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孤魂—張義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孤城望國

大曆十一年,沙州城北

張氏家廟的古柏虯枝刺破暮色,如執戟老兵守望殘陽。

你生於名門,卻長於枷鎖。

父輩手抄的《尚書》殘卷懸於東壁,開元舊圖的絲絹邊緣已蛀出吐蕃馬蹄形破洞。

匾額「忠貞報國」的金漆剝落處,露出安史之亂前的原字「張氏武庫」。

你穿的是緋袍,而非草衣;讀的是六經兵法,而非市井瓦書。

可這座城已非漢家城池。你的緋袍下擺總沾著吐蕃騎兵濺起的泥點。

這座城名義是漢人故土,實則筋骨已被吐蕃蹄鐵踏碎。

你坐在廟堂之下,城頭吐蕃旌旗翻捲如潰瘍,漢人右衽結辮,脊骨被壓成彎弓。

祖父的陌刀仍釘在家廟樑上,刀身刻「廣德二年卒於沙州巷戰」。

父輩卻將刀鞘鍍金獻給吐蕃將領,換得世家苟存。

你未曾飢寒,卻從小活在屈辱裡。

年年正月初一,家族仍著漢服祭祖,東向稽首。

你年方弱冠,時時筆抄《封常清謝死表》,又錄流民間傳唱的《無名歌》:

「君不見城外空牆處,將軍只是栽花竹」

字字如鐵血遺言,句句皆亡國悲歌。

你知道,這世族的姓,不該只是遺民的牌位;這失土的漢城,也不該永為異族封邑。

當河西再無唐軍的馬蹄時,你發願:若大唐不來救我,我便自為唐臣,掃清此地,還之中原。

一鳥飛騰

你未歷戰場,卻在沙暴中淬鍊劍鋒。

武庫殘甲被投入熔爐,廢戈在鼓風囊嘶吼中蛻成新刃。

你讀《孫吳》《尉繚子》,講兵論策,聚徒授書。

世族子弟本可啜飲葡萄釀終老,你卻走入市井,訪僧徒、召豪俠。

「索氏掌駝隊,切斷吐蕃糧道」

「洪家控水渠,毒源在第三閘口」

佛窟深處,洪辯法師的念珠碾過密信

法座之下暗伏刀光,講經之音掩軍議。 你以“歸國”為號召,不言復仇,只說歸唐。

當吐蕃飢荒撕裂河西,你指著唐皇早棄的輿圖低喝:

「長安不做的夢,我敦煌人自己圓。」

大中二年,驚蟄未至。你斬白馬祭旗,血滲入鳴沙山脈理。

義軍骨刃剖開城門時,七十載枷鎖崩斷聲震落敵樓積雪。

吐蕃援軍如黑潮壓境,祖父的陌刀劈裂盾陣的剎那,你低聲念出封常清的遺言:

「若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鋋。」

血戰三日,沙州光復。

唐旗重升時,滿城麻衣盡染夕陽赤。漢人號哭、焚香、衣袂盡赤。

有人將先祖遺骨自地穴中請出,重葬於日下。 白髮老翁泣道:「我等再非奴矣。」

歸義軍

你知沙州孤懸西陲,不可久守。

北有回鶻遺部,南有吐蕃殘軍,四方強敵環伺,一城之兵難支長戰。

你命鐵匠日夜鑄甲,命僧徒分送密信,親書請援表文十份,遣十使齊發東行。

路遠萬里,關山重重,涼州仍在敵手,河湟尚無明路。

十路使者,或亡於風雪,或陷於盜寇,或折於敵斧,或葬於沙海。

兩年霜塵蝕盡九條性命,唯有高僧悟真,一人徒步北繞千里,歷兩年始抵天德軍,奏表長安。

宣宗駭然,召對百官。

朝堂之上,白髮宰相拄杖而立,問:「竟是漢人孤軍,自破吐蕃數州?」

朝野震動,民間傳詩:「沙州猶在,漢魂未滅。」

你終得唐敕,自此不再孤戰

大中四年,朝廷設「歸義軍」,封你為節度使,加金吾大將軍,食邑二千,實封三百。 你答曰:「臣不為爵祿,只為故國。」

從此,河西再無蠻庭之主,歸義之旗下,一步一履,皆向中原。

東征涼州

歸義軍旗初立,你便不曾卸甲。

沙、瓜、肅、甘之地方穩,你即命侄張淮深領七千鐵騎劍指涼州。

此城乃吐蕃百年鐵閘,牆高可藏雲,壕深能沒月。

你知正面破敵無異登天,

遂遣死士斷七處泉脈,逼守軍飲馬溺。

命駝隊載鹽傾田,三載不毛。

借沙暴夜焚糧山,火光照亮敦煌至金城。

七千義軍化作帶刺藤蔓,黃羊谷卡其咽喉,石門關釘其關節。

咸通二年霜降,涼州城破,降旗一舉插上東城之巔,百姓焚香迎軍,稱你為「張使君」。

你不慶戰功,先開倉賑黍,復修學館,誅亂臣賊將,赦順民歸戶。

朝廷嘉其功,再授你涼州節度、管內觀察、營田支度等使。 自此,河西十一州與陇右六郡,盡歸唐治之下。

你立營屯,教耕戰,興水利、復漢制。

廢部落之散制,設鄉里之編制,戶有籍、田有簿。 稅收不取草料貢,而改用銀錢實算;城中再聞《禮記》講誦,市井重現絲綢交易。

當《禮記》誦聲重響街衢,

朝廷敕書飛抵:「自此隴右無胡塵,河西有漢月。」

肅清西北

你知百年山河殘破,非一城可救。

故而不歇馬、不卸甲。繼續北逐回鶻、南擊吐谷渾。

伊州以北,回鶻部落屢侵邊,搶掠漢民、焚牧田、掠良駒。

你聞報即發兵,不避風雪,親率甲士突進納職,斬首三百、俘虜百計,奪回牛馬萬匹。 納職城下風雪剮面,你披甲大笑:「為唐討賊,何日不寒?」

西同一戰,吐谷渾精兵潛犯沙州,你先聲奪人,迎戰千里。

三日奔襲,追敵至境內,當場活擒其宰相三人,示首沙城。 凱旋時軍士擊盾為節,你親奏《大陣樂》,漢家軍威再度聲震流沙。

咸通七年,僕固俊雪夜叩關。

他懷中檄文蓋著你冰鑄的將印:「復西州,收北庭,吐蕃命脈已斷!」

功成不居

河西靖平時,你鬢角已凝霜雪。

弟喪長安的噩耗傳來,你披麻戴孝,你將歸義旌旗裹作喪服,自請入質。

非避嫌,非爭名,只為使人知:河西之主,願親奉宗廟。

咸通八年,你辭別敦煌百姓,登駝東行。

老兵跪送數十里,有人獻茶,有人持《漢書》相贈。

風沙吞沒告別話語。

你入長安,被封右神武統軍、司徒,賜宅第田產,衣食無憂。

帝問你何願?你答:「願天策府重開,莫使河西再成孤島。」

五年之後,你病逝於宣陽坊宅第。

無子孫隨葬,唯厚棺輕土,一紙奏表隨身。表上寫道:

「臣死之後,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百相雜談
0會員
14內容數
隨便寫寫,超級主觀
百相雜談 的其他內容
2025/06/22
從市井布販到三公之首,三十載甲未離身。 劍下亡魂過百,定郡十二,封邑連城。
2025/06/22
從市井布販到三公之首,三十載甲未離身。 劍下亡魂過百,定郡十二,封邑連城。
2025/06/15
你夢見一面鏡子。 銅鑄圓鏡,邊角微翹,宛如前朝墜落人間的一輪冷月。鏡面冰冷,映出你眉間的一點朱砂,與桌上燃盡的詩稿。火舌輕拂紙角,字跡焦黑未乾,尚未入耳,已作飛灰。 你指尖輕觸那一行未竟的殘詩:「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那句詩刺入眼底,你竟失笑低眉,笑中幾分淒楚。
2025/06/15
你夢見一面鏡子。 銅鑄圓鏡,邊角微翹,宛如前朝墜落人間的一輪冷月。鏡面冰冷,映出你眉間的一點朱砂,與桌上燃盡的詩稿。火舌輕拂紙角,字跡焦黑未乾,尚未入耳,已作飛灰。 你指尖輕觸那一行未竟的殘詩:「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那句詩刺入眼底,你竟失笑低眉,笑中幾分淒楚。
2025/06/08
你指尖懸在一隻鼓腮青蛙的背脊上方,突然回頭,瞳仁映著隨侍額角的冷汗: 「牠叫得這樣急」 「是官家的蛙?還是私家的蛙?」
2025/06/08
你指尖懸在一隻鼓腮青蛙的背脊上方,突然回頭,瞳仁映著隨侍額角的冷汗: 「牠叫得這樣急」 「是官家的蛙?還是私家的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一回提到「代襲刺史」制,其中十三個人都在演義出場過,唯獨張亮被我給神隱了。 不要說我,有幾個人知道張亮?六四玄武門不見蛋,能有多大功勞?
Thumbnail
上一回提到「代襲刺史」制,其中十三個人都在演義出場過,唯獨張亮被我給神隱了。 不要說我,有幾個人知道張亮?六四玄武門不見蛋,能有多大功勞?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五斗米教祖師爺張道陵的成仙記錄。
Thumbnail
五斗米教祖師爺張道陵的成仙記錄。
Thumbnail
敗莠今除明萌露 山崩林毀世紀復 道德喪萬劫輪迴 小室哲齋心適如
Thumbnail
敗莠今除明萌露 山崩林毀世紀復 道德喪萬劫輪迴 小室哲齋心適如
Thumbnail
趙羅湘雨、卓三春共往奮進營⋯⋯
Thumbnail
趙羅湘雨、卓三春共往奮進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