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理由:發行時間大多在2025年5月之後,大盤正處於偏高的水位,台股持續創新高就沒事,一但股災發生,偏低的市值會有引發下市的危機。
第三個理由:既然是主動式選股,那就必須有精準的投資眼光,不需要過度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但主動式ETF的成份股,至少都會有50檔持股,最多還有超過100檔的持股,亂槍打鳥的方式,是否也代表經理人的信心其實沒那麼高。
第四個理由:比起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經理人的判斷可能受到市場情緒、突發事件或其對趨勢的解讀等因素影響,導致績效不如預期。
第五個理由:即使是巴菲特都會有人質疑他的績效不佳,更何況是這些知名度更低的基金經理人,要讓大部分投資人願意信任主動式ETF是很難的,如果大家都不加入,市值無法拉高的情況下,績效再好也沒用,因為本金實在是太少了。
以上非投資建議,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