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太懂鋼琴的家長,大概以檢定級數最能分辨程度。雖然每一家檢定內容不盡相同,但是大概從考試的曲子能看出程度,也能大概知道學習的進度與速度。
一、級數位階
很多坊間檢定的設計,最初級是從14、13級開始,包括布拉格、史坦巴哈、勝利、奧福、山葉、河合(15開始)等等。數字越少,級數越高,3、2、1,教師級、文憑級等等都有。
有些則是相反,從基礎、第一級開始,數字越高,等級越高。如國際、英國皇家。二、級數間距
如果是設計共有14等級左右的檢定,大概14-11還算不難考,大致拜爾(上)的程度,雙手能合奏簡單的曲子。
但是10級開始,大概要拜爾(下)程度,技巧開始有所提升。
之後每晉一級,大都是徹爾尼、佈爾格彌勒、巴哈初步、小奏鳴曲這樣邁進。
一直到5之後,就是奏鳴曲以上程度。
其實就是分為三個階段:
1、初級(14-11)---拜爾(上)之前
2、進級(10-6)--基礎的古典教本
3、高級(5以上)--較大型的古典鋼琴曲目
三、準備所需時間
初級的準備,大概半年、一年就可以晉一級;中級的準備就非常看練琴狀況,每級大都要一、兩年以上時間。
雖然檢定無法完全看出實力,很多走音樂班、比賽路線的,也都沒有參加。但是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檢驗方式,能證明老師有在教學、學生有在學習的方式。
當然,如果為了檢定,整年度都只彈考試的曲子,準備相關項目。那你就只會寫那張出題考卷而已,其他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