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上班、上課,或剛吃完飯正想偷閒滑手機的你,今天還好嗎?
今天想來聊聊「熱愛一件事是什麼感覺」。如果你還沒找到,或正在猶豫那是不是熱愛,希望這篇文章能陪你梳理,也許你會發現:原來熱愛不是轟轟烈烈的激動,而是默默佔據生活的那份「甘願」。
第一個徵兆:時間都去哪了?
我開始經營方格子後,每天吃完晚餐,大約7:30坐到電腦前,寫文章、構想小說、編排段落。有時只是寫個草稿,卻不小心寫到9點才驚覺:「啊?怎麼又這麼晚了?」你有過這種經驗嗎?就是做某件事的時候完全不看時間,整個人陷進去。那就是「心流」(flow)狀態,專注到像被吸進一個甜蜜的旋渦裡。
這不是什麼文青專用詞,而是一種真正會讓人「內心很平靜,但又很興奮」的狀態。當我們做的事既有挑戰,又剛好在能力範圍內時,這種神奇的感覺就會出現。
而我每天都在寫作裡找到這樣的感覺,哪怕有時寫到頭痛、靈感卡關,但那仍然是我最喜歡的時光。
第二個徵兆:你開始在意那些「只有自己懂」的細節
剛開始寫文章時,我也是一股腦寫下自己的心情,想到什麼寫什麼。後來發現文章完讀率不高、留言不多,我才慢慢學著調整。
現在會注意大小標題的安排、引言要怎麼呈現、圖文比例怎麼抓,甚至連內文標點符號的節奏都會微調,只是為了讓你們讀起來更順、更舒服。(希望你們有感受到><)
如果你也開始對自己的熱愛有這種「儀式感」,例如:做簡報時會煩惱配色;畫圖時會研究哪種筆刷最適合;拍影片時開始注意音效轉場……那你真的很在乎這件事了。
這份細心,來自「我希望做得更好」的心意。不是因為有人要求,而是因為你自己甘願去做好它。
第三個徵兆:你會為一點小進展開心一整天
每次寫完一篇自己滿意的文章,我就想大聲說:「太棒了吧!」,跟親友分享,或是看到某句話剛好說中自己心裡那個點,就會想馬上記下來當作下一篇的靈感。
這種「想分享給全世界」的衝動,不是因為炫耀,而是單純開心,覺得:「我好像抓到了一點點什麼。」
也許你在別人眼裡只是寫了一段文章、畫了一幅沒人收藏的插畫,但你自己知道,那是你多晚睡、多專注才蹦出來的東西,怎麼能不值得慶祝呢?
「你會不會太認真?每天創作不累嗎?」
老實說,有時候真的會累,尤其當靈感卡住時,我也會懷疑:「我這樣堅持真的有意義嗎?」
但每當我收到讀者留言、或看到有人默默收藏時,我又充滿力量。
因為我知道,我做的事不只是為了自己爽,而是透過文字陪伴別人、說出一些人心裡沒說出口的話。這樣的價值,遠遠超過每天創作的疲憊。
創作,不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是一種與人交流的方式。
我想說的是,能夠透過文字認識你們,是我想到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那是我和大家自然互動的方式,因此,我很喜歡!也很珍惜!
熱愛不是一瞬間的火花,而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
如果你問我:「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熱愛創作的?」
我可能說不上來。因為不是有哪個重大時刻,而是好多個小片段組成。
像是:
- 某次週記被老師唸出來,覺得原來我也可以被看見
- 某篇文章被陌生人留言鼓勵,感覺自己被抓住什麼
- 某次文章重寫三遍才終於滿意,那種小小的成就感……
這些時刻加起來,就像一塊塊拼圖,慢慢拼出我的熱愛長什麼樣。
所以,如果你還找不到熱愛的事,不用急。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夜之間就確定「這就是我要的」。但你可以開始觀察:你在哪些時刻會忘記時間?會甘願多花時間去琢磨?會因為一點小成就就覺得超滿足?
答案,就藏在那些你「甘願」做的事情裡。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量太爆炸、選擇太多的時代。
有時候,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我喜歡這個,夠專業嗎?夠賺錢嗎?夠值得堅持嗎?」
但你知道嗎?如果它讓你感到快樂、投入,願意多花一點點心思,那它就已經值得了。
熱愛一件事,不需要經過他人認證。
希望你,也能找到這樣的一件事,然後不需要理由地愛著它。
❤️無論你是正在追夢、還是還在尋找方向,都謝謝你看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能像一杯溫熱的飲料,在某個疲憊的時刻,剛好陪你走一段。
❤️歡迎追蹤我,一起在文字中相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