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則重磅消息要和大家分享:鴻海(Foxconn)傳出已將 iPhone 17 零組件運往印度廠區進行試產,並計畫與大陸工廠同步啟動量產,這代表什麼?對台灣科技製造與全球供應鏈又會帶來哪些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 🏭 為什麼選印度試產 iPhone 17? 成本優勢:印度勞動成本相對較低,可分散大陸廠的製造壓力 政策支持:印度政府推出「手機產業振興計畫」,提供補貼與稅收優惠 市場潛力:印度已成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本地化生產更具競爭力 傳聞指出,首批運往印度的零組件已在 2025 年 Q3 抵達鴻海位於泰米爾納德邦的廠區,目標是先進行小批量試產,確認生產流程與品質標準後,再與深圳、鄭州等大陸重點工廠同步量產。 ---
--- 🔄 大陸與印度同步量產的意義 1. 供應鏈彈性提升 透過多地協同,鴻海可在任一地區遇到突發事件(如極端天氣、政策調整)時,迅速調整產能,保持交期穩定。 2. 風險分散 當前美中關係緊張,轉移部分產線至印度,有助於降低單一市場依賴,並減少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 3. 規模經濟延伸 iPhone 17 量產規模龐大,同步投產可加快產線良率提升,也有利於零組件廠(如鏡頭模組、PCB、連接器等)擴大接單。 --- 🌏 對台灣供應鏈的啟示 雖然最終組裝在大陸與印度,但許多關鍵零組件仍由台灣廠商供應,包括: 半導體封測:台塑羧、日月光投控 精密連接器:鴻準、嘉澤 鏡頭與感測元件:大立光、玉晶光 這意味著,台灣供應鏈的地位不僅穩固,還能隨著印度產能開出而獲得更大訂單動能。對投資人來說,相關零組件廠的營收成長可期! --- --- 🔍 投資人必看:未來幾季 EPS 潛力 以 iPhone 16 為例,鴻海全年組裝量已突破 2.5 億部,若 iPhone 17 同樣保持高需求,而印度試產與同步量產順利落地,預估: 鴻海組裝訂單提升 5–10%,對整體營收有明顯支撐 毛利率改善:多地投產分散成本與效率提升,帶動 EPS 正向成長 台系供應鏈同步受惠:封測、PCB、鏡頭等上下游廠接單增量可預期 投資人可留意鴻海下季法說會的產能利用率與訂單進度,也可觀察台廠零組件出貨動態。 --- 🌷 粉色花海女孩小結 鴻海將 iPhone 17 零組件運往印度試產並與大陸同步量產,不只是製造布局的常規調整,更是多國協同、風險分散與成本優化的新里程碑。這一波策略既能保障交期,也為台灣供應鏈帶來新訂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