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的第七天,正式過半了。

今天從 Estella 出發,預計到 Los Arcos 附近,我們住宿是那裡的下一個小鎮叫做 Sensol,全長 27 公里。途中會經過一間酒莊,為朝聖者準備了免費的紅酒水龍頭,大家可以拿杯子盛裝飲用。
Estella 到 Los Arcos 之間有一段著名的「孤獨的 12 公里」:一望無際的平原、無人、無休息站,只剩下你自己。萬里無雲的日子,這段路應該改成「烤焦的 12 公里」。
因酒莊 8 點才開,我們討論究竟要摸黑早走趕路?還是晚點出發去喝紅酒?——我們最後選擇了後者,太陽太大就搭計程車。
前一晚在大廳開心討論明天的安排,Andrea 教我們一個阿根廷俚語:「bread, cheese, bread, cheese」,幫助自己在山路中穩定節奏,左腳-右腳行走。我們笑說我們明天是「wine, cab, wine, cab」,是屬於紅酒與計程車的節奏。
早晨像是去郊遊般輕鬆愉快。到達山頂後,叫了計程車,我照慣例坐下速寫,今天的搭車小隊擴編了——除了我和 Jane,還有 Andrea 和 Anita。搭車的過程中,我發現 Anita 有些不安,像是正在跨過某種心理門檻。我理解,前兩天的我也有過這樣的掙扎。
我們本來打算搭車直接到住宿的 Sansol,但司機態度粗魯又亂報價,就算 Andrea 用西班牙文溝通也無效,最後決定全員先到 Los Arcos。吃過午餐,他們想去參觀當地的大教堂,我本想在外等,但 Andrea 邀我同行。

教堂宏偉莊嚴,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灑下,我推門進去的瞬間,光正好打在 Andrea 身上。她眼中泛著淚光,神情專注而平靜。我不知道她感受到什麼,但那一刻,我也突然安靜下來了。
我漫步到教堂中庭,看到一張祈禱詞,用多國語言翻譯,內容寫著 —— 要成為一位朝聖者,在旅途中對他人表達仁慈、對自己持續關照。每天反省經歷的高低起伏,讓教堂成為沉澱之地。旅程結束後,將一部分的金錢與能力分享給需要的人。這是成為一位朝聖者應學的功課。
「成為一個朝聖者」 —— 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他究竟代表著什麼呢?撇除宗教的考量,我在教堂中感受到的寧靜又是什麼呢?
忽然間,我竟有些感謝那位粗魯的司機。若不是他,也許我會錯過這座教堂。
晚餐時間、我對 Anita 說:或許朝聖之路上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經歷 Experience」。我們試過艱難走路,也需要嘗試搭計程車,才能理解兩者的差異。那些被不友善的對待、意外的停留、或是朋友即將離開……這些是經歷。如果我們在這條路上,真的有一個任務,那應該就是盡可能經歷更多事情了!
於是乎!明天又是艷陽高照的一天,我們想試試看在天未亮的黑夜中摸黑走路,讓我的頭燈發揮用處!我很期待。

我走得比較慢,在中途的咖啡廳跟朋友會合。Andrea 買了條貝殼項鍊給我。

如何成為一位朝聖者?我從沒思考過這一題

被烤焦之路