”

“他这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放下那个‘我’,然后点一盏灯。”

慧广小声说:“那我以后也想成为一盏灯。”

老和尚笑着看着他:“那你现在就开始,当别人难过时,你去陪他一下,灯就亮了。”

📿 灯火不灭,心不孤单

茶水微凉,风声落地,火盆仍然温暖。

老和尚念出一偈:

“愿我今生所有舍,皆为你心中一盏光;
不照我自己,只为你不怕黑。”

“好了,第二十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讲第二十一祖——那位愿意用千次跪拜来换一段心法的摩拏罗尊者。”

“他教我们:真正的谦卑,不是低头,是知道法在哪儿,你便不惜走去。”

【 第二十一祖 · 摩拏罗尊者】

夜深了,炉火轻响。

小沙弥们已经倚在蒲团上,有的抱着茶杯,有的干脆裹着小袍蜷在火盆边。

老和尚看着他们,笑道:

“今晚这位祖师,名字叫‘摩拏罗’。”

慧空打个哈欠,揉眼睛:“听起来像个很安静的人。”

“安静,”老和尚点头,“但他走过的路,比你们合起来还远。”

📿 一心求法,不惜三千里跪行

“摩拏罗出身婆罗门族,自幼聪慧,遍读经论。”

“但他一直觉得,自己读的佛经,像是纸上花,看得见香气,却闻不见。”

raw-image

“有一天,他听人说:‘婆修盘头祖师住在雪山南,传的是佛心之印,不只是文字。’”

“他当场跪下,发愿以三千里五体投地而行,去见祖师。”

慧远惊得坐直:“真的跪着走?!”

“是啊。”老和尚轻轻说,“他每一步都念一句偈语,不为奇迹,只为心诚。”

“有人拦他、劝他、笑他,他都不回头。”

“只说:‘我要用身体,提醒我的心,它走得不够低。’”

📿 不是师收徒,是徒拜法

“摩拏罗跪了三年,到了婆修盘头前。”

raw-image

“祖师没立刻收他,也没说话,只把一壶茶放在他面前。”

“他说:‘你若真想修,就先坐,别问我法,问你自己还执着什么。’”

“摩拏罗坐了七日,没问一句话。直到第八天,他才低声说:‘我想学的是:不为成佛而学佛。’”

“这句一出,祖师叹息:‘你可以学了。’”

慧广歪头:“那到底什么是‘不为成佛而学佛’?”

老和尚眼神温柔:“是你坐下,不是为了‘将来得什么’,而是为了此刻真实——哪怕只是一句愿心。”

📿 不争“懂多少”,只问“放多少”

“摩拏罗跟随祖师学法三十年。”

“从不讲自己‘悟了’,从不争高低。”

“有弟子讥他:‘你师兄都讲经传法,你却每日扫地煮粥。’”

raw-image

“他只一笑:‘佛说要除心垢,我正除着呢。’”

“有一天,一位高僧与他辩法,摩拏罗只沉默不语。”

“那人怒道:‘你不敢辩,是怕败吗?’”

“他答:‘我来不是为赢,是为清静。’”

慧空低声问:“那他真的什么都懂吗?”

老和尚点头:“他懂得‘无争’就是最高的胜利。”

📿 传法不立文字,只留一句心灯偈

“婆修盘头临终时,将法衣交给摩拏罗。”

“他没设仪式,只带弟子走到山顶,看着晨光破晓。”

“他说:‘法不在我身上,也不在这件衣服上,而在你愿不愿为一句话走三千里。’”

“他留下的传法偈是——”

“我若有法,非我可传;
你若有心,不问我言。
愿此身低过一切我,
只为点亮你心间。”

📿 佛法,不是“求得”,是“愿舍”

老和尚看着几个眼眶泛红的孩子,低声道:

“摩拏罗这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法术,没有雷动山河的讲经。”

“但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真诚。”

“你若问佛法在哪里,有时不在讲台上,也不在书卷中,而在你跪下去的一步、低头放下的那口气。”

慧远握紧了拳:“那……我以后想像他一样,只为‘真心’跪。”

老和尚点头:“那你从明天开始,念佛时别想着得什么,只想:愿我这一句,是我此刻最真的话。”

📿 夜灯不语,心灯却亮

风轻轻吹动窗纸,影子像一盏盏灯火在晃。

老和尚合掌念偈:

“低过我执,便见佛心;
你若真跪,佛会等你。”

“好了,第二十一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讲第二十二祖——那位愿与世无争、隐于山林三十年不讲一句佛,却让无数人觉悟的祖师:鹤勒那尊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灯照 · 静听法灯
1會員
44內容數
**欢迎来到 【佛缘禅事】散文总目录** 愿这些散文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微光。 在行住坐卧中能观照自心。
灯照 · 静听法灯的其他內容
2025/07/07
💨开篇引语 人生如一座医院,病榻与走廊之间,痛苦与欢笑并行;心如一碗清水,沉淀方能照出一切因果。修行,不在庙堂,就在你我呼吸之间。 1️⃣ 吾狂欲醒,君狂正发 夜班后的医院走廊,总是静得出奇。走廊尽头,老江正一边拖地一边哼着一曲老掉牙的调子,影子在地砖上拉得老长,像一只老老实实的小船,缓缓摇
Thumbnail
2025/07/07
💨开篇引语 人生如一座医院,病榻与走廊之间,痛苦与欢笑并行;心如一碗清水,沉淀方能照出一切因果。修行,不在庙堂,就在你我呼吸之间。 1️⃣ 吾狂欲醒,君狂正发 夜班后的医院走廊,总是静得出奇。走廊尽头,老江正一边拖地一边哼着一曲老掉牙的调子,影子在地砖上拉得老长,像一只老老实实的小船,缓缓摇
Thumbnail
2025/07/07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16~18祖):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6祖罗睺罗多尊者,身如幻影,法如明灯,以平常心示现无边法力,教众生识幻即真,安住自性; 第17祖僧伽难提尊者,悲智双运,不取一尘一念,广演空性妙法,以行无所碍之心接引众生,化冰雪为春风; 第18祖伽耶舍多尊者,根器深厚,善
Thumbnail
2025/07/07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16~18祖):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6祖罗睺罗多尊者,身如幻影,法如明灯,以平常心示现无边法力,教众生识幻即真,安住自性; 第17祖僧伽难提尊者,悲智双运,不取一尘一念,广演空性妙法,以行无所碍之心接引众生,化冰雪为春风; 第18祖伽耶舍多尊者,根器深厚,善
Thumbnail
2025/07/06
老和尚祖师夜话: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3祖~迦毗摩罗尊者,洞悉人心幽微之处,不靠言辞说法,而以静中启悟,点破妄念,让众生亲见自性; 第14祖~龙树尊者,善入中道,广演深邃妙谛,以无碍辩才与悲愿济世,空中生妙有,化解无边执念; 第15祖~迦那提婆尊者,以圆融之智契机施教,不取相,不舍
Thumbnail
2025/07/06
老和尚祖师夜话: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3祖~迦毗摩罗尊者,洞悉人心幽微之处,不靠言辞说法,而以静中启悟,点破妄念,让众生亲见自性; 第14祖~龙树尊者,善入中道,广演深邃妙谛,以无碍辩才与悲愿济世,空中生妙有,化解无边执念; 第15祖~迦那提婆尊者,以圆融之智契机施教,不取相,不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慈悲 龍德上師特別在浩瀚如煙海的法門中,萃取契機、精要的四種教法,於2024年8月24日觀音山 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施盂蘭盆法會的吉祥因緣,傳授予真誠請法的有緣善信,為大眾指引一條簡明扼要的修學大道。
Thumbnail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慈悲 龍德上師特別在浩瀚如煙海的法門中,萃取契機、精要的四種教法,於2024年8月24日觀音山 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施盂蘭盆法會的吉祥因緣,傳授予真誠請法的有緣善信,為大眾指引一條簡明扼要的修學大道。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