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包知多少?在政治信仰塞滿你的包之前,先認清要避什麼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不久前,AIT在Facebook分享避難包清單,提醒台灣居民準備基本避難用品,如飲用水、醫療用品、保暖衣物、手機充電等,貼文引發社群熱烈討論,由於當下國際局勢動盪,不少人猜測這是否危機訊號。後續「黑熊學院」也推出1380元豪華版避難包、小北百貨推出平價套組,搭配內政部防災宣導,避難包套件儼然變成時下潮流商品,對於避難包內容物需求與價格也引發大量論戰。

止血帶爭議:在焦慮與事實之間的認知裂縫

以個人角度來說,黑熊學院的過往事蹟,包括浪漫化戰爭、販賣焦慮、占用資源、專業性、共諜爭議,並不是一個令我信任的單位,假如我對止血帶一無所知,大概會覺得他們在大發國難財、消費台灣價值。

然而,單就「販賣昂貴的止血帶」一事而言,我認為該組織只是被誤解或遭到有心攻擊。雖然便宜的止血帶也能產生止血壓力,但操作穩定性、持續時間、斷裂風險都有疑慮。而用扁帶或繩子自己DIY,技術上確實可行,但是嚴重忽略了痛感。生在醫療先進國家,多數人都沒有自行處理嚴重傷勢的經驗,因此很容易忽略那種讓人想只求一死的劇烈疼痛。市售合格品牌的止血帶壓力均勻,可以減輕痛感,若用童軍繩或扁帶自己綁,那疼痛可能對一般人來說難以忍受,甚至難以完成自救。

總之,黑熊學院的止血帶價格以市售而言算是正常,不算誇張,昂貴的止血帶可以視為在買認證,買別人幫你測試可行的安心產品。而DIY、便宜貨的使用迴響與測試影片確實有一些問題,不能忽視。

災難是客觀的存在,我不想因為統獨意識形態去影響生存判斷,有這點共識,我們才能在這篇文章中相處愉快。接下來,讓我們回到問題核心:避難包裡面需要什麼呢?想知道這個答案,必須對於「災難」有所想像。你想防什麼災?想避什麼難?知道答案,你才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為模糊不清的「避難」尋找清晰的答案:情境、需求、時長

想像災難發生後的情境,根據你的需求,制定目標,再加上時間這個變量,對於物資需求的想像就會更明確。例如:颱風造成停電大概頂多一天,我手機要充電,所以我需要準備—小型行動電源。

同理,若電力需求長達1週,就需要露營用的儲能電源或是隨身型太陽能充電板,若是一個月,就需要考慮更穩定的發電模式,例如柴油發電機。只要你明確想像出情境、需求、時長,就很容易知道所需準備的物資或能力。

以下針對我們台灣人遇到機率最高的三種災難:地震、颱風、戰爭,來看看我們的避難物資需要準備些什麼?我不會條列項目,一項項列出來準備,若想抄公版內容的朋友可以自行Google,找個版面精美的即可。我希望做的是協助各位個人化,建立災害準備的基本觀念,以便找出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

地震

地震與颱風不同,無法提前預知並避難,這導致災難發生時,城市居民可能在公司、咖啡店、捷運上。地震當下,市民需要機警逃向空曠處或就地找掩護,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後續呢?

市民們面對的可能是長達3天的受傷與受困,或是逃出生天,卻面臨城市機能癱瘓,電力與通訊全斷,餘震連連,必須自食其力,在一片狼藉的街頭露宿生存。

當然,叫別人隨時揹著避難背包上下班並不現實,所以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扣除移動,在工作與居住地點各準備一個避難包,而它需要涵蓋受困與街頭逃難、移動所需的資源,供市民移動去取用更多資源,或是尋找外力協助。

而鄉下情況不同,多為低矮建築,只要避難及時,受困機率不高,萬一受困時間也不會太長,且鄉村民生系統的設計更偏向自給,加上更緊密的人際關係紐帶,要在震災後維持生存相對容易一些。

然而,生活就不容易了,因為鄉村的水電系統比較脆弱,很容易受到災害影響,停電一週、停水一個月這種事在台北根本難以想像,但在東部鄉鎮偶爾就會發生,因此瓶裝水、行動電源解決不了問題,你的避難包中至少需要簡易太陽能板和濾水器。

給城市居民的建議:準備「兩份」3天受困資源、1週街頭逃難資源。
給偏鄉居民的建議:3天日常生活資源、1天街頭逃難資源、一個月水電自給。

颱風

對多數台灣都市居民來說,颱風其實不算什麼大事,近年連停水、停電都很少見,只需要備好存糧、藥品在家追劇即可;然而對偏鄉居民來說,面臨的是斷垣殘壁、停水半個月、停電一週、對外交通長時間阻斷的嚴酷困境,以及漫長的重建工作,有鑑於面臨情況不同,準備目標也不一樣。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颱風災情再嚴重,台灣政府也不至於失能到無法收容、安置難民,因此不必為了流落街頭做準備。

給城市居民的建議:準備1天份日常生活資源。

給偏鄉居民的建議:準備3天日常生活資源、一個月水電自給。

戰爭

近期避難包的熱潮,主要源自戰爭焦慮,作為一名習慣為災難做準備的人,面對來自中國的侵略威脅(或是祖國大陸地區的偉大解放行動,你可以在腦中隨意代入,我沒興趣討論統獨意識形態),對於多數人的戰爭避難準備,我是十分悲觀的。

台灣發展極度偏重都市化、資源自給率低、運輸網脆弱,加上都市本身設計上就是仰賴供養而非自給自足的系統,假如戰爭導致城市機能長時間癱瘓,對一般人來說求生門檻太高了。對於沒有特殊資源的都市民眾,只能祈禱緊張局勢不會上升太快,且有足夠的危機敏感度,可以及早逃離城市,無論是出國、下鄉、投共,或是從軍報效國家都可以。

總之,假如你有選擇,絕對不要傻傻地留在可能陷入戰火的城市。

關於現代戰爭,一般人民面臨的首要威脅是轟炸,萬一戰爭時間拉長,可能還會面對戰線拉鋸、城市巷戰,甚至是大國博弈、戰略封鎖造成恐怖的資源匱乏與無政府狀態,這個狀態可能維持數週,甚至數個月、數年之久,經典案例如:南斯拉夫內戰中的塞拉耶佛圍城

這樣的情況太過嚴峻,也是各大末日生存社團長期的熱門話題。像台北這樣的城市,長期享受進口便利與外縣市物資「上貢」,本身儲備資源很少,封鎖不出一週,就會開始有人面臨餓死、藥物斷絕的危機,漸漸的,人們會為了生存使用暴力爭奪資源。

而當封鎖時間彷彿沒有盡頭,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人們必須面臨組織團隊、完成武裝、建立防禦據點、爭搶物資甚至殺人,其求生門檻極高,且變數甚多,完全不是一個避難包可以應付的。

而像我居住的偏鄉地帶,居民的處境就相對沒那麼嚴峻。偏鄉沒有重要國防設施,不容易被敵軍攻擊,許多人掌握農業、採集、漁獵、手工等基本生產能力,只要添購必備藥物,入手一些簡易設備,短期內不難做到糧食、水電自給,高機率就能安然躲到戰爭塵埃落定。

然而有一件事特別需要注意,台灣的鄉村親族紐帶十分緊密,一個村落中可能90%以上都有親戚關係,假如真陷入物資匱乏、無政府狀態,這些親族將會迅速團結,回到台灣開拓早期動輒百人規模的宗族械鬥模式,即使鄉村人口老化,壯丁有限,這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威脅。假如你是在地關係淺薄的移居者,或者平常人緣很差,那最好開始敦親睦鄰,或者規劃逃離居住地的方案。

給城市居民的建議:1.準備一週街頭逃難資源x2(工作地點與住宅各一份,首要目標為離開城市前往郊區安置點,若無法離開城市,則作為城市內轉移用物資)2.掌握長期受困之下武裝掠奪、防衛、醫療的相關資源與技術。
給偏鄉居民的建議:1. 長期自給自足的準備,並儲備無法再生資源(如:抗生素、止血帶)。2. 擁有低強度武裝衝突的威懾力。3. 與鄰里親友組成求生團體。4. 取得荒野求生物資與相關技術。5. 規劃備用基地與逃生路線。

解析花蓮避難包

最後,歡迎大家來參與一個小小練習:

花蓮縣政府免費發放避難包,以村里逐戶配送,也引發統獨陣營隔空交戰。內含一個空背包、一個醫療包、一本物品清單。

花蓮縣政府贈送的防災包

花蓮縣政府贈送的防災包

這個避難包是否有問題?歡迎各位讀者可以根據求生邏輯去解讀後,再來看看我的想法。

其實,我並不覺得拿花蓮避難包和黑熊學院的避難包去攀比,有什麼積極意義在。花蓮座落在偏遠東部,關鍵設施不多,資源自給率高,除了少數基地與港口,不會是戰爭重點打擊對象,相對地,颱風地震等天災才是該地區的首要威脅。

從這個避難包的外觀來看,是非常鮮艷的螢光橘色,並不適合需要躲藏的戰爭難民,而是為了天災發生時容易找到而設計的。

那麼,若以地震、颱風標準去看花蓮避難包與它羅列的物品清單,還少了什麼呢?

以災難特性與現代科技來說,我認為只需要加上「隨身行動電源」即可。但是以花蓮的環境,我們就必須考慮其災難時期不穩定的供水、供電,以及近年炎熱的夏季氣候,我認為可以加上「濾水器」、「隨身太陽能板」以及「隨身小電扇」。

結語

在這波避難包熱潮中,AIT的推文無疑成為全民防災意識覺醒的契機,但這場風潮同時暴露了台灣在災難準備上的結構性缺口:民間熱情高漲,官方卻尚未建立起常態化、可信賴的防災教育與資源機制。

從高價品牌到平價套組,這個暫時性的市場反映出階級、需求與政治焦慮的多重張力,也映照出台灣社會在災防與政治之間的緊張神經。要真正轉化這場熱潮為國民的抗災韌性,政府與民間應攜手推動具參與感、永續性的防災行動,建立科學、理性與務實的準備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縱谷山人的沙龍
22會員
13內容數
縱谷山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玉里鎮公所為提升親水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和「遊玩品質」,特地放養了紅尼羅魚和錦鯉,但貼文發出後即被炎上下架,有趣的是,之後鎮公所又發文表示魚類「經過馴化」,並指責民眾批評不理性。然而為什麼生態愛好者會生氣?為什麼鎮公所要放錦鯉和紅尼羅魚?從這起事件的不同視角,可以看到台灣發展的一些困境。
Thumbnail
2025/05/17
玉里鎮公所為提升親水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和「遊玩品質」,特地放養了紅尼羅魚和錦鯉,但貼文發出後即被炎上下架,有趣的是,之後鎮公所又發文表示魚類「經過馴化」,並指責民眾批評不理性。然而為什麼生態愛好者會生氣?為什麼鎮公所要放錦鯉和紅尼羅魚?從這起事件的不同視角,可以看到台灣發展的一些困境。
Thumbnail
2025/05/01
疫情趨緩,花蓮的水域活動也逐步解封,鯉魚潭的腳踏船、釣客再度活躍起來,但人們不知道,在清澈美麗的湖景之下,水中生態災難卻宛如煉獄。
Thumbnail
2025/05/01
疫情趨緩,花蓮的水域活動也逐步解封,鯉魚潭的腳踏船、釣客再度活躍起來,但人們不知道,在清澈美麗的湖景之下,水中生態災難卻宛如煉獄。
Thumbnail
2025/05/01
當山林、水域開放已成趨勢,你不可能靠嚇小孩的拙劣伎倆,就說服戶外愛好者「一輩子窩在家裡才安全」,唯有破除迷信、找出原因,才能讓更多戶外愛好者看清自己,並養成必備的相關能力。
Thumbnail
2025/05/01
當山林、水域開放已成趨勢,你不可能靠嚇小孩的拙劣伎倆,就說服戶外愛好者「一輩子窩在家裡才安全」,唯有破除迷信、找出原因,才能讓更多戶外愛好者看清自己,並養成必備的相關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颱風來襲前: 1.隨時注意氣象報告及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報,瞭解颱風最新動態。 2.應確實檢查屋頂、門窗是否堅固,如有破損或不牢靠,應立即修補好。四周的水溝要清理乾淨,使其暢通。 3.位於低漥地區及海邊的住戶及民眾應及早疏散至安全地方,以防海水倒灌及水災生。 4.屋外各種懸掛物、招牌、
Thumbnail
颱風來襲前: 1.隨時注意氣象報告及中央氣象局的颱風警報,瞭解颱風最新動態。 2.應確實檢查屋頂、門窗是否堅固,如有破損或不牢靠,應立即修補好。四周的水溝要清理乾淨,使其暢通。 3.位於低漥地區及海邊的住戶及民眾應及早疏散至安全地方,以防海水倒灌及水災生。 4.屋外各種懸掛物、招牌、
Thumbnail
台灣因地勢處於地震帶上、又鄰近太平洋,因此地震和颱風影響下總是天災不斷,該如何在災害來襲前防範於未然,已經是身為台灣人,人人必學的防災觀念了!除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必須暢通以外,儲備糧食以及提前防災這些準備措施都是非常....
Thumbnail
台灣因地勢處於地震帶上、又鄰近太平洋,因此地震和颱風影響下總是天災不斷,該如何在災害來襲前防範於未然,已經是身為台灣人,人人必學的防災觀念了!除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必須暢通以外,儲備糧食以及提前防災這些準備措施都是非常....
Thumbnail
同樣是同事介紹的,若需要知道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預警,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可供參考。
Thumbnail
同樣是同事介紹的,若需要知道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預警,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可供參考。
Thumbnail
隨著地震、水災等大型事故層出不窮,為培養救護人員在高風險環境中因地制宜且隨動態變化的救護能力,消防署今(27)日隆重舉辦「戰術緊急傷患救護(Tactical Emergency Casualty Care,TECC)訓練手冊」新書發表記者會,由署長蕭煥章主持,同時也邀請到美國非政府組織 Spirit
Thumbnail
隨著地震、水災等大型事故層出不窮,為培養救護人員在高風險環境中因地制宜且隨動態變化的救護能力,消防署今(27)日隆重舉辦「戰術緊急傷患救護(Tactical Emergency Casualty Care,TECC)訓練手冊」新書發表記者會,由署長蕭煥章主持,同時也邀請到美國非政府組織 Spirit
Thumbnail
圖解/地震防災不慌張! 家戶必備「緊急避難包」 桃園買房筆記【14】織未來.醫療文教+未來捷運宅,附近有遠雄要蓋百貨唷(環境+格局+價格)
Thumbnail
圖解/地震防災不慌張! 家戶必備「緊急避難包」 桃園買房筆記【14】織未來.醫療文教+未來捷運宅,附近有遠雄要蓋百貨唷(環境+格局+價格)
Thumbnail
買房子也有「耐震標章」!地震發生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出國旅遊「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要知道;爬山露營遇地震!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台灣也曾遇過大海嘯?各縣市簡易疏散避難地圖,更多防災資訊提供給您!
Thumbnail
買房子也有「耐震標章」!地震發生保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電梯裡遇到地震怎麼辦?出國旅遊「旅外國人緊急服務專線」要知道;爬山露營遇地震!緊急避難包如何準備?台灣也曾遇過大海嘯?各縣市簡易疏散避難地圖,更多防災資訊提供給您!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專屬連結: https://www.potatomedia.co/s/byCYlGKb 這週的⭐明星薯出任務 是地震防災指南<注意事項>,剛好昨天的閩南語寫作題目就是地震時的應變措施,想想還真的很巧。看了一下任務內容,決定標題就訂為⭐明星薯出任務 地震防災指南,緊急避難包備品準備齊全! 吧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專屬連結: https://www.potatomedia.co/s/byCYlGKb 這週的⭐明星薯出任務 是地震防災指南<注意事項>,剛好昨天的閩南語寫作題目就是地震時的應變措施,想想還真的很巧。看了一下任務內容,決定標題就訂為⭐明星薯出任務 地震防災指南,緊急避難包備品準備齊全! 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