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那些覺得「退休」是遙遠話題的你們──也許現在開始存錢,未來的自己會感謝你。
「退休」對20、30歲的我們來說,聽起來就是還很遙遠的事。
房租還沒付、夢想還在路上,每個月的支出總是緊緊貼著收入走,誰有心情管60歲的煩惱?
但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省稅、強制存錢,還能讓錢自己長大,你會不會稍微心動一下?
今天想聊聊勞退自提這件事──
一個看起來很無聊,實際上很實用的理財工具。它不像投資一樣需要盯盤,也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動一動手指、做個決定,就能悄悄為未來存下一筆專屬於你的退休金,還能順便節稅、強迫儲蓄,我們一起來算看看值不值得現在就開始!

🔍勞退自提是什麼?別跟勞保搞混了
很多年輕人一聽到「勞退」,直覺聯想到「勞保效率差」、「不透明,沒保障」、「繳錢不知道去哪」的迷思。但其實,勞退和勞保完全是兩回事,讓我們先來搞清楚!
勞保 vs. 勞退,差在哪?
- 勞保:像社會保險,包含生育、傷病、失業等給付,退休金是「勞保年金」,大家繳的錢進入同一個大池子,領多少看年資和平均薪資。
- 勞退:更像是你的個人理財帳戶,雇主每月提撥6%的薪水,存進你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由政府負責投資管理,等你60歲退休時一次或分期領出,金額透明清楚。
勞退自提是什麼?
勞退自提則是你可以選擇每個月從自己薪水中,再額外提撥1%~6%,一起存進這個帳戶。雇主的 6%不變,自提多少由你自己決定,跟雇主的提繳一起累積。
這筆錢100%屬於你,不會被挪用、不會消失,也不會因為跳槽而歸零。
勞退自提的優缺點:到底划不划算?
在決定要不要自提6%之前,先來看看它的優點和缺點,幫你判斷它適不適合你。✅自提的優點
- 省稅神器:
自提的金額不用計入當年度薪資所得,能直接降低稅負。例如月薪5萬、自提6%(3,000元),一年可以省下約4,320元的稅(假設稅率12%)。收入越高,省得越多。 - 無腦存錢法:
每個月自動從薪資中扣款,就像「強迫存錢」,完全不用動腦。對不擅長理財或愛花錢的年輕人來說,這是超簡單的存錢法,錢還沒到手就被存起來,想花也花不到。 - 複利的魔法:
勞退專戶由政府投資,歷史平均年化報酬率約4~5%。聽起來不高,但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30年下來複利效果會讓你驚訝。 - 穩穩的幸福:
勞退專戶有最低收益保證,不低於2年定存利率的最低收益(目前約1.5~2%),就算市場有波動,你的本錢也不會虧。雖然不會大富大貴,但至少不會讓你半夜驚醒。
❎自提的缺點
- 錢會被鎖到60歲:
想買房、結婚、出國留學?抱歉,這筆錢要等到60歲才能動。如果你現在就需要大筆資金,這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小提醒:自提勞退隨時都可以申請停止或恢復,取決於個人經濟狀況,這項制度是自願參加、隨時可變更。 - 報酬率有點保守:
4~5%的年化報酬率,比起股票可能的8~10%確實保守一些。如果你是投資高手,可能會覺得這個報酬率有點「佛系」。 - 低薪族的兩難:
如果月薪只有3萬,自提6%就是1,800元,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畢竟房租、吃飯已經花掉大半收入了,可能讓生活更拮据。 - 退休金可能要納稅:
雖然自提能省當下稅金,但退休領錢時,若總額超過免稅額(目前每年約10萬),還是得繳稅,影響最終收益。
年輕人該不該自提?讓數字說話
為了讓你更清楚自提的威力,我們用兩個30歲年輕人的案例,假設他們都自提6%,看看60歲退休時能領多少錢。
假設勞退專戶年化報酬率4.5%(參考歷史平均值),用複利計算:
案例1:月薪3.5萬的小明
小明每個月自提2,100元,加上老闆的2,100元,總共4,200元進到勞退專戶。
假設年化報酬率4.5%,30年後:
- 每月自提金額:3.5萬 × 6% = 2,100元
- 雇主提繳:3.5萬 × 6% = 2,100元
- 每月總提繳金額:2,100 + 2,100 = 4,200元
- 30年(30歲到60歲)累積:假設年化報酬率4.5%,每月4,200元,30年後總額約295萬(本金151.2萬 + 投資收益約143.8萬)。
- 退休後每月領:假設以20年領完,295萬 ÷ 240個月 ≈ 每月1.23萬。
分析1:小明若不自提,30年後約領148萬,每月約6,100元。加上自提後,退休金翻倍,每月多領近6,000元,生活品質大提升!
案例2:月薪5萬的小華
小華每個月自提3,000元,加上老闆的3,000元,總共6,000元進到勞退專戶。
假設年化報酬率4.5%,30年後:
- 每月自提金額:5萬 × 6% = 3,000元
- 雇主提繳:5萬 × 6% = 3,000元
- 每月總提繳金額:3,000 + 3,000 = 6,000元
- 30年累積:同樣假設年化報酬率4.5%,每月6,000元,30年後總額約422萬(本金216萬 + 投資收益約206萬)。
- 退休後每月領:假設以20年領完,422萬 ÷ 240個月 ≈ 每月1.76萬。
分析2:小華若不自提,30年後約領211萬,每月約8,800元。加上自提後,每月多領近9,000元,對退休生活幫助更大!
結論:自提6%能讓退休金翻倍,特別對收入較高(如5萬)的人,節稅+複利效果更顯著。但月薪較低(如3.5萬)的人,自提可能稍有壓力,需衡量現金流。
年輕人考慮自提的建議:靈活規劃,分散風險
幫你整理幾個思考小提問,看看自己適不適合現在就開始自提:
☐ 我每月收支穩定,有預留生活費與緊急預備金
☐ 我希望透過簡單方式慢慢存錢
☐ 我現在還沒有時間積極理財,但不想錯過複利效應
☐ 我稅負開始增加,想節稅
✅ 若你勾選了三項以上,自提對你來說會是個不錯的開始。那麼接下來這些實用的建議,會幫助你更聰明地開始或調整自提方式👇
自提勞退是好工具,但不一定要「6%保到滿」!
以下是一些建議,幫你決定要不要自提,以及怎麼做更聰明:
- 先評估你的財務狀況算算每月收支,確保自提後還有餘裕應付生活和緊急狀況。建議先存3-6個月的緊急基金,避免現金流吃緊。
- 適合自提的人:月薪4.5萬以上(節稅效益高),或是想強制儲蓄、偏好穩健理財的人
- 可以緩緩的人:月薪較低(3萬以下)、有短期大額支出計畫,或是投資高手(能賺到8~10%年化報酬)
- 自提比例可以調整不一定要6%,可以從1%或2%開始試水溫。月薪5萬的人,2%就是1,000元,負擔不會太重,慢慢增加也不遲。
- 把勞退當作理財組合的一部分勞退自提像是「定存plus版」,穩健但報酬率不算高。建議搭配其他投資(台股ETF、基金等)分散風險。如果你的其他投資報酬率遠超4~5%,可以減少自提比例。
- 申請超簡單想自提?跟公司HR說一聲就行了,或上勞保局網站申請。你還可以隨時查詢帳戶餘額,完全透明。
結尾:年輕的你,現在就為未來多存一筆!
退休聽起來遙遠,但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
透過勞退自提6%,你可以用小錢換大未來,還能省稅、強迫儲蓄。像小明和小華的案例,30年後退休金都能翻倍,讓老年生活更輕鬆。
當然,自提不是唯一的理財路。月薪較低或有短期資金需求的你,可以從2~3%開始,或把錢投到更高報酬的管道。
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把勞退當成理財的一環,搭配其他投資,穩穩打造財富自由!
你也在考慮自提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我們一起來算算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留言告訴我,或到我的 IG、Threads 招呼、追蹤、按個❤️,也可以到我的小宇宙入口逛逛喔。
希望我們都能在文字裡,找到做自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